如果说这世上有一个字是人人都喜欢的,那八成就是“福”字。

你看谁结婚,我们祝愿要“幸福”,看孩子我们说有“福相”;过年是“迎春纳福”,见人都说“福星高照”“福寿延年”“福如东海”......

人人都想有福气,都想有福星高照,那到底“福星”是谁呢?是天上的一颗星,还是地上有人得了道,或者本就是远古一神仙呢?

福星高照是指哪一生肖(祝你一生福星高照)(1)

01,星辰崇拜

在古代人眼里,天空就是一众神仙的居所,每一颗星也都代表着一位神仙。这些神仙,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一直都是这世间万物的主宰。

那时候人们普遍认为,木星就是福星,它也被叫作岁星

因为人们总会看到东边升起一颗很亮的星。因为东方属木,所以就叫它木星

古代的天文学家们,也一直用木星来纪年和修订历法。他们把浩瀚的星空比作一个大表盘,把木星看作这个表盘上的指针。它转一圈就是12年,正好是一个属相的轮回。

福星高照是指哪一生肖(祝你一生福星高照)(2)

同时,人们还发现木星和农业收成有关联:它的行动轨迹关联着风雨阴晴。

能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就有吃有穿,那当然是福,所以古人把木星称为福星也算是实至名归。人们开始向木星祈福,希望能“福星高照”,一辈子不愁吃穿。

在《史记》《汉书》等这类史书中,也明确记载着岁星是主管农业的星官,地位相当的高。

李商隐有句诗就说: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星包世度。

福星高照是指哪一生肖(祝你一生福星高照)(3)

但到了唐代,福星的另外一个别名“岁星”被提起并不断强调,岁星就是“太岁”。

所谓“太岁头上动土”,中的太岁说的也是这位福星。

02·好人成神

在唐德宗时期,湖南道州出现了一位人人称颂的好官。

这位好官名叫阳城。据《新唐书》中记载:阳城原是位谏议大夫,为人忠正耿直,因为得罪了当朝权贵而被贬至道州任刺史。

他到任后发现,当地有种极不人道的恶俗,就是每年向朝廷进贡“矮奴”,也就是侏儒。

福星高照是指哪一生肖(祝你一生福星高照)(4)

实际上道州本没有几个侏儒。只因官员为了迎合皇上,小官要巴结大官,不良百姓为钱为势,当地不少人或掳别家儿童,或将自家孩子从小置于陶罐之中,只露头部在外。

给这些孩子吃些没有营养的食物,久而久之孩子身体就长成畸形、成为侏儒,然后被官僚带去献媚“进贡”。此举可谓极其残忍、人道尽失。

阳城发现之后,立即拒绝继续上贡,同时冒死向皇上建议取消此惯例,他把民间情况讲明,提出此举大大不妥。

福星高照是指哪一生肖(祝你一生福星高照)(5)

或是唤醒了皇上的恻隐之心,或是当权者本来就觉得此举不人道,所以便允了阳城所请、下令废除。

大诗人白居易听说此事,就在《道州民》一诗中写道: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

为了感谢这位救人民于水火的好官,百姓们纷纷建庙供奉,称阳城为“福神”,阳城庙也被称为“福神庙”。

阳城温厚长者的形象,还被收录到500年以后元朝道教著作《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

正是“人行好事民惦记,建庙立传永感激。 神仙尚未体民意,凡人善心也称神”

福星高照是指哪一生肖(祝你一生福星高照)(6)

03·天官赐福

宋元以后,随着道教的发展,福星的角色又有了新的变化。

那时候,道教“赐福天官”的名望越来越高,慢慢取代了岁星和阳城福神。

道教一直有着“三官”信仰,认为人间的福祉都由三官赐予:天官赐福,地官恕恶,水官消灾。其中以天官赐福最得人心,就连当朝皇上也特别相信天官赐福这一说法。

福星高照是指哪一生肖(祝你一生福星高照)(7)

在道教著作《历代神仙通鉴》中,又把三官神话和民俗节日相连。

指出:尧帝为天官,是由元始天尊吸收天地精华,在体内孕化成胎,于农历正月十月降下尧帝,这天就是上元节。

农历的七月十五,是舜帝降生的日子,是中元节;十月十五则是大禹的降生日,为下元节。

相传,在这三个节日,这三位赐福的天官都会下凡赐福,为天下苍生送来福气和好运。

《三官灯仪》中,还有“赐福天官,统摄天界,役使鬼神,保天长存”的句子。

福星高照是指哪一生肖(祝你一生福星高照)(8)

04·福星形象

在民间的年画和吉祥图样中,一直都有“三星高照”“五福临门”等吉祥的画面。通常福星居于正中,多是手抱婴孩、如意、元宝,春联等物,寓意为人送福、赐福。

在民间传说中,也有地方认为柏鉴为福神,事实上柏鉴只是引领封神的仙人,有享清福的意思,没有送福、赐福一说;

还有人认为福德正神云中子为福神,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说他虽道德皆全,却不会为天庭服务,故不能为福神。

而今,民间供奉,以及画中的福神多为“天官”,但形象却是从阳城像演化而来。

不知道有没有地方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