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邯郸境内,有一个名为姜窑的小村子,整个村子只有几百户人家。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姜窑村附近盛产沙子,村里的人世代都以挖沙、烧砖为生。在这个小村子,挖沙几乎是每户村民每天必做的事情,日复一日,早已经没有了新鲜感。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1)

1988年的二月初二,在民俗之中有“龙抬头”的说法。村里名为姜延芳的村妇,想趁今天将自家房屋破损之处修补一下,便打算带着铲子去铲一些沙子回来。姜窑村不富裕,但最不缺的就是沙子,村妇姜延芳本打算到以往经常铲沙的位置铲沙,但由于需求量不大,便临时到卧龙岗附近一处不经常有人挖沙子的位置挖了起来。

令姜延芳没想到的是,当她挖沙的时候,却挖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一开始她以为自己运气不好,挖到了大石头,这种事情在当地很常见。于是,她往旁边挪了一个身位的距离,继续挖沙,再次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她又挖到了大石头!

第二次换地方挖沙的姜延芳,这一次特意尝试着深挖了几铲子,果然,又挖到了大石头。姜延芳觉得这几个石头好像是一个整体,于是将发现石头的三个位置,中间的部分也全都挖开。姜延芳发现,她的猜测没错,这是一个巨物!

姜延芳带着好奇心,继续沿着巨物延伸的方向往下挖,一直挖,这个巨物就一直延伸。而且,姜延芳仔细观察了挖出来的一部分,发现这个巨物不是普通的大石头,而是一节一节的模样,类似巨型恐龙的脊椎,又好像是石化的超级大蟒蛇。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2)

姜延芳毕竟是女子,始终挖不到巨物的尽头后,她有些害怕了,急忙丢下铲子往村子里跑。到了村子里,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找到了前任村支书李万民,将自己发现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这件事引起了李万民的重视,他召集来几名村民,跟着李延芳赶到发现巨物的地点查看情况。

在李万民的带领下,几名村民继续对那个巨物进行挖掘。李万民后来回忆称,这个巨物既像石头,又不像石头(从外形来看,有些像庞大的动物化石)。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3)

几名村民费了很大的力气,逐渐将这个巨物的一部分挖了出来。从这部分来看,这个巨物像是一个石杠,但又与石杠不同,因为它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处裂缝,类似脊柱。有村民在休息的时候,从远处看到这个出土的巨物,不禁说道:“真像是一条巨龙!”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4)

由于此物只是一部分被挖了出来,延伸在土里的部位似乎一直也无法挖到尽头,从这一点来看,这个巨物还真像是一条巨大的石龙。龙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虽然谁也没有亲眼见过龙,但对龙的向往和尊崇却始终不减。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5)

村民们望着这个直径高达两米多的巨物,也越发地看着相似一条“石龙”,便有人开始打退堂鼓,不敢再继续挖下去了,认为这是对“龙”的不敬。彼时的农村,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当有村民提出这种想法以后,其他村民也都纷纷放下手里的铲子,不敢再继续挖下去了。

但这件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这些第一批参与挖“石龙”的村民回村以后,“挖到石龙”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大批的村民都到现场去围观,一时间各种说法传得沸沸扬扬,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不是“石龙”?谁也说不清楚。

由于挖这条“石龙”时,有大量的沙土被挖了出来,一些村里的妇女就将这些现成的沙土挖回家,有的被建成了石碾,有的被制成了马厩,也算是物尽其用。没想到的是,这样的做法在不久后,又引来一次热议。

所有用那些沙土建造马厩和石碾的人,都说用这个沙土建造的东西有特殊功效,马儿在马厩里吃草,要比使用普通的马厩更强壮,身上的毛也更有光泽。显然,村民们对美好和神奇的向往思想开始作祟,将一些平时没注意到的事情,附加在这些沙土之上,来诠释未知巨物的神奇特性。

但那时候很多人不理解这种事情,反而对“石龙”周围的沙土有神奇效果的说法深信不疑,传说四起。有的将沙土做成石墩放在门前,说是旺祖;有的用沙土做的石碾碾场,说粮食打得多。诸如此来的说法繁多,一时间,巨龙周边的沙土成了村民心中的“宝贝”,纷纷鼓起勇气前去挖掘。

在这股挖掘热潮之下,第一个被发现的“石龙”周边的沙土迅速被挖掘一空。在此期间,村民又惊奇地发现了第二条“石龙”,只是第二条“石龙”要比第一条小上不少。不过,这个发现为村民们开拓了思路,会不会周围还有其他“石龙”呢?

