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怪乎很多文人雅士都慨叹人生苦短,说话间,我那天真烂漫的小丫头,就长大了如同一只翅膀长硬了的小燕子,要离巢飞向自己的天地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每当回到曾经住过的老房屋时?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每当回到曾经住过的老房屋时(时光回声家中那串钥匙)

每当回到曾经住过的老房屋时

无怪乎很多文人雅士都慨叹人生苦短,说话间,我那天真烂漫的小丫头,就长大了。如同一只翅膀长硬了的小燕子,要离巢飞向自己的天地了。

女儿大学毕业之后,在北京找着了给她发工资的东家。在去单位报道的前一天晚间,她在家里东翻西找,嘴里还念念有词,老半天没消停下来。见她一脸专注地忙个不停,我便问:“你老鼠搬家一样,在折腾个啥呢?”

她只顾忙活,头都没抬,冒出句:“我找我以前用的那串钥匙。”

我知道了,她说的那串钥匙,是她从上小学起就挂在脖子上,用来放学回家开门的。那串钥匙,一共两把,一把开单元门、一把开家门,被她用一条漂亮的红线绳穿起来,还挂着个很童趣的卡通饰物。于是,便对她说:“找不到就算了,反正你在外地又不天天用,回来的时候给我们打个电话不就结了?”

她不置可否,继续在那里翻找。看着她皱着眉头,有些焦急的样子,我好似忽然明白了她的心思,便也帮着她找了起来。

找来找去,终于在一个小杂物盒里找到了它。女儿捧着它,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很仔细地将它放在了自己的行李箱中,才算是踏实下来。

女儿总算忙活完了,我的心情却被那串钥匙搅得无法平静了。女儿的举动,无意中触动了我心底最柔软之处。一串小小的钥匙,让我思绪翻腾,忆起了许多往事,有甜有酸有苦。女儿的健康成长让我欣慰,而她即将离巢单飞也让我有些伤情。

女儿小的时候,性情胆小而羞怯。在外人看来,她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儿。见了人,瞪着一对乌溜溜的黑眼珠只顾看,泛蓝的白眼仁波光闪闪。话虽不多,但小嘴儿挺甜,啥人该叫啥弄得挺明白。不是俺自夸,真是有点人见人爱的意思。

她两岁多点的时候,有次我领她出去玩。一个我不认识的女同志见了她,很亲热地过来又摸她的小脑袋,又要抱她。她紧紧拉住我的手不让抱,但却有礼貌地说:“贾阿姨好,阿姨再见。”那女同志就笑了,说:“个小东西,精着呢。我还没说走就跟我再见,就怕别人抱走了你。”等人家走了之后,我很诧异地问女儿:“你认识她?”她一本正经地答道:“当然了,那是妈妈的学生的同事。”

胆小就恋家,就对大人有很强的依赖感,就不太情愿去上幼儿园。每次去送她的时候,她总是撅着小嘴儿反复对我嘟囔:“下了班早来接我,别忘了啊!”

对我们夫妇来讲,接孩子还真是个不小的问题。那个时候,我在政府机关做个小公务员,干的又是写文字材料这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更何况年轻的我还想进步、想做更大一些的公务员,不愿给领导同事留下个不好的印象,就不太敢因为私事而请假。她妈妈因为有那么点儿一技之长,在外面兼了些家教,经常是下了班就跟头轱轳地四处奔波,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回家吃。没有办法,为了生活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是没想顾个保姆啥的,可是蜗居太小,住处不好解决,当然还有钞票的问题。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娘又都帮不上忙,我们就常常为接送孩子的事情犯愁。如今,每当我看到幼儿园、小学门口挤满了等着接孩子的老头老太太们,心中都会陡生羡慕之情。

送的问题好解决一些,早些走呗,管她睡不睡得醒呢,硬拖起来就是了。难的是接。好在幼儿园的一位老师是她妈妈的学生,孩子上的又是全托,一天管三顿饭的那种。每当我们不能按时接孩子的时候,那位好心的老师便把女儿领回家中,我们再去她家接。在这样的时候,女儿一见到我,便迫不及待却不失礼貌地同老师再见,跟我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方才开始表达对我没有兑现承诺的不满:“说话不算话,又这么晚才来接我。”

上了小学以后,我领她来回走了些日子,感觉学校离家不是太远,又不用横穿马路,就同她商量可不可以自己去上学。我们楼上还有两个孩子同她一般大,大家可以做个伴。她很认真地考虑了一会儿,提出了自己的条件:“那我回家写完作业以后,你得让我看会儿电视,就一会儿。”

于是,她便开始背着小书包、扎着红领巾,溜溜达达地自己去上学了。当然,细小的脖子上还挂着家里的那串钥匙。那串钥匙,被她精心地编结装饰一番,当做项链一样佩戴起来。

做功课与看电视,大约是小孩子们最难解决的一对矛盾,女儿也不例外。每次我将她从电视机旁轰走的时候,尽管她咕咕哝哝地很不情愿,但还得乖乖地回到小书桌上写她的作业。她的一个小表妹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常常为了看电视的问题同父母据理力争,并且理由是花样百出。有一回我妻子说她的小侄女:“你怎么这么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呢?你看你姐姐,说不让看就不看。”没想到小侄女振振有词:“像姐姐那么乖的小孩儿有几个?”当姑妈遇上这样的小侄女,焉有不被雷倒之理。

