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冬至节吃饺子的习俗!

说起来,饺子的名称,饺子的形状,饺子的构造和吃饺子为什么要沾酱油或醋都是有原因的。

冬至什么时间吃饺子最好(冬天进补绝对是个错误的说法)(1)

好吃不过饺子

我们知道,晚上11点至凌晨1点叫子时,子时的前半段是上一天的结束,属阴,后半段一阳来复,是新一天的开始,新旧两天相交于子时,谓之‘交子’。

冬至节前,日光照时间越来越短,进入冬至后,日光照时间会越来越长,古人将冬至视为新一年的开始某种意义上是最科学的,因为阳气在这一天由衰转强,如果把一年缩小对应一天的十二时辰,冬至这个节对应的就是子时,饺子即‘交子’,实为重视阴阳相交新旧更替的这个节点而定名。

进入冬至后,虽然阳气由衰转强,但阴的绝对量依旧远远胜过阳,这时的阳只是内敛初升的状态,外面绝对为阴所包裹,所以,饺子的外形绝对是半月形,因为月为阴,但馅料绝对是鼓鼓的,象征着内敛待发的饱满阳气。

冬至一阳生,阳气内敛初发

冬天,井水会是热的,因为天地阳气蛰伏于大地内,我们人体的阳气在冬天也会蛰伏于大地(脾胃),所以冬天我们的消化能力是出奇的好,加上相对闲暇时间多,适合坐下来吃吃喝喝,于是我们有了冬天适合进补的说法,其实这个说法很不靠谱。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可见,冬季养生标准只有四个字:无扰乎阳。

有个专门的节气叫‘惊蛰’,意思就是在告诉我们,天地自有他的运作规律,惊蛰之前,阳气是需要养藏蛰伏的,是不能被打扰的,否则就叫扰阳。冬天多雷,来年必定多流感瘟疫,因为违反了无扰乎阳的养藏之道。

我们说‘晚吃少’、晚11点前进入睡眠最养生,因为一年的冬至相当一天的子时,晚上吃少点,子时前睡觉也是顺应了无扰乎阳的养藏之道。

由此可见,冬天适合进补完全是因为时间充裕、食物充裕,再加上阳气蛰伏于脾胃致使消化力强而得出的一个错误认知,秋收冬藏,真正适合进补的时间是在秋季而不是冬季,冬天进补实则上是扰阳,对身体有害无益。

冬至什么时间吃饺子最好(冬天进补绝对是个错误的说法)(2)

秋收冬藏,真正的进补时间是在秋季而不是冬季。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冬至的饺子绝对是个应景的食物,那么他的构造、吃法也应该合乎无扰乎阳的标准。

饺子馅被尽可能剁成了肉泥,这是在避免消化过程中消耗过多的阳气。做饺子皮的面正常会在揉制后有个醒面(短时发酵)的过程,且吃饺子时都会配上酱油或醋,这是因为酵制食物都是容易被消化或辅助消化的,可见,饺子所有的细节都是在顺应天时之道,是真的做到了无扰乎阳的标准,这才是我们冬季或晚间正确的饮食方式。

冬至什么时间吃饺子最好(冬天进补绝对是个错误的说法)(3)

大道至简,但却常常日用而不知。

说起酵制品,他们都存在一个窖藏发酵的过程,大家会发现,窖藏的窖、发酵的酵、睡觉的觉都是同一个读音,这是一个巧合,还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中国的汉字是一种神奇的存在,下次我就会说说’人中穴‘这个穴位的命名由来,其中几个原因绝对有你所不知道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关注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