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一个令人十分神往称谓,几乎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生而知之但是却很难得偿所愿,因为成为“天才”这件事情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每个人出生时的天赋都是不同的,有的人从小就天赋异禀、聪慧过人,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学霸陈舒音在哪里上的小学?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学霸陈舒音在哪里上的小学(天才陈舒音12岁高考620分)

学霸陈舒音在哪里上的小学

“天才“是一个令人十分神往称谓,几乎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生而知之。但是却很难得偿所愿,因为成为“天才”这件事情本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每个人出生时的天赋都是不同的,有的人从小就天赋异禀、聪慧过人。

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主人公陈舒音正是如此。她6岁开始读小学,7岁便上了初中,12岁便以620分的高考成绩顺利进入浙江大学。可谓是天资聪颖、文思敏捷,真是羡煞旁人。

陈舒音是如何做到求学“三级跳”的?她现在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金榜题名

2017年6月的某一天,12岁的陈舒音如往常一般在家吃着午饭。她不时的拿出手机刷新着网站,没错今天是高考出分的日子,由于查分的人数过多,一时间很难登陆进去。

在等待成绩的过程中,父母在她的旁边告诉她“不要太紧张,有勇气参与就已经胜利了”。听到父母安慰的话,陈舒音尽管内心满怀期待,但还是按捺住了躁动,安心的吃起饭来。

就在陈舒音吃完饭准备收拾桌子的时候,手机界面显示出“已登录”的字样。她马上拿起手机,怀着忐忑的心情输入了自己的准考证号码,网页上显示高考分数620分。

看到分数后,她很开心,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去浙江大学的医学专业学习了,又向自己的医生梦迈进了一步。平复好心情,她将这件事情告诉了父母,父母得知后十分激动,他们为小舒音这么久的努力没有白费而感到欣慰。

很快这件事情就传遍了街坊四邻,大家纷纷称赞陈舒音为“天才少女”“小神童”。其实大家往往只看到了天才身上的光环,却忽略了成为天才所需要付出的汗水。

初露锋芒

“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陈舒音的优秀,除了自身天赋之外,离不开她超越常人的努力。

陈舒音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2010年只有五岁的她经常对妈妈说“我想要去上小学”。尽管妈妈听到女儿如此上进的话感到很开心,但是由于小舒音的年龄,妈妈并没有答应,只是向她承诺“等我们的小舒音六岁了,妈妈第一个送她去学校。”

为了满足女儿的学习欲望,陈舒音的妈妈便去书店给她买了基本书来看。得到书籍的陈舒音十分欢喜,之后就自顾自的阅读了起来。不得不说,小舒音在没有借助其它外力的情况下,将妈妈买的几本书大部分都吃透了,并且还带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就这样在其他小朋友都在愉快的玩耍时,陈舒音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求知之路。

转眼间一年时间过去了,坚持不辍的陈舒音也已经阅读许多书籍。2011年9月,小舒音终于来到了她心心念念的小学课堂。在入学的第一年,陈舒音就展现出了极强的学习天赋。一年的时间她便将小学的所有课程学完,超强的学习天赋,就连老师都震惊不已。

老师发现这个情况后,找到了陈舒音的母亲,向她建议道“陈舒音可以直接去读初中。”母亲得知这一消息并没有急着回复,而是询问小舒音的意见。自信的小舒音,听到这个事情十分欣然的答应了下来。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跟得上初中的课程,于是此事就这样敲定了下来。

2012年9月,就在陈舒音的同学们正在准备小学二年级考试的时候,七岁的陈舒音已经完成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直接进入了中学开始了自己新的求学之路。

天才之路

““神童”和“天才”,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和不断努力,就不能成才,甚至堕落为庸人。”

陈舒音的天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7岁的她跳级进入到初中后,在学习上明显感到有些吃力。也许是身边不再是同龄人,那种陌生的环境让她不能完全的适应。这导致在初一的一次月考中,成绩十分不理想,排到到了年级组300名开外。

拿到成绩单的陈舒音,第一次感到挫败,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因为她知道一次的失败,不能代表任何事情,“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于是她知耻而后勇重,新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将学习计划时间表安排的满满登登。

自那以后陈舒音每天都是第一个进入到班级的人,早早的把当天要学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预习。并且放学之后也不想别的同学一样玩耍,而是回到家中,将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复盘整理,记得更加巩固扎实。

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舒音的成绩仅在短短一学期之内,就从300名赶超到前10。可是陈舒音没有因为成绩的提高而骄傲自满,她深知“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依旧保持着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与勤奋”这句话在陈舒音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凭借着自己超强的天赋与努力拼搏的精神,陈舒音在初二的时候,就把所有初中需要学习的内容消化完了。并于2014年中考,以全市第13名的优异成绩,被当地最好的学校湛江二中录取。

