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是五代后唐开国皇帝,沙陀族,很爱唱戏,给自己取过一个“艺名”李天下。当皇帝时,他曾经写过一首军歌,但打仗时却没人愿意跟他去。他在王位15年,做得还不错,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震动南方割据诸国,史书称:“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而做皇帝只有两年多时间就国破身死。主要是因为他身上有两个缺点:一是听老婆的话,爱财;二是重用伶人、宦官。

古代皇帝如何对付三伏天(日理万机在古代不能乱用)(1)

李存勖


戏台上的“理天下”与“理万机”


古代皇帝如何对付三伏天(日理万机在古代不能乱用)(2)

今日乡村戏台

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李存勖因为爱唱戏,常与伶人嬉戏厮混,还为自己取名为“李天下”。这天,他又穿着戏装与众伶人一同嬉闹,因为化妆,大家都不认识他这个皇帝了,他便假惺惺地冲上台,四处张望着呼喊自己的艺名以取乐其他伶人:“李天下,李天下何在?”与他同乐的伶人敬新磨听到这话,冲到台前,不由分说地抬手便扇了他一个耳光。

李存勖顿时被打懵了,伶人们惊骇不已。敬新磨笑道:“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还呼喊谁呢?”伶人们尽皆失笑。李存勖非但不怒,还重赏了敬新磨。

这个故事被记在宋欧阳修撰的《新五代史》里,是没有下文的。但是,人们不禁要问:一个皇帝怎么可以这么不成体统胡闹呢?解气也长知识的是敬新磨的那一记耳光。

“理天下”即“理万机”,也就是日理万机。这个成语在我们今天已经用得很平常了,但是在过去却不是这么回事,它是皇帝的一个专用名词,语出《尚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指帝皇每天处理纷繁的政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可见,一般人是不能随便用这个词的。

皇帝“理天下”是可以的,其他人怎么可以“理天下”、“理万机”呢?从这个角度上说,敬新磨揍李存勖是没有错的,而李存勖也似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理天下”、“理万机”不是什么人都能叫的,所以,他重赏了敬新磨。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一记耳光汲取到什么。

古代皇帝如何对付三伏天(日理万机在古代不能乱用)(3)

古代伶人


和老婆一起做生意把生活当戏演


古代皇帝如何对付三伏天(日理万机在古代不能乱用)(4)

今日戏剧表演艺术家

李存勖是一个很听老婆话的人,他的皇后刘氏权力极大,他不但纵容刘氏干政,还和刘氏一起“做生意”,甚至连贩运倒卖柴火果蔬这样的事都干(《资治通鉴·后唐纪二》:皇后生于寒微,既贵,专务蓄财,其在魏州,至于薪苏果茹皆贩鬻之)。同时,二人均很吝啬,夫唱妇随,一同聚敛钱财。

公年926年,遇到了饥荒年,《资治通鉴·后唐纪三》:是岁大饥多流亡,租赋不充,道路涂潦,漕辇艰涩,东都仓廪空竭,无以给军士。朝廷发不出军饷,士兵家属们只能只能以野菜充饥。冬天,很多人被冻饿而死,一些军士甚至被迫典卖妻儿。

其后,军中发生动乱,一时间流言四起,对朝廷非常不利。面对此情此景,宰相率百官上表,请李存勖开内库赈灾。李存勖把这事儿答应了下来,但回家却做不了老婆刘氏的主。刘氏对他说:“我俩一起打天下,虽说靠的是武功,但却是天命。所以,什么事都是老天爷说了算,人能干什么呀!”(吾夫妇君临万国,虽藉武功,亦由天命。命既在天,人如我何)硬是舍不得拿出钱来赈济百姓,还假惺

惺地拿出自己的梳妆用具以及两个银质的洗脸盆,与三位年幼的皇子送到宰相面前,哭着说:“我们就剩这点家当了,您就让他们拿去筹备军饷吧!”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把宰相给吓退了。

匪夷所思的是,老婆刘氏在演这场戏时,李存勖竟然伸长了耳朵躲在屏风后面偷听。今天,人们不知道,宰相退下后此二人的表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把生活当戏来演了。虽然没有人再问“李天下何在”,也无人再抽“李天下”下的耳光了,但作为日理万机的皇帝这种“平静”却是暂时的。

古代皇帝如何对付三伏天(日理万机在古代不能乱用)(5)

五代十国女子(影视)


曾亲自抒写军歌终却难振奋军心


古代皇帝如何对付三伏天(日理万机在古代不能乱用)(6)

古代军人(影视)

可能是李存勖爱唱戏的原因,多少懂得一些文艺宣传的作用,据说,他曾亲自创作过一首军歌,但很可惜没被流传下来。他说:“至于入阵,不论胜负,马头才转,则众歌齐作。故凡所斗战,人忘其死,斯亦用军之一奇也。”他想通过让将士们高歌,在战斗中英勇杀敌、舍生忘死,进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有人说,如果他写的军歌流传下来,可能会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战歌,但这说法恐怕很难成立。

我们不能指望一个爱唱戏又把生活当戏演的吝啬之人写出什么好作品,即使能写出,但仅靠歌声也是不行的,而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公元926年2月,贝州哗变,3月,李存勖亲自率军东征,欲坐镇汴州指挥平叛。但哗变军队已抢先占据汴州。李存勖知道局势已不可挽回,只好下令回师洛阳。

这一路上,李存勖反复对士兵们说:“你们跟我好好干,回去我重重地赏你们。”但已为时太晚,已经没人相信他了,大家沿途逃散过半。李存勖只有抹眼泪的份儿了。

《旧五代史》:“帝过罂子谷,道路险狭,每遇卫士执兵仗者,皆善言抚之曰:‘适报魏王继岌又进纳西川金银五十万,到京当尽给尔等。’军士对曰:‘陛下赐与大晚,人亦不感圣恩。’帝流涕而已。”

同年4月,李存勖便死于乱军之中,只活了43岁。他的伶人朋友们善友用乐器覆盖在他的身上,将他火化了(纵火焚尸)。对此,朱元璋笑他说:“所谓李天下者,其斯人欤?上下之分渎至于此,安得不亡?”意思是他把上下级关系弄成了这样子,哪有不亡的道理。

然而,在李存勖的身上绝对不止上下关系这一问题,司马光说他懂得用兵之术,却不懂天下之道(诚由知用兵之术,不知为天下之道故也)。啥是个天下之道呢?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个答案,但一百个答案却只有一个意思:生活不是演戏,想让大家唱起歌来好好干,就得让大家吃饱肚子。(文/路生)

古代皇帝如何对付三伏天(日理万机在古代不能乱用)(7)

五代十国女子(影视)2


相关链接:中国古代经典军歌


秦:“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汉:“批铁甲兮,挎长刀。 与子征战兮,路漫长。同敌忾兮,共死生。 与子征战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胡儿。 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南北朝柔然汗国:“茫茫瀚海,亲亲我家。滚滚尘土,悠悠我穴!朗朗乾坤,男儿热血,浩浩苍穹,佑我柔然!”

唐:“风飞兮旌旗扬,大角吹兮砺刀枪,天苍苍、野茫茫,蓝天穹庐兑猎场,锋镝呼啸虎鹰扬!”

宋:“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明:“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清:“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扬我黄龙帝国徽,唱我帝国歌!”

古代皇帝如何对付三伏天(日理万机在古代不能乱用)(8)

大汉将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欢迎关注作者更多原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