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则消息被送上了热搜,让很多人都震惊不已。

10年前的李泰伯,高考总分703分,是北京市的高考状元却连续11所国外名校拒之门外。这无疑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有人说他崇洋媚外,有人说他其实是个书呆子,一时间各种报道纷至沓来,他瞬间成了媒体笔下“高分低能”的代表,甚至成为抨击中国教育的典型案例。

对于傲慢的天才少年来说,这样的舆论压力很容易摧毁心理防线,但没想到在清华蛰伏了一年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被香港大学录取,获得了640000元奖学金,随之麻省理工的橄榄枝,霍普金大学的邀请书,曾经被大家呲之以鼻的高考状元如今在海外名校读博士。

寒门数学天才排名(的状元成为名校博士)(1)

2010年北京高考状元 李泰伯

众人惊讶的同时,究其原因,正是他因为他克服了种种障碍,战胜了“跳蚤效应”。

一、跳蚤效应是什么?

“跳蚤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实验:

科学家在玻璃杯中放入一只跳蚤,跳蚤轻易就可以跳出来,跳起高度均在身高400倍以上,堪称是世界上跳的最高的动物。接着把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中,结果跳蚤撞到盖子,跳不出去。

接下来,生物学家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连续多次后,跳蚤每次跳起,总保持在玻璃盖以下的高度。一周之后,盖子取下来,但跳蚤却再也跳不出来了。

最终,这只跳蚤,变成了“爬蚤”。

寒门数学天才排名(的状元成为名校博士)(2)

跳蚤效应

这个玻璃杯,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李泰伯面临的11所高校的拒绝,媒体对他“高分低能”的称谓,还有周遭各种无情的耻笑和质疑声。

而我们大多数人,遭遇了一次或多次连续性挫折,就会在潜意识储存过去失败的情绪和感受,否定自己,如同这只跳蚤,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甚至已经忘记了我们也曾拥有“跳跃”的能力。

学游泳的时候因为多次呛水,想起那种感觉就难受,朋友说你可能不适合游泳,于是自己也打起了退堂鼓,索性不再下水了。

曾经高考失利,因为觉得高三的岁月太苦,作为尖子生发挥失常但不敢选择复读,于是随意挑选了可以念的学校。走向社会才发现学历其实真的很重要。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

寒门数学天才排名(的状元成为名校博士)(3)

招聘会现场

小欣是我的闺蜜,我们一起在天津念书,来北京打拼。四年前她入职百度,是百度的一名培训经理。去年三月,她给我打电话诉说了她的苦恼。

“最近压力很大,公司内部斗争很复杂,每天小心翼翼的感觉都要窒息了!”她有点嘶声力竭了,虽然隔着电话,我也能感受到她的苦恼。

“那你为什么不跳槽呀?”我直接问道。

“我现在是已婚未育的状态,你知道的,我没办法跳槽!”我沉默了。

如今一年多了,她也依然是已婚未育的状态,只是再见面越发的憔悴没有了往日的生气。

其实去年的时候,我很想跟她说:你又没怀孕怕什么呢? 话自然是没说出口,我知道她一定会怼回来的。

我们时常会对现状不满,但是又拒绝主动改变,甚至选择逃离,因为别人的经验或者曾经的尝试告诉我们,改变不一定成功。而职场中,像我闺蜜那样只因从复杂的信息社会获取的所谓失败经验而陷入“跳蚤效应”的人也不在少数。究竟是什么导致我们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一步?

二、跳蚤效应的导火索

寒门数学天才排名(的状元成为名校博士)(4)

1、目标在打击中迷失

小时候当老师让我们写下自己的梦想,很多曾经写下科学家、天文学家的我们最后都变成了社会上的芸芸众生的一员,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1952年也发生了一个让人可惜的故事。

那一年,当弗罗纶丝.查德威克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成功后,她决定向另一距离更远的海峡卡塔林纳海峡挑战,但由于当天天气不好,整个海峡笼罩在浓雾中,而她一个人坚定的游着,千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她离目标也越来越近,刺骨的水温让她越发觉得又累又冷。尽管随船的教练及她的母亲告诉她海岸很近了,不要放弃。在经过了15小时后她请求人们把她拉上船,此时距离最终的彼岸仅仅半英里!

后来,她总结道,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在浓雾中看不见目标。

跳蚤之所以能跳跃,是天性使然,但在一次次下降的玻璃盖下,渐渐丧失了斗志,忘记了逃生的使命。

2、潜意识的自我否定

寒门数学天才排名(的状元成为名校博士)(5)

潜意识的强大威力

当目标一点点迷失,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会迷茫,找不到方向。人的潜意识力量很强大,尤其是当你经受过一些失败和痛苦,你的潜意识会存留下当时的感受。自我否定就会伴随而生。

我有一位同事就让我很无奈。连续两个月他的业绩都不错,我和老板商量着季度评估上给他评个优秀员工,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她沉默了一会告诉我:“老板,我也很希望拿到这个奖,但还是算了吧。你要是觉得我不错,能不能年底给我多发点奖金?”我有点莫名其妙,季度优秀员工也是有奖励金的呀?而且明年升职是个很重要的砝码。后来他才支支吾吾说:我英语不太好,这不是优秀员工要在大会上要用英语发言嘛?我害怕。

“你基本表达没问题啊?提前写好稿子背下来也是可以的。”我劝告道。

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追其原因,曾经因为英语发音的问题被上一家单位的同事笑话了。潜意识里同事嘲笑他的眼神,他当时尴尬的样子,不知不觉就让他感到沮丧和痛苦,所以主要再用英语演讲他就逃避。