带着这种好奇心,村民们在挖沙的时候,全都集中到第一条“石龙”附近,以第一条“石龙”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展。正如村民们所料,在第一条“石龙”周边,还真有其他的“石龙”,并且远远不止一条,而是整整九条!

算上第一条发现的“石龙”,一共发现十条“石龙”。它们身体的方向一致,似乎按照某种规律进行排列。第一条巨大的“石龙”处于中间位置,另外九条分布在大“石龙”的左侧四条,右侧五条,十分壮观。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6)

即便如此,这些被挖出数十米长的“石龙”还不是完全被挖出,“身体”仍然向土里延伸,由于村民们的挖掘方式比较落后,在他们看来,似乎永远的也挖不到尽头。随着传言越来越多,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注意,一些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纷纷前来查看。

由于“石龙”阵非常壮观,非常具有观赏性,当地的旅游局一方面为了保护这批“石龙”,一方面有意开发“石龙”阵的参观特性,斥巨资在发现巨龙的位置修建旅游风景区,将十条“石龙”置身于展览馆中,并挂上了十分霸气的“天下第一龙”的匾额,十分引人注目。

十条“石龙”虽然震撼了所有的游客,但是这些“石龙”从何而来的问题,却始终成谜。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许多专家都对“石龙”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这些“石龙”形成时间已经超过万年,大概在一万至十二万年之间,至于如何形成,短时间内还无法确定。

在众多的专家之中,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李庆辰,对“石龙”的研究最深入,他从第一次见到“石龙”时,就被巨大的“石龙”所吸引。他作为研究地质地貌多年的专家,对“石龙”十分着迷,他深深地被“石龙”身体上分段的情况所吸引,这种类似于骨骼的逼真情况十分罕见。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7)

关于“石龙”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猜测,甚至有的人认为,这些“石龙”很可能是古代真正的龙死后形成的化石。众所周知,龙经常出现在古籍之中,却从未见过任何龙的真身,如果这些“石龙”真的是化石,将成为龙真实存在的有力证据。

这种说法看似荒诞,但它能够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其实有一定的原因。姜窑村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但姜窑村与“龙”的渊源却非常深,在当地有着许多与“龙”有关的建筑和遗迹,而且,在县志中对这些建筑和遗迹都有明确记载。

例如,村民挖到“石龙”的地方,名字就叫卧龙岗。距离卧龙岗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处只剩下残垣断壁的遗址,从石碑上的字可以了解到,此处遗址曾经是一座寺庙,名为龙兴寺(如今已经在遗址上重新修建了寺庙)。这个龙兴寺由来已久,名字也见于史料,在明清时期的县志中,均有提及。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8)

这些地名和建筑遗迹都与龙有关,当地的村民都知道。除此之外,还有一处不是所有村民都知道的地方,其实也与龙有关,它就是位于石龙景区东北角的罗敷潭。美女罗敷的传说广为人知,但罗敷潭其实以前还有一个名字,却鲜有人知——龙池。

“龙池”这个名字,并非只是民间传说,县志中对此有明确记载,只是对于为何叫“龙池”,有些语焉不详,只记载了早年间有龙与鼋(yuán)战于此潭,并写了“龙池之名或始于此”的猜测。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9)

姜窑村,与龙有关的传说和记载如此之多,又留下了与龙有关的地名和遗迹,在一万年前是否真的有龙,既无法证明有,也无法证明没有。所以,“石龙”有可能是真龙化石的说法,在当地才能广为流传。

除此之外,“石龙”身上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具有“龙爪”。从外形来看,“石龙”身上的这处延伸出来的部分,确实与龙爪有一些相似。因此,这便成了许多村民眼中的“证据”,如果不是真龙的化石,“石龙”身上的部位,怎么可能如此齐全呢?

