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白茶才算是好茶:什么才是好白茶(1)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在喝茶的时候,每个人似乎都能参与其中。

左右不过拿起茶杯,饮尽,再砸吧个嘴,感受口里弥漫的各种香气滋味。

但在品茶的环节中,却发现懂茶的人,骤然少了一大半。

对于好白茶来说,芳香,可以闻到;甘甜,可以尝到;生津,则更是它卓绝的表现之一。

只是,一部分喝了这等好茶的茶友,如何品味,也只能吞吞吐吐地冒出“好喝”“真香”等笼统话语。

这些词固然没错,可是对于优质白茶来说,实在是“隔靴搔痒”,讲不到关键处。

毕竟,任何东西的滋味,都可以“好喝真香”来评价,可这样一来平平常常,就缺乏魅力了。

品茶,至少应该根据茶的每一种特点,从它的韵味出发,抒发出它独到的地方。

比如甜爽,便代表了茶汤清甜而爽口,喝起来清香四溢。

比如浓烈,是滋味强劲,刺激性强的表现,可见其中苦涩物质比较丰富,茶汤偏涩。

还比如,评价好白茶时最常听到的一组词语,鲜、香、醇、爽。

这其中,每一个字都代表了白茶应有的最佳表现,若没有理解它们,是喝不懂好茶的。

怎样的白茶才算是好茶:什么才是好白茶(2)

怎样的白茶才算是好茶:什么才是好白茶(3)

《2》

何为白茶的“鲜”?

在平常的生活中,鲜字,可以组词新鲜,鲜明,有不陈旧的意思。

而如果把“鲜”单独拎出来看,它又由味道鲜美的鱼和羊组成,可以直接指代鲜美的食物,如鲜鱼、鲜肉等。

那么,从以上种种意思来看,鲜,无疑是味美的代名词,是对食物鲜嫩品质的肯定。

像天还未亮的六点早市买到的第一捆青菜,轻掐一下仿佛还能滴出水来,这便是鲜。

至于白茶当中的“鲜味”,想必喝茶的看官们,多多少少都有体会过。

投茶,以一壶沸水激发茶香当中深层次的味道,然后迅速合盖,出汤,品饮。

此时,汤水中的清透感,就柔柔地蔓延进口中,像是吃了一块嫩豆腐,柔滑细腻的同时,口腔中还尽显清甜。

再回头看公道杯中的茶汤颜色,同样表里如一地表现着“鲜”的特点。

色泽清澈莹黄,没有一点浑浊,通透的质感还如溪流,如清泉,晶莹剔透,若将茶汤放在细碎的阳光下观察,还能看见汤中上下浮动的细密白毫。

这样极鲜的白茶,首先得益于优秀的生长环境。

如高山白茶生活的较高海拔地区,多云多雾多降水,茶树便能随时补充充足的水分,使嫩梢保持水润,“洗个干净澡”。

此外,空旷的茶山上人烟也稀少,没有人为制造的各种垃圾和尾气,茶树自然不会受到过多的打扰,沾染尘污。

还有茶园中轻柔的山风雨露,在连绵不断的山头上,吹拂至茶树身边,十分清新。

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茶氨酸的充足累积,在高山茶园恰当的低温下,茶芽细胞生长较为缓慢,茶树能够积累大量的,带来鲜爽口感的氨基酸。

如此,白茶的“鲜”就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怎样的白茶才算是好茶:什么才是好白茶(4)

怎样的白茶才算是好茶:什么才是好白茶(5)

《3》

何为白茶的“香”?

