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先生曾感慨地发出过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他所说的杰出人才,显然不是一般的高级知识分子,而是特指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人才也就是说,这样的人才能够染指并突破人类已有的知识架构和内容,探寻到人类知识还未知的领域并有所建树国家也着力于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上花费了大量的资源,但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各类专家学者,教育精英也是献言献策,但似乎仍然收效甚微我尝试用一个新的视角来诠释一下这个问题和现象,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浅谈创造性思维?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浅谈创造性思维(第九章论创造性思维)

浅谈创造性思维

钱学森先生曾感慨地发出过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他所说的杰出人才,显然不是一般的高级知识分子,而是特指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人才。也就是说,这样的人才能够染指并突破人类已有的知识架构和内容,探寻到人类知识还未知的领域并有所建树。国家也着力于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上花费了大量的资源,但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各类专家学者,教育精英也是献言献策,但似乎仍然收效甚微。我尝试用一个新的视角来诠释一下这个问题和现象。

其实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论中,已经对创造性思维如何产生有了非常明确的结论,其中包括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过程、如何培养等等。在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条件上,我们基本上都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例如准备期的知识积累,各种思维训练。但是唯有灵感这一条件,似乎是我们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所匮乏的。单纯的教育对个人的灵感很难有着力点。它几乎完全靠个人在一瞬间的思维突破、感悟或者爆发。那么灵感怎么来,从哪里来的?我觉得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灵感的产生:1.冥想2.合作3.竞争。

1.冥想:即极专注的沉浸式思考。对于本身已有的各类知识不断地进行重组,使用各种思维方法,对所要探索的问题不断地深究和追问。由此可能会激发出灵感。从生物学的角度看,灵感就是神经元的新连接。所以,对于个体需要留给自己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就像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批评他的学生:“你整天都在忙着做实验,哪里还有时间思考呢?”一个人能沉浸于自己的思维意识之中,是触发灵感的条件之一。

2.合作与竞争。此二者需要联系起来看待,因为它们虽各有个性,也具备共性。合作:是从集体内部驱动,从而使自己得到提高和提升。竞争:是从外部刺激,促使自身得到提高和提升。无论合作还是竞争,其都有一个共同的自然目的,并且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就是得到提高和提升,从而获得对目标的实现。从自然中,就可以发现到各种为求提高和提升的合作与竞争,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例如动物间的合作与竞争。其实合作与竞争在不自觉的情况下,都是为同一个目的(提高和提升)而行使的两种方式。并且合作与竞争还存在相互转换的关系,团体间的竞争可以促使个体间的合作,反之亦然。所以要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需要规范的是,要使两者之间的转换和促进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展开。只要两者间的共同前提是为提高和提升,而不是互相破坏,就是对彼此都有益的良性发展循环。灵感在不断地个人提高和提升中才能发生。

竞争在实践中,就是维护自身的判断决策,同时与其他的判断决策进行比较和争执,并以此体现自身的综合优越性。那么竞争与分歧、争论和争执是分不开的。而分歧和争执就成为了外部刺激,能够激发个体的内部思维,就有可能使个体的内在思维迸发出新的火花。即通过外部刺激,导致个体灵感的发生。

合作在实践中,是个体与个体间的互相参考、提点、促进和补充。这也就给彼此思想上带来新的启发和洞见,从而触发灵感并产生创见。

我认为冥想、合作和竞争就是产生灵感的三要素。西方为什么会时常出现能够使灵感不断闪现的,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从这三要素着手概括一下。

1.冥想.西方的教育文化长期处于双轨制之下。一轨是劳动阶层为将来营生而进行的有关生产劳作的教育。另一轨是不需要为将来的营生多作考虑的阶层,他们生活富足,有大量的富余时间,为此而提供的闲暇教育。英文“school ”学校一词即源于希腊语“scole”是休闲的意思。具备了物质条件和基础,又有针对性的教育以及大量的空闲时间,可以使其在自然和思维中不断地深究和追索。以至于产生了一群卓越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再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上半叶,又出现了一众主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直至当下,其教育文化的延袭,仍然在不断出现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杰出人才。冥想是触发灵感的源泉之一,双轨制教育有其弊亦有其利。