关于这一点,李庆辰教授给予了否定态度,原因是脊椎动物的每一段骨节长度应该大致相等。“石龙”的骨节虽然看上去长度差不多,但是用尺子测量,就会发现长短不一。从这一点来看,就基本可以否定“化石说”。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石龙”是否是化石,已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验证。毕竟,由真龙演变而成的化石和自然形成、人工雕琢的巨石,有很大的区别。

为了严谨起见,李庆辰教授在对“石龙”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手段,证明了“石龙”不是动物化石,否定了“石龙”是真龙化石的说法。但对于“石龙”如何形成的确切原因,仍有很大的争议。其中主要包含了两个说法,一个是人工建造说,一个是自然形成说。

持人工建造说法的人认为,“龙”自古代在姜窑村的名气就很旺,古人很有可能是为了迎合这一点,在当地建造出十条“石龙”,来扩大龙的影响力。古人都很迷信,人工建造“石龙”来迎合封建统治者,巩固统治地位,也并非不可能。

而且,“石龙”一大九小,正好符合了自古就有的“龙生九子”的说法。也有人认为,这些“石龙”被人工造出来,与赵王陵有关。十条“石龙”可能是古人造出来后,安放到此地作为镇陵信物。

赵王陵距离姜窑村不算远,位于永年县与邯郸县的交界处。身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帝王,赵王陵的镇陵信物能有如此恢弘的手笔,倒也不是不可能。

但“有可能”与“证据确凿”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没有可信的证据支持,这种说法显然就站不住脚。而且,所有人工建造的东西,都不可避免地会留下刀削斧凿的痕迹,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

为了证实“石龙”是否由古人建造而成,李庆辰教授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三个疑点:

其一,如果“石龙”是人工建造,那么“龙身”分段的裂缝处,应该有人工拼接的痕迹。而李庆辰教授发现,在“龙身”分段的裂缝处并无人工拼接痕迹,这些裂缝主要位于“龙身”的上半段,下半段则逐渐消失。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10)

从这一点来看,“龙身”虽然乍一看去如动物脊柱一般是分段的,但实际上,整个“龙身”下半部并未完全分离,而是一个整体!

其二,第一条发现的“石龙”露出地面的部分是几十米,但是延续到地下的部分,经过科学勘测,已经达到了296米的长度。如此长的整体巨石,古代人如果想要以人工的方式建造出来,至少需要动用上万人才能完成。而且,这还只是其中一条而已。

姜窑村的人口并不多,不可能单独制造这么庞大的一个土方,除非是从其他地方征集劳役,共同参与建造。在古代,启动如此巨大的工程,史料必然会有所记载,但在县志和其他史料当中,从未见到过相关记载;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11)

其三,“石龙”的“龙身”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石头”,而是由沙子构成的坚硬物体。姑且就算古人能够募集足够的人手建造十条“石龙”,但沙子松散的问题,他们如何解决?

众所周知,沙子最容易形成的形状是圆锥形,而“石龙”的“龙身”部位,是坚硬的条状。古人是利用什么物质,让松散的沙子形成了超百米的“龙身”的呢?而且,我们仔细看龙身的下半部,其实是存在一个凹槽形状的,利用沙子塑造这样的造型,更是难上加难。

难道古人就不会利用某种粘合剂吗?当然有可能。为此,李庆辰教授专门对一些“石龙”身上掉落的小碎块进行了科学化验,发现其中并没有任何粘合剂的成分。也就是说,李庆辰从科学角度、地质角度,将“石龙”人工建造的说法否定了。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12)

“化石说”、“人工说”相继被否定后,就只剩下“自然形成说”。这种说法是否可信呢?人工想要利用松散的沙土建造成“石龙”都不容易,自然又如何形成呢?

对于自然形成的说法,李庆辰教授最是认可,他本人一直以来也都持这个观点。作为地质学界的科研人员,李庆辰做出任何结论都会有一套站得住脚的理论和证据,这一次也不例外。当被问及松散黄沙如何才能自然形成为如此巨大的整体时,李庆辰教授给出了答案。

黄沙固结为坚硬的整体,只有一种可能,一定是借助了另外一种物质的粘合力。前文已经提到,在“石龙”之中并未检测到任何粘合剂的成分,到底是什么物质起到了粘合作用,又历经上万年都未曾失效呢?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13)

李庆辰教授认为,这种物质并不神秘,正是我们所熟悉的“钙”。为了证明这一点,李庆辰教授专门回到实验室取来了稀盐酸,随后将稀盐酸滴到了“石龙”上。当稀盐酸遇到“石龙”的一刹那,引起了剧烈的反应,许多泡沫不断地冒出来。

这是稀盐酸与“石龙”中所含的钙引起的反应,证明“石龙”含有大量的钙。由此判断,超百米长的整体巨物,起到粘合作用的物质正是钙。在钙的作用下,松散的黄沙凝聚在一起,最终形成了“石龙”。

但是,黄沙并不含钙,要形成十条“石龙”这么多的巨物,所需的“钙”量十分庞大,这些“钙”究竟从何而来呢?

