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的有大赦天下吗?大赦天下又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小编就来细说一下古代皇帝口中的“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中大赦是赦免的一种,它是指对某一范围内的罪犯一律予以赦免的制度。大赦的效力很大,它不仅免除刑罚的执行,而且使犯罪也归於消灭。经过大赦之人,其刑事责任完全归於消灭。尚未追诉的,不再追诉;已经追诉的,撤销追诉;已受罪、刑宣告的,宣告归於无效,不再执行。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1)

古代皇帝会经常把“大赦天下”挂在嘴边吗,答案当然不是。

“大赦天下”只会出现在新皇帝登基或者立太子、皇帝寿诞及后宫太后、皇后寿诞等一些重要的事件中。

新皇帝登基或者立太子,在古代对于封建王朝和当时的黎明百姓,都是一件大事。此时如果提出大赦天下,会显示出显示统治者的胸怀宽广,仁慈贤能。

虽说寿诞也会出现大赦天下的事例,但并不是每年寿诞,而是一些重要年份,比如五十大寿、六十大寿等,皇帝为了表示孝心或者纪念,会大赦天下。

还有就是遇到重大的天灾人祸的时候,中国古代封建迷信,人们经常将皇帝的行为和上天联系了起来,其中董仲舒更是以“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宣称,帝王受命于天,是秉承天意统治天下的,因此成为“天子”。所以一旦国家发生了重大天灾人祸,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上天对施政者的不满,而此时的天子为了笼络人心、稳定民心,也会提出大赦天下。

但是当时古代人口及少,且寿命都不长、所以相较现在来说刑期较短,在元朝时有期徒刑最高的为3年,当时为了有人口发展生产,所以古代的大赦很频繁,一般平均两三年就会有一次大赦。

比如两汉418年间,发布了186次大赦令,平均2.24年就大赦一次;魏晋南北朝381年间,由各位皇帝发布的大赦令多达428次。唐朝在289年中发布了184次大赦,平均1.57年一次;宋朝在319年中发布了203次大赦,恰好也是平均1.57年一次大赦;元朝在97年里大赦了45次,平均2.15年一次。但从明朝开始,大赦频率才降低,在276年中只有55次大赦,平均5年多一次;清朝大赦比较少,267年中才19次大赦,平均14年多一次,但减刑比较多。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2)

封建时期除了“大赦”还有“特赦”,特赦出现的时期一般比较特殊,比如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延被逼谋反,后败,身死之后手下士兵就被后主刘禅下令特赦,稳定军心,贞观四年(630年)正月,大将李靖率领精骑3000多人,分别到定襄、阴山等地,与突厥军队作战,杀死10000余人,俘获5万人,得牲畜数十万头,但到了五月二十三,御史大夫萧瑀对李靖进行弹劾,说他攻破突厥可汗的牙帐后,约束军队不力,致使突厥的珍奇宝物被一抢而空,请求将李靖审理,之后唐太宗特降旨免予弹劾,特赦这一宝剑,保护了爱将李靖,为一线的将军们解除了后顾之忧,稳定了军心。

所以说,古代皇帝的大赦天下,还是特赦都是加强统治、拉拢民心的一种特殊手段。

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次大赦天下是在1908年12月末代皇帝溥仪登基时。自此之后“大赦天下”就此末路。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