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榜新余市(为凡人善举点赞)(1)

发布现场

身边好人榜新余市(为凡人善举点赞)(2)

歌伴舞《志成学子之歌》(本文图片均由凌厚祥拍摄)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郑周贇 通讯员胡逸佳、王健慧报道:在江西新余,活跃着这么一群人:他们胸怀仁爱、古道热肠,为遇到困境的人伸出温暖的双手;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孝老爱亲,弘扬传统美德,与家人相扶相守共渡难关;他们路见不平、挺身而出,用侠肝义胆诠释社会正义。他们的身影遍布新余城乡的每个角落,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淳朴的新余人民。

1月29日晚,“新余有爱”2017年度人物发布会在市会展中心影剧院隆重举行,10位年度人物(含团队)和10位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正式揭晓。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新余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新余有爱”品牌引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将“新余有爱”打造为新余志愿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名片,广泛开展了各级身边好人的推荐评选工作,“新余有爱”迄今已是第四届。在先进模范的引领下,各行各业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道德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身边好人榜新余市(为凡人善举点赞)(3)

新余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

身边好人榜新余市(为凡人善举点赞)(4)

提名奖获得者

新余每6人就有1名注册志愿者

“新余有爱”2017年度人物:余德安、陈英/钟红香、敖城炜、李坚生、邱乐安、龚军平/彭小军、胡仁平、周亮亮、陈平璋、新余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

“新余有爱”2017年度人物提名奖:袁金兰、胡三根、陈东平、刘水根、丁克胜、唐桂芳、敖小玉、周健、黄小明、张永练。

当晚,2017“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82岁老人唐才英出现了一位八旬老人出现在发布会现场。30多年来,唐才英不离不弃、无私付出,省吃俭用、含辛茹苦,抚养10名无血缘、无亲缘的弃婴长大成人、读书成才,以实际行动谱写一曲大爱之歌,被人们称为“爱心妈妈”。她的出现,博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面对主持人递过来的话筒,老人说:“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孩子们长大后都成为国家的栋梁。”

根据《新余市道德模范礼遇帮扶实施办法》有关精神,经研究决定,给予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唐才英礼遇奖金3万元,给予2017年度5位“中国好人”、12位“江西好人”获得者礼遇奖金各5000元,给予2017年度50名“新余好人”、“新余有爱”年度人物及提名奖获得者每人礼遇奖金各1000元。

据统计,截至目前,新余全市注册志愿者累计达201503人,每6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拥有志愿服务组织1027个,志愿服务项目10212个,服务时长达664万小时。2017年,全市各界推荐身边好人500多位,评选出“新余好人”5期共50人,12人荣获2017年度江西好人,5人荣获“中国好人”;涌现全国最美中学生1名,江西省美德少年2名;郭璐萍荣获“中国好医生”、“最美援外医生”等荣誉称号,获得中国医疗界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曾凡娣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唐才英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江西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身边好人榜新余市(为凡人善举点赞)(5)

唐才英

身边好人榜新余市(为凡人善举点赞)(6)

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唐才英颁发道德模范礼遇帮扶金

“爱心妈妈”唐才英:“再苦再累,也要把他们抚养长大”

穿过繁华的分宜县城,沿着铁路旁的蜿蜒小路往前走,眼前出现两排低矮砖瓦房。在一处陈旧的砖房内,家徒四壁,屋里唯一的家电是一台老旧的彩电……仿佛把人带回到上世纪80年代,30多年来,唐才英老人就住在这里,在拉扯大自己亲生的5名儿女后,她又先后收留、帮助过38名弃婴,其中抚养10名弃婴长大成人、读书成才,以实际行动谱写一曲大爱之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

1982年,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唐才英收养了第一个弃婴——芳芳。一包奶粉4元钱,每月要吃4袋,这对当时每月工资只有30余元的唐才英来说,确实是笔不小的开支,这个大家庭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拮据。为了孩子,她在尽心尽力做好在医院的本职工作之余,下班后又到医院后勤部门帮忙洗衣服、被子等,甚至还在家里后院养了七八头猪,尽量多赚点钱,让孩子吃得好点。

唐才英还时常在工作之余外出捡些垃圾废品填补家用,宁肯自己少吃点少穿点,也决不苦了这些孩子。她常说:“再苦再累,也要供他们读书。”她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关心孩子不仅要让他们吃饱穿暖,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性格和爱好,她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和培养。她鼓励他们读书,教他们学做家务,学做好人,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习惯和能力。现在,收养的10个孩子中,与她生活在一起的仍有5人,一家人其乐融融。

身边好人榜新余市(为凡人善举点赞)(7)

邱乐安

80后青年邱乐安:执着创业梦想带领乡亲脱贫

80后青年邱乐安,是新余界水乡人。2008年,在外闯荡了几年的他回到家乡,带头承租了20亩土地开始种植蔬菜,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一年,他只有24岁,从承包土地开始,自学农业种植知识,扎根农村专注有机蔬菜种植,从一个门外汉变身成农业能手。

他率先在全省采用先进的光伏大棚种植技术,蔬菜产业从20亩发展到1600多亩。产品被评为第七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入选三绿工程“江西好产品”,成为全省唯一经农业部认证的有机蔬菜生产公司。