李庆辰教授对此早有研究,也找到了这些“钙”的来源,那就是前文提到过的罗敷潭。走出石龙展览馆,顺着黄沙一直往前走,就会抵达罗敷潭。

罗敷潭的周围,布满了红色的砂岩。这些红色的砂岩,形成时间极为久远,甚至已经达到了1.3亿年前。红色砂岩之中,形成时期处于十分干燥的环境,含有大量的钙。由于地壳变迁,罗敷潭出现以后,红色砂岩又与地下水接触,其中的钙被流水大量溶解带走,运至下游形成“石龙”的位置,将黄沙胶结成巨大且坚硬的条状整体物。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14)

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李庆辰教授曾做过一次实验,将稀盐酸滴到这些砂岩上,果然产生了剧烈的反应,生成的泡沫要比“石龙”身上的更多。钙胶结黄沙成为条状物体,罗敷潭的砂岩提供了这些钙,看似全部合情合理,但总有一种牵强的感觉。这些钙与黄沙结合后,为何会形成巨大的条状物体,而不是其他形状呢?“石龙”的龙爪,又如何解释呢?

据李庆辰教授推断,几万年前,在姜窑村前的卧龙岗附近,曾经有一条古河流经过此地,从而带来了大量的泥沙。这些河沙经过多年的淤积,留在了河流两侧和河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古河流逐渐开始改道和分叉,形成多股细窄的支流。

这些河水中,携带了大量的钙,与此前古河流所搬运此处淤积起来的大量黄沙相结合,起到了胶合作用,逐渐将河水流经的细窄河道内的黄沙胶合为一个整体。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15)

经过多年的冲刷、胶合后,逐渐形成了10条胶合的整体巨物,也就是后来姜窑村所发现的“石龙”前身。这些巨物形成后,由于内部的黄沙分布不均匀,在干燥以后,逐渐开始产生裂缝。尤其是上部裸露在外的部分,最先干燥分裂,形成了日后上面分裂,下面整体的特殊形状。

至于“石龙”的“龙爪”,是裂缝形成初期,一些尚未胶合的黄沙与水流了出来,后来胶合固化以后,形成了类似“龙爪”一样的物体。由于“石龙”身上的裂缝与动物脊骨很相似,这些从裂缝中延伸出来的黄沙胶合物,就被视为了“石龙”的“龙爪”了。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16)

李庆辰教授所持的“自然形成”的说法,非常严谨,且符合科学逻辑。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笔者有些不理解,如果是这样的自然情况就可以形成“石龙”,那么,为何只有邯郸才形成了“石龙”,而其他位置却没有发现过这种“石龙”呢?其实,这与邯郸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系。

其一,邯郸地处平原,但多水,太行山上的水从高处流下,直奔东部的平原地区。有了上游水源,才有淤积大量河沙的基础;

其二,邯郸位于冲击扇的前端,网状河最初形成的时候,在邯郸形成了多条分支,也因此冲击出了古河道;

其三,邯郸所处的位置,是快速沉积区域,河沙大量淤积以后,又被上游冲击带来的钙胶合成整体,但这些巨大的胶合物想要保存下来,不具备这种快速沉积的条件仍旧无法保存下来。

挖金井挖出紫金藤(1988年村妇挖沙时铲到百米巨物)(17)

基于以上这三点,大自然才在机缘巧合之下,形成了鬼斧神工的十条“石龙”。至于那十颗栩栩如生的龙头,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石龙”出土时并没有龙头的存在,那些龙头都是后期人工建造而成,与大自然形成的条状巨物连接到一起,才形成了令人震撼的“龙”形态。

至于龙头为何与“石龙”身体如此契合,一来是因为工匠的手艺很高,二来是因为龙头建造时采用的材料,都是“龙身”周边的黄沙,再采用人工粘合剂进行胶合制成。所以,不仔细观察,会误以为龙头和龙身都是一个整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