众所周知,品质卓绝的白茶,当中有各式各样的香。

新白茶时期,便有清新的毫香、轻盈的花香、空灵的草药香等,此时它是淡雅的风格。

而等白茶存老,华丽蜕变之后,在新白茶时期清芬的各种香味,转而成熟,带来的是岁月之下极具韵味的香气。

如误入粮仓闻到的干爽稻谷香,蜜饯微甜的花香,还有不能忽略的,根茎类中药混合熬煮后,有着沉静气息的药香。

这些馥郁的茶香,在经过白瓷盖碗冲泡后,会以各自的姿态飘散在不同的地方。

像烫壶温杯后,将干茶投入至盖碗中,残留的余热激发茶叶表层的细胞,从而释放香气,可闻干茶香。

接着往盖碗中注水,让茶叶与沸水充分接触后,快速出汤,这时候,可先闻盖子上的香气,有所感受后再品尝汤中落下的香味。

此外,等茶汤饮尽后,茶杯上也会挂着茶汤中还未消散的香气,丝丝缕缕,绵绵不绝。

最后,还能闻叶底香。当一泡茶的滋味物质被彻底泡淡,准备换茶时,盖碗中遗留的叶底,仍是有香气的。

就拿2021一级白牡丹《鹊桥仙》来说,从干茶香上就已有植物清新的香气,闻之神清气爽。

待注入沸水,揭盖热闻时,飘进鼻内的则是一股极综合的香味,热烈的花香和煮凉茶的草药香,你争我赶,不分上下。

稍凉一点后,盖上的香气又变成清幽的花香,是夏日傍晚路上经常可以嗅闻到的,晚香玉的香气。

小啜一口,浓郁的花香随即冲进口中,汤水莹润而清雅,莹润着,满颊生香。

后几冲,茶叶被浸润得差不多时,叶底香的气味已不似前面香气来得明亮清晰,是清越而悠长,可慢品茶韵。

从干茶香,至每一冲的盖香、落水香,再到最后的叶底香,可见,好白茶的香气,是丰富而有层次的。

怎样的白茶才算是好茶:什么才是好白茶(6)

怎样的白茶才算是好茶:什么才是好白茶(7)

《4》

何为白茶的“醇”?

醇,有滋味纯正的意思,起初是用来修饰好酒的味道。

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这篇里就有这么一句:至者,参辄饮以醇酒。这其中,醇酒即为美酒。

而在白茶当中,醇形容的是茶汤当中的口感,说明这茶喝起来稠滑、绵柔,很有内容。

具体解释开来,就是一口茶汤要有三种回味的丰富与玄妙。

喝时,落水香明显,茶味满溢,能够感受到口中丰腴的滋味物质。

细啜时,汤水浆感浓郁,稠滑的质感犹如果浆,对舌面有很强的包裹感,用舌尖去推是有阻力的。

等茶汤全部咽下后,回甘和生津的感觉也极为迅速,甜味没有消失,反而从舌根处逐渐弥漫至整个口腔,是舌上生津,舌底鸣泉。

如此茶汤,才能称之为醇厚,是醇得饱满,醇得丰富。

然而,对于某些摸不着头脑的茶友来说,“醇厚”一词,常常被他们替换成“浓厚”。

浓厚,即为苦茶,是在茶叶在茶汤中释放了过多的滋味物质后而形成的特点,带有涩味苦味。

苦涩物质在人的感官体验中阈值极低,能够更大程度给人以“深刻”印象,刺激人的味蕾。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喝苦茶有味道的原因。

但,浓非醇,浓表示的是味道重,而醇,是滋味厚。

好白茶当中的醇香,需要茶叶中有着足够充分的芳香物质和滋味物质,才能茶汤中转化为馥郁的口感。才能一口喝下去,从头甜到尾。

而浓茶,不需这样的“高指标”,多闷一会儿,苦味就出来了。

只是有好茶的醇厚香甜在前,何必委屈自己的舌头去饮一杯价值不高的苦茶?

怎样的白茶才算是好茶:什么才是好白茶(8)

怎样的白茶才算是好茶:什么才是好白茶(9)

《5》

何为白茶的“爽”?

爽,不论味道,有舒服的意义。

人在被满足了要求,做成了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时,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爽,痛快。

而在对白茶的评价当中,“爽”也是“老常客”,比如常徘徊在耳边的词汇就有:鲜爽、清爽、醇爽……

这样比对下来,人们口中对于茶汤的清爽,也是一种畅快的感觉体验。

是夏日烦闷的午后,一杯清凉的冷水,浇灭心中的焦躁,带来的那种舒心爽快的口感。

白茶中的“爽”,离不开叶背上浓厚的如白雪一样的白毫。

当细密的白毫落入茶汤中,植物身上自带的那种清新的味道也随之沉入进去,清凉的毫香也就呈现于汤水里面。

毫香,有点类似于野生的芦苇草香,有着竹叶般自然而舒适的味道,给人感觉是清爽的。

带着这样毫香的茶汤喝下去,是爽口不粘腻,自然非常鲜爽、清爽、醇爽……

但如此珍贵的毫香,需要在特定的生长环境里才能长得细密丰富。

如高山白茶,生长在较高的海拔的地理环境,周围气温相对较低,于是茶树为了抵御严寒,就会生出更多的“白毛衣”来保温身体。

如此一来,茶叶体内就积累了大量的白毫和养分,为呈现爽口的味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怎样的白茶才算是好茶:什么才是好白茶(10)

怎样的白茶才算是好茶:什么才是好白茶(11)

《6》

好白茶的标准很简单,不过四字,鲜香醇爽。

然而要做到这些,却非易事。

若没有天然的优秀产区为其提供原料养分,没有精心的工艺全力保留内质,没有良好的仓储持续白茶的风味。

这样的白茶,别说如何香醇,如何细腻,香味少得可怜的同时,甚至还有各种异味生成。

可见,一款好的白茶,是有着严格的标准。

也唯有如此,才能在重重选拔下,将更醇香的风味,送到茶友的口中。

品饮,也才有意义。

故而喝好茶,更要懂好茶,这才无愧于它的百般艰辛。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