9岁的陈舒音收到湛江二中的录取通知书​,在短暂的喜悦过后,便开始了新的学习旅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陈舒音不希望初中的失败再次重演,她也相信付出终会有收获。

爱的担忧

陈舒音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女儿如此优秀且努力,感到十分的欣慰,但是他们也隐隐的怀着一丝担心。夫妻二人原本只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开开心心的成长,可陈舒音展示出来的学习天赋与认真程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期望。

他们害怕过犹不及,担心小舒音过度的透支自己的脑力。于是趁着陈舒音中考休息的两个月的时间,经常带着陈舒音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并且他们为了不让陈舒音学成书呆子,还为她报了一些轻松快乐的兴趣班,让她能与同龄的孩子们多多接触。就这样陈舒音在轻松和谐的生活氛围中健康的成长着,真可谓是学习娱乐两不误。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就到了高中开学的时间,陈舒音的高中生涯渐渐拉开了帷幕。

大放异彩

“天才无论走到哪里都注定是要熠熠生辉、大放异彩的”。陈舒音的高中学习生活,一如既往地努力。她的出类拔萃也惊艳了所有人。

陈舒音考入的是湛江二中的实验班,众所周知实验班里面都是中考成绩顶尖的一群学子。陈舒音她到高中报道的第一天,就引来了老师同学的关注。大家都十分好奇,陈舒音是怎么做到与他们在一个班级上课的。

此时一些不善的声音也慢慢传开“这个小女孩应该是家里有人”“她亲戚是教育局的”。可惜的是在接下来的入学考试中,陈舒音以年级组前十名的好成绩,给这些撒播谣言的狠狠的一巴掌,自此没有人敢轻视这个看上去小小的女孩。

陈舒音也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成绩而沾沾自喜,长久以来的学习习惯让她面对每一次的成功,都可以有一颗平常心态。也让她一步一步的朝着自己心中的方向努力前行。

陈舒音从小就想做一个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医生,正所谓“心中有理想,脚下有两”怀揣着医生梦的她,三年如一日的拼搏努力着。转眼间就来到了2017年,陈舒音也和大家一样参加了这一年的高考。她满怀信心的进入考场。

陈舒音从考场出来后,父母将她接回了家,夫妻二人怕给她增添压力非常默契的对考试一事止口不提。只是没事的时候跟陈舒音说“只要努力到了就可以,结果并不是非常重要。”

陈舒音知道父母是在安慰自己,怕自己承受不了挫折,所以她也微笑着说道“爸爸,妈妈我相信自己的努力不会没有收获,而且你们女儿承受能力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差。”陈舒音父母听道女儿的话便放下了心来。

接下来的日子,一家人的生活又回到了正轨,陈舒音在高考之后并没有放松,而是学习着有关医学类的知识。

天才并非是偶然的,而是依靠着不断的努力,不断的积累成就的。其实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乏天赋异禀的人,他们从小就初露锋芒。可光有好的天赋,而不懂得如何发挥,不知道形成天才的因素应该是勤奋的话,那就会如“伤仲永”一般抱恨终生。

达成所愿

“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想要看最美的风景,就要比别人登上最高的山,不努力拼搏,就看不到最好的自己”陈舒音的努力最终见到了成效。

2017年9月,陈舒音来到了她梦寐以求的浙江大学,12岁的她正式开启了大学生活。寝室的同学们看到这个可爱且优秀的女孩,都非常的喜欢,因为年龄的缘故,大家都很照顾她。

陈舒音在大学里,依然保持着自己良好的学习状态,从小就不需要父母看管的她,自律性非常强,并没有因为离开父母而放纵自己。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现在的陈舒音已经17岁了,已经成为大孩子的她,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对未来进行了规划。她认为自己是比较适合学习的,而且她想在医学领域长期深耕,研究出更多造福大众的医疗方案,于是成绩优异的她获得了学校的硕博连读的机会。

总结

陈舒音的成长历程,除了她自身的天赋之外,离不开她长久的朝着梦想努力坚持,勤奋好学。也离不开她父母的开明大度。陈舒音的家庭无疑是她幸福与动力的源泉,成为医生就是她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没有加倍的勤奋努力,就不会有优秀的天才。自古以来举凡成大事者,皆离不开勤奋与努力。天赋固然重要,而天赋是否能发挥出来一定是由自身的勤奋与努力程度所决定的。

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没有它,天才也会变成呆子。勤奋可以获得丰硕的成果。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与其要求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获得什么样的成就,不如磨练自己做一个努力的人。只有努力了才可能拥有,就算最终没能实现梦想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对于天才您认为什么还需要什么因素呢?如果给大家两个选项“天赋”和“努力勤奋”,你们会选择那个呢?各位看官可以在评论区留下大家的见解,我们一起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