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长治“城”

文:未懂未悟

城本身的意思,大家应该是都知道的,城指的是墙,高大的墙,也就是城墙。比如著名的长城。这里要说长治的城就是要谈一谈长治的城墙。现在的长治是没有城墙的,要谈只能谈过去的旧城墙。

长治以前叫什么城(说说长治的城)(1)

长治的历史,不用多说了,夏时,境域谓潞,属冀州。殷商时,属黎国。西周时,归黎侯国。春秋时,归潞子婴儿国。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潞子国灭,属晋。战国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归韩。“长平大战”(前259)时,冯亭献城17座,现在市区部分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认为那时已经是有了一定摸样的城池。但联系到所献的其他十六座城,在后来的历史当中,发展最好的也就是个乡镇规模。可以推断出那时的长治也就是个有城墙大村。这一点从随后的壶关县县治几次迁移并没有将他列入第一选择可以看出。

“长平大战”后,属秦。秦置上党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上党郡。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置壶关县属上党郡。到这时,壶关的县治先是在长子,继而又迁到了现在的黄碾古驿一带,最后才迁到了如今的城区地带。

魏晋南北朝,仍称壶关县,属上党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壶关,始置上党县,属上党郡。就这些资料来看,直到隋朝时期,在上党郡辖下设立了上党县后,长治的基本城市规划才固定了下来。这时修建了上党郡署,如今著名的上党门就是在这个郡署大门经明代翻修后留下的遗迹。

到了明代,据《潞州志》记载:“潞州城,历代无考。国朝洪武三年,潞州卫指挥僉事张怀,因旧土城加筑以砖,包砌四门,四门外各建小月城。城高三丈五尺,隍深一丈二尺,宽三丈,周迴一十九里有奇。城有四门,东曰景阳,西曰通晋,南曰陵川,北曰拱德。门之上各建楼,四隅各建角楼,沿城敌台五座,窝铺四十七所.....”

长治以前叫什么城(说说长治的城)(2)

另据清代《潞安府志》记载“旧为土城四门,四隅俱有楼,西门之北有看花梳洗二楼,南有长子楼,旧有门通长子县。坤隅稍东有八义楼,旧有门通八义镇。皆曰应山楼,谓城西山远建列诸楼,与东山相应也,而看花更高耸,与唐故飞龙宫辇道相接,基址髣髴尚存。唐元宗别驾时,常借以为游览之地。明初指挥张怀始用砖砌四门,各建小月城。嘉靖初,知州周昊乃发公帑兴役,三时告成。围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阔二丈。隆庆初,敌破石州,阖省修浚城隍,而潞之四周俱掘及泉,深四丈,阔如之其流,潺湲有声,会于西水洞,流入黑水河。两岸栽植杨柳,森森密布隍之东南隅,种莲种鱼为一郡胜,概其后,泉既壅淤不流,而树复斫伐殆尽,非复当时景象矣。皇清顺治九年,西城门楼内贮火药,为雷火劈去,知县王功成复为鼎建,整顿旧观。今南城隍内水泉复通,菰蒲藻荇,掩映水湄,但无人疏浚,未得如昔日之周流停汇耳。今知府杨复植杨柳于堤畔,踵事者,从此培养数年,便是榆关之保障矣。四城原额垛口四千七百八十,今止存六百四十六。四门东曰潞阳,南曰德化,西曰威远,北曰保宁。”

通过对比,我们知道长治古城的四个城门名称在明清两代是不同的,那么它们的位置在哪里呢?我们不妨来探寻一下。

东城门向城内对着东街,按《长治地方图谱》地描述应在市民政局附近,城墙向北沿市供水公司、安古东四、东五巷、一直到新营东街广电小区附近与艮楼连接。城墙向南沿新民巷、长治医学院东家属区到长治十六中西墙外与巽楼连接。

南城门好找,向城内对着南街,向城外对着南关桥。因为南护城河还在,护城河上的桥梁还在,南护城河在英雄南路这里转了个弯,围着的就是南城门的月城,太宗庙刚刚好在城里。南城墙顺着南护城河走,就不会错,一直到二院西侧的西南城连接到坤楼。

长治以前叫什么城(说说长治的城)(3)

当年日寇在南城门

西城门位于西大街上,位置在人民公园东侧长治银行附近。据西街马贵生 老师回忆西城墙不在一条直线上。从西城门向北通过回民化学厂和卫星化工厂的东墙,一直延伸到果品市场的北墙外的乾楼。向南部分稍微偏西一点顺着人民公园的狮虎山一直到西南城的西墙外,连接住坤楼。

长治以前叫什么城(说说长治的城)(4)

北城门在北大街,位置在财苑大厦到市委东大门附近,向东顺着新营街到广电小区接住艮楼,向西过潞州剧院、分水岭到果品公司北墙外接住乾楼。

长治以前叫什么城(说说长治的城)(5)

刚解放时的北城门,弹痕密布

关于长治古城墙的遗迹如今是很少很少了,据了解到在府后西街的红枫理想城小区内有一段西城墙遗留,南护城河边有一块古城墙遗址碑,东城墙已经没了踪影,只是留下了一个城壕沟的地名作了小街巷名称上了住户居民的户口簿,北城更是难找,但还是有点留存在分水岭西侧的果品大院北墙外。

长治以前叫什么城(说说长治的城)(6)

红枫理想城

除了城墙上众多的战备窝铺和四个月城(瓮城)、四座角楼外,还为通行方便在坤楼北侧的西墙开了一个通往长子的小门,人称长子门;在坤楼东侧不远处开一小门通往八义镇,称八义门。

如今老城墙已拆除殆尽,残痕微弱;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高楼林立。历史远去成淡淡驼铃,只留下老百姓口中越嚼越浓的老故事和一些不变的乡音,如今许多城外的老人仍然喊市里边为城里头,喊去市里为进城。市里边的老人喊市周边的人为:门外家(jie),喊郊外为北门外,南门外、西门外,只有东边例外,为东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