3、惯性思维故步自封

寒门数学天才排名(的状元成为名校博士)(6)

跳蚤一直在向上跳跃,它也不知道拐个弯,看看有没有其它途径逃生。而我们有时候是不是也像它一样?囿于自己的惯性思维中。

《向前一步》的作者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她的书中写到:在一次脸谱网高层会议结束后,大家一起吃自助餐,男士不管职位高低大部分都会往正中间的圆桌坐,而很多女性职员都会往旁边坐,作者叫她们过来也无济于事。为什么女性不好意思做中间,因为骨子里大多数女人认为职场中做中间的大部分是领导。所以不敢越矩。但并没有哪一条规定领导一定会坐在中间的位置,这源于很多女性的固有思维作怪。

觉得703分的高分就理应被各大名校争抢,这也是我们传统的认知。但事实上,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招生特点。李泰伯最终迎来蜕变,也一定是他符合了理想学校的要求。也许当初被拒我们并知其缘由,但后来被成功录取一定是他打破了惯性思维,弥补自己的不足并做出巨大的改变而换来的成绩。

小学时学过的田忌赛马就是打破常规的经典故事。孙膑善于观察,勇于打破常规,只因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结果就反败为胜。

三、如何战胜“跳蚤效应”

1、坚定信念

首先需要明白信念和目标的区别。古希腊哲学家艾彼科蒂塔斯说:“人不是受事情的困扰,而是受到他们对这些事情看法的困扰”。目标往往是外在的具体的,但信念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执着和坚持,它是无形的。

目标管理中,有一项原则叫做「SMART」,分别由「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ased」五个词组组成。这是订定工作目标时,必须谨记的五项要点;如果目标空洞超出自己的范围,你再怎样坚持也是无济于事;

寒门数学天才排名(的状元成为名校博士)(7)

SMART原则

当我们制定了SMART目标,就必须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实现。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少年时期的王阳明一直就立志做圣人,对此他坚定不移,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集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为一体的伟大人物。

正如10年前的李泰伯,立志要读名校,虽然经历了多次拒绝,但初心不改。暂不谈中国名校和国外名校的好坏和差异,有一句网络语“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我其实并不认同,这不过是强烈的自尊心作祟,真正有信念的人,如李泰伯一样,坚持到底,不会因为曾经名校对他的拒绝就选择放弃,也不会因为后来收到橄榄枝就呲之以鼻。

2、唤醒当下的力量

我的那位同事,不得不承认:上一家单位笑话他,不代表我们工作的单位笑话他,上一家他说的不好,也不代表经过努力后不能得到提高。

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一书告诉我们,若想突破潜意识,必须唤醒当下的力量。明确认识到过去的自己不是现在的自己;过去的失败不代表现在的失败,更不代表未来的失败,每一次的开始都是新的机会,不能受经验主义的困扰,而要着眼于当下。

我高考失利后,母亲问我要不要复读,我害怕回到曾经那种压抑的状态而拒绝了,事实证明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985,211大学确实比普通大学的毕业生能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但是我很清楚,曾经因为害怕而选择错误的我,只能先将眼前的事情做好,而不是一味的悔恨为什么当初不去复读。而当我们着眼当下,会发现任何事情只要你坚定信念就会有所收获。

我的闺蜜,为什么她不敢跳槽,因为她总在考虑如果去了下一家单位突然怀孕了怎么办。但事实上一年多后的今天她并没有怀孕。规划未来不代表限制未来。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我们依然要过好今天,如果你因为担心明天而焦虑,那你也过不好今天。

3、 运用CAF思维工具来拥抱变革,打破常规

寒门数学天才排名(的状元成为名校博士)(8)

当玻璃盖拿下,跳蚤却再也蹦不起来了,这是因为它没有意识到外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惯性思维模式其实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法,当我们做决定考虑问题,甚至规划未来都可以采取CAF思维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CAF (Consider AII Factors) 意思是“考虑所有因素”。因此,CAF思考法又称考虑所有因素思考法。CAF思考法要求思考者在考虑某件事的时候,应当考虑有关的所有因素,从而尽量避免遗漏关键因素。

人们通常只会考虑那些很明显,一眼能看到的因素,而运用CAF思考法,可以将注意力从自以为是的关键因素上转移到寻找所有因素上。可以从这自身因素、他人因素、社会因素三面着手。

例如我的同事,如果他能运用CAF,可以考虑如下方面:

自身因素 (突击训练,一段英语演讲完全没问题);

他人因素 (比如我的建议,可惜他拒绝了)

社会因素 (选择和领导沟通改变沟通环境,用中文演讲)

没有人规定就一定不可以用中文,就像没有人规定女人开会就得坐两边的道理一样。

而我的闺蜜,如果她能考虑运用CAF,可以考虑如下方面:

自身的因素(是否马上准备要小孩,可否等待一年以后要小孩等)

他人的因素(比如咨询其他人的建议,确保认真思考是否采纳而不是固执己见)

社会的因素 (新的单位对于这方面的政策,如果跳槽新单位的企业文化等等)

如果她了解了这些,就不会固执的认为她没办法跳槽,而应该会问怎么样才可以跳槽成功了。正如知乎上一位资深招聘经理所述,毫不忌讳谈论你的计划并信守承诺,多去面试几家,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小结:人的一生几乎很难一帆风顺,当我们设定了目标,朝着目标前进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这时候我们需要运用SMART原则审视当初那个目标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着眼当下,脚踏实地,并运用CAF找出各种可以考虑的办法,最终才能克服“跳蚤效应”,实现最终目标。

寒门数学天才排名(的状元成为名校博士)(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