成功不忘乡亲,邱乐安把自己几年积累的种植技术和经验,无偿传授给周边村民,带领1600余户周边农户共同致富,2013年联盟村人均收入达到10058元,同时配合“精准扶贫”工作,为乡里的百姓提供就业岗位,帮扶当地20余户贫困户就业脱贫。

他热心公益事业,长年结对帮扶贫困学生,给当地敬老院不定期送温暖。邱乐安当选新余市十大杰出青年、新余市优秀共产党员、赣青扶贫使者、省青年致富带头人,并获得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银翼”奖。

身边好人榜新余市(为凡人善举点赞)(8)

黄梅生

“校长爸爸”黄梅生:为196名孤儿撑起一片蓝天

2003年的一次家访,让黄梅生从此踏上了爱心助孤之旅,15年来义无反顾。他用爱,用行动撑起了196名最弱小、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孤儿的成长梦。

缺资金、缺场地、缺人力……摆在黄梅生面前的,是一道又一道的难题。为让孩子们有个“家”,他不惜跑断腿、磨破嘴,一次次跑县里、市里、省里反映情况,争资争策。经过长达6年的奔波,2008年,德仁苑”终于竣工,第一批34名孤儿正式入住“新家”。

春风化雨润无声,他在德仁苑推行“教养结合”的教育新模式,既要“教”孩子,又要养孩子,呕心沥血做辛勤园丁,无微不至做孤儿亲人。生怕自己当不好这个校长,每天坚持一早一晚去看看孤儿,双休日几乎蹲在德仁苑。

为让孤儿们吃上新鲜蔬菜,他亲手去种,还带着孤儿们学种菜、学会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争取外援,让孤儿们从头到脚穿上“爱心服饰”,个个打扮得干干净净的;他四处联络,让孤儿们增长见识,北京、南昌都留下过孩子们的足迹;他每次出差,都要带些当地美食回来给孤儿们品尝;他为每个孤儿组织集体庆生,为孤儿唱生日歌……他把德仁苑办成了一个大家庭,把孤儿们完全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尽到一个“大父亲”的义务和责任,孤儿们都忍不住叫他一声“校长爸爸”。

2008年,中央文明委授予他“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先进工作者”;2010年,他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2012年,他被评为“全国关爱留守儿童百名爱心校长”。

身边好人榜新余市(为凡人善举点赞)(9)

胡丽鹏

女企业家胡丽鹏:冲破逆境带数千农户致富

如若不是突遭变故,今天的胡丽鹏可能是会个无忧无虑的职业女性,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个玩笑。2005年,丈夫查出脑癌,她陪着四处求医,昂贵的治疗费迅速将家里的几十万积蓄掏了个精光,还欠下外债40余万元。

“当时在医院,与我老公同一个病房的病人,有一个被查出来是良性肿瘤,只需3万元就能治愈,但因为家庭贫困被迫放弃。在征得老公同意后,我将东拼西凑借来的10万元分了3万元给他,最终他痊愈了。”胡丽鹏告诉记者,丈夫却在同一年因病情恶化不幸去世。

这次噩耗对胡丽鹏打击很大,让她也像是经历了一次死亡,幸好懂事的儿子在身边陪伴安慰,她这才从迷惘中醒悟,决心走出悲伤,为了儿子奋发图强。

从房地产行业挣得人生第一桶金后,她投身农业,创办新余市仙女湖畔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短短两年时间,她将一座荒山变成了一个拥有500亩现代化养殖基地、全市盛名的休闲山庄,而这全由她一人策划实施,一草一木,一沟一渠,她都了如指掌。她带动全县3500多户农户从事休闲渔业产业化经营和蛋鸡规模化养殖,规模由之前的36万羽扩大到50万羽。如今山庄每天可接待游客400余人,直接安排本地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300余人。

胡丽鹏还是位隐形的“慈善家”,她多次参加爱心捐助和帮扶活动,累计捐款金额200多万元,被时代楷模评委会评为第十届爱心中国十大杰出企业家。

身边好人榜新余市(为凡人善举点赞)(10)

周亮亮

新余最美快递员周亮亮:8年从未出现错投、误投和丢失情况

平均每天要收到近万份报纸、上千份信件和两千多个包裹,归类整理后,再分发到新余市区的各个角落……这就是新余市邮政公司包裹快递部周亮亮的日常工作。

为了确保每一个客户下午上班的时候都能第一时间拿到报刊,周亮亮每天中午出发都会设计好出行路线。周亮亮每天要为十六个单位投递,两栋大楼从一层到六层,他每天至少要全部爬一遍。

2017年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期间,有一件录取通知书按封面上的邮寄地址投递并没有这个收件人,本来这封信可以按“死信”退回原处,可周亮亮并没有把它一退了之,工作责任心告诉他,这封沉甸甸的通知书对一个十年寒窗学子的重要性,他边投递、边打听,通过多方渠道,拨打114电话查询和查找居委会户籍登记,历经近一周时间,终于查找到了收件人的正确投递地址,将录取通知书及时送到望穿秋水的学子手中。

在常人看来较为普通的投递职业,周亮亮却对它燃烧着迸发的火焰,一干就是8年,无论刮风下雨,无论酷暑严寒,他从未有过退缩,用行动证明了一名普通邮递员的执着。

8年来,他投递出报刊149万余件,信件6.19万余件,包裹2.96万余件,当日妥投率达到98.91%,从未出现过一次错投、误投和丢失情况。他屡屡获奖,被评为江西邮政“百优”报刊揽收能手、新余市最美快递员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