女儿上小学期间,我依然在为炮制文山会海不懈地贡献着力量,她妈妈也依然在为生活而到处奔忙。所以,我们也就没少为孩子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而担心。

记得我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跟着一帮大点的孩子,满世界昏天黑地地乱跑了。整个青岛市区,大概没有我们跑不到的地方。当然了,那时的青岛还没有这么大、这么多车。夏天,去栈桥边的海水浴场洗海澡,光穿条小裤衩,赤着脚就跑了去,在海里一泡就是大半天,也没见谁家的大人担惊受怕。这些年,也不知是孩子娇贵了、汽车多了、还是治安不太好了,反正是孩子的安全问题越来越让人担心了。

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之后,女儿可以分室而居了。她的小床、小书桌、小书架都是自己动手布置,摆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贴着一些精心挑选的卡通图片,整个小屋充盈着烂漫的童真气息。

每天清晨,她都极不情愿地被我们从被窝中拉起,睡眼惺忪地洗涮、吃饭,恋恋不舍地离家上学。放学回家了,就趴在小桌上一笔一画地写作业,那幼小的背影真是让人怜爱有加。我们晚归的时候,常常会看到她已蜷在小床上睡着了,脸上还留着泪痕,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想念妈妈。

刚与我们分室而居之时,女儿偶尔会尿床。有一次,她妈妈一边为她收拾着床铺、一边唠唠叨叨地数落开了。她不急不恼地说:“俺也不愿把这么好的床给尿了呀。对了,俺同学在一本杂志上看了一篇文章,说是有时尿床的小孩儿聪明。”当老妈遇上这样的女儿,除了转嗔为乐,恐怕也没有别的选择。

小学初中一共九年,说起来不算短。工作生活的不易,拉扯孩子的艰辛,更让我觉得那段日子格外漫长。当这一切都已经成为往事的时候,蓦然回首,却发觉时光是那么短暂。女儿许多小小的愿望,我还没来得及予以满足呢,比如一件想要的小玩具、一种想吃的冰淇淋、一段想看的动画片、一趟想去的公园、一个想与我同做的游戏等等,就上了高中了。

从上高中起,女儿就住校了,每周才能回家一次。一到家,她便像背跃式跳高一般,把身体伸展着平扔在自己的小床上,然后长长叹息一声:“唉,在家里真舒服!”晚上做完功课之后,不管有多晚,她都会仔细地将自己的小窝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方才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

周末的早晨,女儿总会半睡半醒地懒会儿被窝。我和她妈妈催她起床的时候,她通常要耍个小赖:“再让俺躺一会儿不行吗?俺一周才能回来睡一次呢。”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我们还能啥话可说?

高中总共才三年,再加上有那么大的升学压力,这回是真感觉到日子过得快了。好像没几天的功夫,女儿就要去北京读大学了。把她送走之后,我望着她那温馨的小窝,心中空荡荡的,有种难以名状的失落感。直到这时,我才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女儿是真的长大了。她与自己的小窝朝夕相处的日子,也一去不返了。我不知道,当小燕子离巢单飞之际,老燕子是否也会如我一般伤感与不舍。但我能肯定,小燕子一定会永怀旧巢的。

女儿读大学期间的每个假期,在我看来都是那么地匆促。我有种说不出的紧迫感,分外珍惜女儿在家的日子。因为我知道,女儿再也不会像羽毛未丰的小燕子那样,整天偎在我们身边呢喃细语,形影不离了。每天清晨,我都不由自主地站在女儿的门前,无比满足地看着她香甜、惬意、幸福的睡姿。在那一刻,我也将朝阳的光芒装满了心间。

上大学的时候,那串与女儿相伴了十多年、即便是高中住校期间也不曾离身的钥匙,没有被她带走。至于原因,她没有说。但我清楚,她肯定不是于无意中将其遗忘。因为存放钥匙的那个小杂物盒,本就属于她。那串钥匙,被她很仔细地收藏在其中。是她妈妈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偶然将这个小盒子塞到了一个很角落的地方,才引发了这一通好找。

虽然女儿没有说,但知女莫若父。我从她的表情、动作上看得出,她寻找的不仅仅是一串钥匙,更是她自己童年的记忆、对家庭的眷恋和对亲情的牵挂。女儿寻找钥匙的过程,只是短短一瞬间的事情,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之中,这一个个充满温馨的瞬间,就如同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当我们在记忆中把它们连缀成串的时候,就结成了一条亲情、爱情、友情之项链。这样的瞬间越多、越密,那项链便也越牢固、越珍贵,进而成为一种美丽的习惯。这样的习惯,会使我们的人生更丰富、更温暖、更光明、更友善。

每个人有了自己的家之后,都应该记得为自己保留一把家中的钥匙,不止是在手里,更应该在心中。有 了这样的钥匙,纵使你身在地角天边,也不会感到寂寞孤独。

壹点号谷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