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老建筑是城市的灵魂,只有它们才能彰显出一座城市的特点。一个城市的建筑往往体现着这个城市的发展进程,记录了城市历史,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被誉为“东方莫斯科”的哈尔滨,拥有数不过来的历史建筑。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开始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它和欧洲文化,特别是俄罗斯文化的渊源。保存在哈尔滨的历史建筑,恰恰体现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一些独具特色的老建筑。

哈尔滨老建筑大全(哈尔滨这栋11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只剩躯壳)(1)

哈尔滨虽然是一座拥有厚重历史文化、独特建筑特色的城市,但哈尔滨的老建筑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老建筑都有百余年的历史,在城市变迁与飞速崛起的过程中,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遭遇。位于西直大街33号的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便是建于1904年的外阿穆尔军区司令部,距今已有110多年历史了。这座建筑虽然保存了下来,但却被很多网友称为:“被掏空的老建筑”。

哈尔滨老建筑大全(哈尔滨这栋11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只剩躯壳)(2)

从红博广场向西走,穿过海关街、北京街,在大直街北,我们可以看到一栋风格独特的两层建筑。这个建筑跨度很长,几乎占据了一整条街区。这便是当年的外阿穆尔军区司令部旧址,现在是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哈尔滨老建筑大全(哈尔滨这栋11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只剩躯壳)(3)

中俄分界线的界河,我们称之为黑龙江,俄国人则称之为阿穆尔河。显然,外阿穆尔指的就是我国境内的黑龙江南岸区域。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沙俄借机成立了外阿穆尔军区,其性质与日本关东军一样,都是怀着侵华动机的,因此,这栋建筑也是沙俄侵略我国的罪证。而让人困惑的是,竟然曾有人在这样一栋建筑上写下了“中日友谊”四个字,真不知道是何居心!

哈尔滨老建筑大全(哈尔滨这栋11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只剩躯壳)(4)

外阿穆尔军区的前身为中东铁路护路队,成立外阿穆尔军区后,总兵力达2.5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部分兵力被调往欧洲战场。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剩余的部分武装声称支持苏俄政府,还意图夺取哈尔滨政权,最终被东北军镇压了下去,并将他们驱逐出境。

哈尔滨老建筑大全(哈尔滨这栋11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只剩躯壳)(5)

哈尔滨老建筑大全(哈尔滨这栋11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只剩躯壳)(6)

这座建筑虽然一直保存至今,但也经历了多次磨难。日俄战争期间,发生了一场严重火灾,重建后,改成了俄罗斯风格。而后,老建筑多次变更身份,先是被东北军武力接管,成为中东铁路护路军司令部,后来又成为日军多门师团司令部。日本投降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1950年,成为哈尔滨铁路卫生学校,2004年,划归地方,为黑龙江省第二卫生学校,现在是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院曾对建筑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但也毁坏了内部结构。因此,这栋老建筑被很多网友称为:一栋“被掏空的老建筑”,只剩躯壳。

哈尔滨老建筑大全(哈尔滨这栋11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只剩躯壳)(7)

哈尔滨老建筑大全(哈尔滨这栋11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只剩躯壳)(8)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分享!如有侵权,删图致歉!)

参考资料:《留住的城市记忆:哈尔滨历史建筑寻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