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横店创始人徐文荣当众宣布:“我要筹资300亿来复建圆明园,并且这个项目会在5年内完成。”

他的这番话在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圆明园对我国人民来说意义非凡,它既见证了我国的那段屈辱历史,又激励着中华民族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对于徐文荣的这个心愿,许多人都坚决反对。

那么,14年过去了,这位老人的心愿完成了吗?徐文荣为什么要复建圆明园?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1)

徐文荣的致富路

1935年,徐文荣出生于浙江东阳的一个手工艺人家中,父亲常常在家里做些小物品,然后带着他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叫卖。

很多老顾客听见了他父亲的叫卖声,都出来挑选货品,父亲也熟练地应付着顾客的讨价还价。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让徐文荣具有察言观色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商人所必备的,另外,徐文荣还有敏锐的嗅觉。

比如在他30岁那年,发现山区有很多农民家中缺少肥料,这样便无法种植玉米。

而徐文荣恰好知道一个常识,就是粪便可以当作农家肥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2)

于是,他跑到县城的人们家中,挨家挨户的收集粪便,随后他挑着粪便到了山区的农村合作社,说服了农村合作社用粮食换大粪。

就这样,徐文荣得到了上千斤的粮食,他再把这些粮食卖到县城,便赚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那时候横店还是很穷的,因为附近都是山地,粮食收成差,而徐文荣赚到了钱后并没有只顾自己享用,反而将钱用于接济生活困难的乡亲们。

他的这一做法,让他在村中收获了很多好评,村民也推选了他为村支书。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3)

徐文荣的第二桶金是在1975年,那一年因为气候合适,农户蚕茧产量非常高,可是却没有多少买家来买,徐文荣便在横店开了一家缫丝厂,第一年就赚了7.6万元。

后来,徐文荣把厂子办得越来越大,业务种类也越来越多,类似尼龙衫等各类时髦的衣服裤子都能生产出来。

他不仅解决了许多当地人的就业问题,自己也逐渐成为了当地有头有脸的企业家。

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徐文荣的思想也有了新的变化,他把目光投向了横店的山水,这么好的自然风光,要是发展旅游业,吸引外来人员,又会给横店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4)

旧时的横店

“横店的山水好是好,就是太普通了,不像华山、黄河等地,既有名声,又有古韵。”

当徐文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后,很快就有人来跟徐文荣唱反调。

不过,徐文荣认准了一件事情,便一定要做到,他从造桥铺路开始建起、餐馆、文化村、人工建筑,竟然真的在横店建起了可供度假和娱乐的村子。

随着来这里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横店里终于也来了一批大人物,比如说导演谢晋。

谢晋当时正在筹备《鸦片战争》这部片子,可是他跑遍了全国各地,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取景处,慕名来到了横店,也很失望地摇了摇头。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5)

就在谢晋刚要离开的时候,徐文荣请他吃了一顿饭,并在饭桌了问了问他想要什么样的景观。

谢晋如实的说了自己的要求,徐文荣又问了问电影相关的专业问题,随后胸有成竹地说道:“你想要的景,我们横店如今确实没有,可是我有把握在3个月内给你造一个出来。”

谢晋听了徐文荣的话,感到非常吃惊,竟然有人会为了拍摄一部电影而专门建设一些景观,而且还有把握在3个月内建成,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实力和勇气呢?

谢晋同意了徐文荣的提议,可是令他更吃惊的事情发生了,徐文荣竟然提前交工了,而且建筑的景观完全符合自己的设想。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6)

原来,徐文荣有一批优秀的施工团队,可是24小时轮流干,造出来的人工景观绝对可以以假乱真。

徐文荣和谢晋的这次合作不仅让他收获了很多钱,也让他收获了很多的名声,全国很多知名的大导演都开始找他合作。

就这样,横店渐渐地打造成了拍影视作品的地方,被人们称为“东方好莱坞”,这里不仅有人造的清明上河园,还有各个朝代的宫廷、街道。

他不仅自己成为了富翁,也带动了横店当地人们的收入,他所赚到的钱,也经常用于慈善事业。

人都有很多梦想的,完成了这个,便想要接着去实现下一个,而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有点大了。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7)

