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男孩,多少还是要花点心思的。

他们不如女孩心思细腻,做事比较神经大条,而且又不善于表达,还好斗激进。以至于妈妈们在养育男孩时,经常感觉到心累,每次都得提高音量教育儿子。

既然先天生理基础导致的差异我们没办法控制,就只能注意在后天的养育上多费一点心。下面告诉大家几个养男孩时要注意的小细节,妈妈做到了,不光能减轻自己的育儿负担,还能让儿子长大以后少走弯路。

教育男孩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四个细节多上心(1)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养育男孩要注意的四个细节

0~3岁时:妈妈要懂得给足儿子关爱

在养育男孩的时候,很多妈妈存在以下误区:

“儿子需要糙着养,不能经常哄!”

“男孩子不能软弱,不许流泪。”

这些观念,导致妈妈们在养育男孩时,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关爱,总想狠下心来让他们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

实际上,这个道理也没错,不过要注意分年龄段。例如,三岁以内的男孩,其实是要宠着养的,妈妈需要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给他们足够的爱。

教育男孩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四个细节多上心(2)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依恋理论”,婴儿的依恋关系,往往是在3岁以前与母亲建立的。在这个过程中,宝宝能体会到母亲带来的爱、温暖等正向的情感。这往往是孩子成人后向外探索关系的基石。

“依恋理论之父”鲍尔默认为: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早期的依恋关系都会形成一种“内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影响着我们大脑的认知,让他默认以后和别人相处时都会遵循这种模式。

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如果孩子在生命的早期,与父母之间建立了亲密的联结,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那么等他长大以后,他也能顺利地与别人建立起这种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友情、爱情的温暖。

教育男孩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四个细节多上心(3)

反之,若没能与孩子建立起来,则可能让小孩以后难以进入亲密关系中,不知如何与他人相处,社交能力和情感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4~6岁时:妈妈要懂得给足儿子耐心

这个年龄段的儿子,可谓是十足的“捣蛋鬼”,他们淘气、经常闯祸、不守规矩,而且精力充沛,让妈妈们感到心累无比。

所以在养育时会忍不住变成“暴躁妈妈”,唠叨的次数变多,说法的音量越来越大,忍不住对着儿子吼叫、甚至是打骂,结果发现小孩子好像完全听不进去。

实际上,你要明白他们并不是在故意找麻烦——

教育男孩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四个细节多上心(4)

由于这段时间,男孩体内的睾固酮浓度是增加的,约为之前的两倍多。这会导致男孩充满攻击性,喜欢探索新鲜事物,热爱冒险刺激。

再加上他们生理发育不及女孩成熟,语言发育的速度比女孩晚了几年,所以他们不太擅长表达想法,内心却又渴望母亲的关注,所以会选择用喊叫、攻击、闹别扭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焦虑,赢得母亲的目光。

因此,妈妈们在养育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时,要给足耐心,他们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无助,你不妨在他们身上多花一点时间。

教育男孩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四个细节多上心(5)

如果男孩闲不住,你可以陪着他们一起玩闹,跟他们交朋友;

如果男孩不小心闯祸,你该立好规矩,变成一位严师;

如果男孩受到委屈和挫折,你可以安抚好他们,给一个拥抱或者鼓励的话,当好一位妈妈。

6~12岁时:妈妈要懂得向儿子示弱

《男孩女孩学习大不同》里提到过一句话:“孩子越是觉得自己有能耐,就越少惹是生非。”

教育男孩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四个细节多上心(6)

这句话对6~12岁的男孩来说尤其适用。不知道父母是否观察过,上小学阶段的男生会格外“臭屁”,他们会经常抢着证明自己,遇上什么事情都想要冲在前面,什么都想要尝试。

如果他们出现这些表现,说明他进入了”开窍期“,身体和心理都在极速发展,可谓学习新知识,并且身上的“男性特质”开始发散。

何为“男性特质”,其实也可以说是“英雄主义”,几乎每个男孩都想要成为无所不能的英雄,他们喜欢竞争,渴望胜利,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来保护弱小。

妈妈要做的就是成全孩子成为“英雄”,少打骂和指责孩子,多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必要的时候可以示弱,向孩子撒个娇,或者请求孩子帮助自己,这种方式能激发小男孩的保护欲,让他们的情绪迅速稳定下来。

教育男孩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四个细节多上心(7)

12岁以后:妈妈要懂得学会放手

12岁以后,男孩的自我意识开始蓬勃发育,他们对自由的渴望达到最高值,总想着要摆脱父母的掌控,成为一个真正能自己做主的“男人”。

但因为心理上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孩子的行为举止会在“青涩莽撞”和“成熟稳重”之间来回摇摆,难以掌控好度。

在这个时候,妈妈就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给他们成长的空间,这样才能养出一个有主见、有责任和担当的男孩。

教育男孩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四个细节多上心(8)

正如爱默生·艾格里奇博士中《养育男孩》写道:

“不能永远把男孩当成小娃娃,也不能永远不让男孩长大成人。有天当他醒来,他会成为一个男孩,而不再是一个小娃娃。另一天当他醒来,他会成为一个男子汉,而不再是一个男孩。”

如果妈妈还是一直干涉孩子的决定,把他当成小男孩,往往容易让儿子以后习惯性依赖,甚至变成“妈宝男”,在感情和生活中都缺乏决断力,个人的发展也会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