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一朵花的花期都是有自己的生长周期的,世界上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一个家长始终伴随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相信一定有很多经验分享,而这种经验只能借鉴,孩子个性及生活环境等等因素注定不能生搬硬套,但有一点是毋容置疑的,就是养成并不断完善孩子健全的人格对孩子的未来发展空间至关重要。近年来青少年引发的悲剧时常出现,名牌大学生弑母案后,坦言自己觉得弑母,才能成为男人;明星之子撞死人非但毫无罪恶感,还疯狂至极地宣称“我爸是某某”;高中生本来正值青春年华,前途无限,但周边每年跳楼事件屡屡发生,令人惋惜……对他人及自己生命的轻视无不是错误价值取向的积累,是没有养成健全的人格而酿成的悲剧。

当今社会现实鞭笞着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位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家长和老师都不应该把关注点只放在成绩上,特别是耳濡目染的家庭环境,要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样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父母和老师携起手来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懂得如何做人和感恩,才能真正理解未来成功的含义。良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走得更远,才能使其有不断走下去的动力源泉,终身获益,厚积薄发。

让孩子生而好学,而非督促肯学,更非督促不学。

现在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肯学习或者学习不自觉,一直要督促,孩子作业每天辅导疲惫不堪。

作为家长要求孩子好学,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好学有上进心;在家庭环境中你是否一回家就躺在沙发拿出手机;你是否对家务有所担当;你是否回家有阅读习惯;你是否对生活有所规划……而不是处于一直抱怨消极的层面。家庭的熏染远比督促更为重要。家庭不仅仅是成人的避风港,更是孩子起航的港口,在家庭中有时候一件小事的处理方法都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烙印,所以为人父母的你在家庭中是否有自律性,你是否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作为父母你做好了家庭中终身教育者角色的准备了吗?

作为教师早在近百年前陶行知先生就提出:想要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唯有学而不厌与时俱进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唯有抱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更是做人的道理,洞察世事的智慧,把教育渗透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渗透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渗透在和学生的每一次沟通交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孩子,潜移默化养成孩子健全的人格。

儿童如何构建健全的人格(养成孩子健全的人格)(1)

让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作为家长和老师都不能加深孩子之间比较的意识,而是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欣赏自己,只有正确接受自己的一切,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不要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其他孩子比较,这样更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容易形成焦虑的情绪。成绩没有考好,也要看看试卷的难度,看看孩子的错因,看看是孩子的学习态度造成的还是孩子不会,对症下药,引导孩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补课不是竞争,别人补我也一定要补,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选择,自己孩子需要补吗?孩子是否很不情愿,那在补课的地方也是学到的东西不多的。哪些需要孩子补的?时间规划是否合理?

家长发现孩子平时有残忍的行为要及时制止,爱护小动物,多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多发现周边美的事物,鸟语花香感受大自然的一切美好也能激发孩子内心的向好,建立孩子生活的幸福感。

家庭中幽默感也是智慧,也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仅能化解家庭中的矛盾,让孩子在欢声笑语中激发热爱生活的态度,对完善孩子健全的人格有积极作用。

儿童如何构建健全的人格(养成孩子健全的人格)(2)

相信孩子,倾听孩子,鼓励孩子直面挫折,帮助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身体的残缺或者疾病都不及心理的疾病不健康可怕,因为这有时看不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爆发。所以健全的人格才是孩子将来能走向社会的基础。

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家长要细微处关注,不要去指责,及时引导孩子正确去面对,找出解决的方法。一味发脾气可能会让孩子某些情绪隐藏,但问题症结还在,可能表面看不出来。日积月累有的孩子不会排解,缺少倾诉,压抑一旦爆发有时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我们家长和老师都要像郭橐驼种树一样,因势引导,发掘其优点,善待孩子的兴趣,对孩子细微的进步与变化及时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同时家长和老师只是引导者,不能过多的保护,要让孩子明白“对”与“不对”,有正确的判断能力,相信孩子能够独立做好,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雄鹰终须展翅,而家长只需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的翅膀。

儿童如何构建健全的人格(养成孩子健全的人格)(3)

相信你的孩子只要养成健全的人格,有着良好的人格修养,终有厚积薄发时,终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建立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