复建圆明园的争议

圆明园是我国清朝的皇家园林,在1709年,康熙时期开始兴建,雍正、乾隆年间也添置了不少建筑景观,陆地占地面积不低于紫禁城,水域140公顷,总面积350公顷。

圆明园中收藏了很多古董珍品,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清朝的皇帝们经常去圆明园观赏风景、处理政府、会见大臣、接待外使。

圆明园中的各类景观建筑抢夺天工,且风格多样,既有江南水乡的婉约精美,又有北方的豪迈气度,还有宫廷的华贵典雅,更有欧式的另类风情。

可是,这样美好的园林,却在40年的时间内遭到了两次浩劫。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8)

第一次浩劫是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冲入北京后直接奔向了圆明园。

圆明园中的数十名守军不敌英法联军,被他们给杀死了,圆明园中的总管跳海自尽了,里面的妃子都自杀而亡。

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后,便像个强盗一般,将圆明园中的珍宝和财物抢劫一空,都运回了英国和法国。

这场抢劫行动进行了两天,英国和法国的士兵看到各处都是名贵瓷瓶、锦绣长袍,还有妃子的服饰、镶玉的钟表、纯金的佛像,他们越来越贪婪,甚至于自己人也为了争夺财物而大打出手。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9)

一部分人以开枪射击瓷瓶为乐,还有一部分人将不能带走的物件都敲碎了。

最后他们看着已经满目疮痍的圆明园依旧不过瘾,在各个宫殿都放了一把大火,看着那些名贵的东西都变成了灰烬,他们心安了才离开。

有300多个宫女、太监和匠人看着英法联军攻进来了,便都退到了一个屋中。

主事太监从里面将屋子紧紧地锁住,英法联军的士兵并没有闯进去,而是利用这场大火,将他们300多人活活地烧死了。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10)

第二次浩劫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了北京城,然而那时候慈禧早就带着光绪逃到了西安,北京城并没有多少守军去抵抗,八国联军在北京到处烧杀抢掠。

清朝皇帝原本在1860年后,又修复了几十座建筑物,这次又被摧毁破坏了。

这次北京当地的豪绅、贪官和奸商们,也开始对圆明园下手,将圆明园内的石雕等财物尽量地夺走。

等八国联军的侵略者到达圆明园后,搜刮了剩余的文物财宝后,便又是一把大火,将圆明园烧成了如今的断壁残桓。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11)

每一个中国人看到了如今断壁残垣的圆明园,都会回忆起当年那段屈辱的历史,这也是我们国家不愿意重建圆明园的根本原因。

因而,当徐文荣在2008年宣布这一件事情的时候,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历史不容抹杀,徐文荣这样做会让人们淡忘历史。

也有人认为,圆明园当初是那般美好,要是真能还原一下,也是一件好事。

有的人认为他劳民伤财,既心疼复建圆明园需要占用的土地,又不理解这么多资金为什么要耗费在这上面,如果占用了过多的农民耕地、住宅,又让那些农民去哪里安家,会不会减少当地的粮食产量?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12)

还有人怀疑徐文荣的动机,毕竟商人逐利,恐怕徐文荣只是为了横店影视城的发展,而复建圆明园也只是他宣传的一个鳌头罢了。

更多的人是怀疑徐文荣的能力,毕竟圆明园是清朝举国之力来修建的豪华皇家园林,能工巧匠费尽心思所建。

里面每一处雕刻都很精细,整体排版布局皆有讲究,徐文荣一个没有念过几天书的小商贩,没什么文化,怎么能够保障还原度?

