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无论是朝堂上的帝王皇后、贤臣良将,还是体制外的高僧大德、能人异士,他们都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当然在璀璨的星光背后,历史的黑洞也同样引人入胜,从今天起,就让我们拨开层层的迷雾,去看一个真正的大唐。——贪吃的骆驼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是一个人吗(长孙无忌能影响李世民立太子)(1)

今天骆驼要聊的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且有两朝贤相之称的长孙无忌。据历史记载,他曾经连李世民立太子都享有一票否决权,为什么后来却无法阻止武则天称后呢?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下他的个人情况。长孙无忌是鲜卑族,祖上是北魏皇族本姓拓跋,后因功被赐姓长孙。长孙无忌的父亲叫长孙晟,是隋朝从三品的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死后,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把自己的妹妹还有她的子女都接回了家,后来因为看好李家的未来,就把长孙无忌的妹妹嫁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是一个人吗(长孙无忌能影响李世民立太子)(2)

而长孙无忌也和李世民,也成了能一起愉快玩耍的好朋友,长孙无忌从秦王府开始,一直陪伴李世民披荆斩棘,最终辅佐李世民坐上了皇帝宝座。在太子李承乾被废,嫡二子李泰被黜,嫡三子李治也要被李世民替换之际,是长孙无忌力挺李治,才使李世民改变主意,“无忌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帝乃止”。可是到了高宗准备立武则天为皇后时,他却无力回天,“帝竟不从无忌等言而立昭仪为皇后”。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是一个人吗(长孙无忌能影响李世民立太子)(3)

我们先分析他为什么可以说服李世民,骆驼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他是李世民的潜邸旧臣,对李世民称帝的帮助很大,在李世民登基后,“(长孙无忌任)吏部尚书,以功第一,进封齐国公”,长孙无忌做了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李世民还嫌不够,又让他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由此可见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不是一般重要,李世民曾说“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

第二:长孙无忌的态度代表的不是他一个人,长孙无忌代表的是他背后的关陇集团势力,长孙无忌本就根基不浅,妹妹当上皇后之后,他又深得李世民信任,围拢在他身边的关系网简直不要太大,围拢在太子和李泰身边的势力,在二人被罢黜后,也有大部分归拢在他的旗下。如果长孙无忌不支持,那么李恪这个隋炀帝的外甥即使当了太子,也将会成为一个光杆司令。

第三:如果长孙无忌这个皇帝嫡子的舅舅不支持,那么李世民立李恪为太子,就会限于名不正、言不顺的境地,毕竟你要从人家手里拿东西吃,要征得人家的同意,如果不同意你就拿走了,你这就是抢,就是偷,就是不合法不合规矩。李世民作为一个国家规矩的建立者和维护者,是不能轻易破坏规矩的。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是一个人吗(长孙无忌能影响李世民立太子)(4)

说完了长孙无忌能说动李世民的原因,我们再来分析他为何无法阻止武则天当皇后。第一:长孙无忌是能臣但不是直臣,李世民曾多次让长孙无忌指出自己的缺点,但长孙无忌都说“不见陛下有所愈失愆失”《唐鉴》中曾批评他“太宗欲闻过于无忌 , 而无忌纳诌以悦之 , 君好直而臣不忠 , 其罪大矣 。 ”当时高宗征求他意见时,他没有据理力争,只是用沉默表示反对。(立太子事件是和他及背后的势力休戚相关,由他不得不争)

第二:当时的长孙无忌虽然权倾朝野“天下畏其威”,连高宗为了让武则天当上皇后,都要亲自和武则天一起去上他家去送礼。但是不代表他就能一手遮天,很多中下层的官员对他长期把控朝政,自己没有上位的机会就心怀不满,而当时元老级的重臣徐世勣(也叫李世勣、李勣)也在立后问题上和他持相反意见,那句著名的“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就出自他之口。

第三:唐高宗的这次“废王(皇后)立武(则天)”,其根本目的是借这次机会让手底下的人占队,他想借此机会看清哪些人可以真正为他所用,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用来挣脱前朝元老的束缚。只要长孙无忌不谋反叛乱,他就一定要把这件事执行下去。此时的唐朝刚刚经过贞观盛世,李唐江山是民心所向,长孙无忌就是有想法也没办法实现。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是一个人吗(长孙无忌能影响李世民立太子)(5)

所以骆驼认为长孙无忌可以说动太宗,却无力阻止高宗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时代变了,李世民时期,天下初定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和他代表的势力来协助,但高宗年间,他和他代表的势力,已经成了新君乾纲独断的绊脚石;第二是事情的性质变了,立太子事件中,无论立谁为太子,都需要他的支持,他是必要条件,但是立皇后事件中,他才是是李治要处理的事件,而立皇后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是一个人吗(长孙无忌能影响李世民立太子)(6)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让我们明天继续聊大唐。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贪吃的骆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