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举个例子,1000千克,1000千米,读起来就是一千千克,一千千米,你觉得别扭不?日常生活中你会这么说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度量衡是称什么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度量衡是称什么的(度量衡名称不要再)

度量衡是称什么的

先举个例子,1000千克,1000千米,读起来就是一千千克,一千千米,你觉得别扭不?日常生活中你会这么说吗?

之所以念起来这么别扭,是因为这种名称跟我们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不一致。而规定度量衡中文名称的人,只顾将外文直译过来,没有考虑到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和约定俗成的习惯。

首先声明,我赞成度量衡采用国际单位制,公制,尽管我觉得传统的市制单位完全可以和公制单位并行不悖。实际上民间至今仍然广泛使用市制单位,比如买米买面买菜时仍然习惯说买多少斤,而不会说买多少克,多少千克。斤,两,里,等市制单位,仍然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其实那些念起来别扭拗口的名称,根子就在度量衡名称的翻译问题上,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和翻译者的人文素养密切相关。

科学精神是需要与人文素养相互匹配的。

中国老一代科学工作者就有很好的人文素养。比如,在度量衡采取国际标准单位的问题上,他们很注意单位名称与文化传统的结合,尽量采用人们熟悉的概念,名称,词语。例如,把kg翻译成公斤,就和国人对‘’斤”的传统概念有机结合起来,很方便人们的理解和接受。把km翻译成公里,也是同样的道理。很明显,这样翻译,并不是他们不知道km是千米,kg是千克,而是他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懂得翻译要奉行信、达、雅的原则。

近代著名学者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中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信”指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选用的词语要得体,优雅。

可惜,现在的度量衡制订者,就缺乏这样的人文素养,非要直不楞登地把kg和km直译成千克和千米不可,岂不知这恰恰背离了“尚达”的原则,犯了信而不达的错误。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这种做法已经对公众造成了一种严重的语言障碍。试问,谁会把万米长跑说成10千米长跑?一千千克和一千公里哪个读起来更顺畅?

自严复提出信达雅后,一直为后世译者所推崇,可谓翻译的最高境界。很遗憾,现实却并不令人乐观,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并不匹配的现象屡见不鲜。没有相应的人文素养,是达不到这个境界的。

建议有关方面,还是用公斤替代千克,用公里替代千米,别再任性地让度量衡名称“与时俱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