这些问题,徐文荣在提出了自己的心愿之前都有考虑过,但是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中国人,然后才是一个商人,他建立圆明园的第一目的不是为了横店的影视业。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13)

他经历过日本人侵略中国的那个年代,也对那段屈辱的历史难以忘怀。

可是,当他去北京见到了圆明园遗址后,除了心痛难忍外,心中又带着很多遗憾。

因此,他想要弥补这个遗憾,让昔日充满光辉的圆明园重现人间,而且要1:1复制圆明园。

他建成了圆明新园

徐文荣选择在横店西边那十几个村庄上复制圆明园,总规划面积是6200亩,总资金预计是300亿。

当徐文荣写好了项目计划书后,便向相关部门申请了这个项目,可是却被驳回了。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14)

不通过的理由是“新圆明园”这个名字不合适,有误导嫌疑,毕竟在北京的圆明园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徐文荣立刻将项目的名字改为了“圆明新园”,终于在2011年,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批准。

面对修建圆明园的一个个问题,徐文荣总是能够想办法解决。

比如首要难题是资金问题,他虽然是个富豪,却也拿不出300亿资金,而且这还只是预计的最低花销。

徐文荣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向银行贷款,可是银行都不愿意为“圆明新园”这个项目借钱给他。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15)

随后,徐文荣发动了横店集团内筹、招商引资等方式获得了一笔资金,其中有一个外国公司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想要往里面投资200亿。

可是,徐文荣却拒绝了,他认为这件事情最好是全部由中国人来完成。

第一阶段的筹集资金结束后,他仅仅获得了11亿启动资金,这里面还包括他自己的一部分钱。

圆明新园是在2012年开始动工的,原本资金紧张,但是随着这个项目的进行,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和投资人愿意支持。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16)

毕竟圆明新园又不是在圆明园遗址上复建的,如果圆明新园建成了,可以和圆明园遗址起到对照作用,也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举措。

就因为这些原因,徐文荣最终筹集够了资金。

钱的问题解决后,第二个便是还原度的问题,还原度又涉及原本的文物数量和面貌,以及能工巧匠的手艺。

为此,徐文荣来到了号称“百工之乡”的东阳市,找到了一百多个东明匠人,告诉他们务必用最接近的真材实料来最大限度地还原。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17)

当时很多的文物都已经流落到外国,或者是散落在民间,那些文物具体长什么样子工人也不知道,更遑论细节。

于是,徐文荣发起了募捐的方式来找回圆明园的文物。

当他打听到文物的消息后,便想方设法地把他从国外买回来让匠人照着文物复制一个后,原版的文物就无偿的上交给国家。

如此一来,他的名声越来越好,老百姓更乐意帮助他来寻找文物的线索。

为了鉴定收上来的文物的真伪问题,徐文荣又专门建立了“史学顾问委员会”。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18)

建立这个圆明新园的工程十分庞大,有时候前路漫漫,看不到希望。

徐文荣把这个项目写在了遗书上,他想着,如果是因为时间或者资金问题,自己看不到建成的那一天,也要让子孙后代帮助完成这个心愿。

幸好才4年,这个庞大的工程就建造了出来,在2016年,徐文荣神采奕奕地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社会上的人都不敢相信。

而且,这个圆明新园具有90%的还原度,里面有100个花园,风格是按照圆明园图纸所建立,还包括了一些西方的建筑。

徐文荣重修圆明园:靠挑粪赚第一桶金(19)

随后,圆明新园在横店对游客开放了,旅客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进去游览,感受一下当年的皇家园林,观看文艺演出。

在2017年,横店的圆明新园成为了第一批中小学学生研学教育基地。

原本对徐文荣持反对态度的人们,也在这个庞大的项目建成后,不得不对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赞叹这个老人有勇有谋,竟然真的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徐文荣说过:“梦想总在引领着你。”

如今,87岁的徐文荣实现了建圆明新园的梦想,便又去追逐新的梦想了。

参考文献:

光明日报:《徐文荣:向您的《风雨人生》致敬!》

人民日报:《“圆明新园”首期本月迎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