2.合作.西方社会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方面,宗教生活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诚然,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纪给西方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在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上,是带来了积极且深刻影响的。中世纪时期的西方社会,人的精神生活是被教会牢牢把控的,在教会强有力的凝聚中,使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状态非常彻底,也使西方社会能够深刻认识到合作的本质以及形成了文化习惯。例如定时定点的去教堂礼拜、赞颂,互相探讨“神”以及互相之间的帮助等。宗教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在对于“神”的探讨方面。现代科学的起源,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宗教和经院哲学的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在互相探讨和合作的过程中,促使个人的灵感和创造力能够不断发生。并且这种文化习惯一直沿袭了下来,直至当下。

3.竞争.现代的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地中海文明”。由于在地理环境和政治结构上,长期处于并非大一统的局面,而是各个小国散落各地。导致彼此长期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此竞争的态势促使各国要不断地提高和发展,才能形成扩张或者免于被侵害。但是由于各自的资源有限,限制了发展,又必须向外寻求合作。西方社会对竞争兼具合作关系的文化有非常深刻的认识。竞争与合作,也是创造力的氛围基础和源泉。这促使了团体和团体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由于合作兼具竞争的关系,从而导致灵感和创造力的不断迸发。

由于冥想、合作和竞争,因为历史的原因,导致西方产生了其特有的文化习惯,进而形成文化传统被保持和承袭至今。这就是相比之下能更多的出现创造性人才的原因和真相。

简单对比,分析一下中国的状况。中国从历史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概括地讲,就是儒、释、道的文化。不管谈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任何方面都绕不开此三者。他们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还是从冥想、竞争与合作此三要素进行考量。

1.冥想.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实用主义哲学占统治地位,儒家讲究“学以致用”,在现实中看来,毫无用处的思考,对自然的探索,是不被社会认可的。由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冥想的文化,诸如面壁、禅定。但是这些冥想文化还是带有功利目的的,是为了更好地修为,获得可以得道的智慧或功能,道家思想亦然。毫无确切目的的冥想,几乎是不可能的。直至当下,看似无用的哲思和科学探索,也始终未受待见。殊不知这种深邃的思考和探究才决定着人类未来的命运,这是其一。其二,是中国没有出现过双轨制教育。不论贫富贵贱,只要能够接受到正规教育,其教育内容都是基本一致的,甚至教育方法也基本相同,没有出现过,对不需要劳作的阶层进行的闲暇教育。缺乏培植冥想的土壤,于是冥想或者叫“无用的沉浸式思考”没有成为文化被沿袭下来。

2.竞争.从中国的历史看,虽然纷争不断,但奇怪的是竟然没有发展出关于竞争的文化。其原因在于儒、释、道三者都非常统一且口径一致地宣讲:以和为贵,不与之争等文化思想,对争论和争执消极处理的方式和方法。明目张胆的据理力争是不被鼓励,甚至是被抑制的。讲究:君子要有容人之量,儒雅之风。对于和权威之间的论战,更是不可接受的,以下犯上是严重的罪行。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非常有益且有实效作用的。因为中国历史久远,经常出现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社会秩序的稳定才是重中之重,在文化中讲求和顺是从上至下一致的需要,所以竞争的文化没有被发展起来。而在中国历史中,争论最激烈的时代,也就是中国在思想方面最繁荣和最有创见的时代——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各抒己见。这个时期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汉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唯留儒家思想独占鳌头,争论平息,思想沉寂。直到佛学传入和道家思想被改造融入进到道教,自此三头并进,儒家稍占上风。时至当下,儒释道仍然是民间社会文化的主流,因为竞争而激发出灵感和创见,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很难出现。

3.合作.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是提倡“温、良、恭、俭、让”的个人品格和以仁义为先的社会品格。但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方面,又显得很不彻底,内部充满了矛盾和竞争。历史中的例证就不举了,实在太多。合作是一种文化,也是需要有其原因促成的。中国长期处于以家庭和家族为单位的农耕文明生产方式。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生产生活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宗祠文化是最基础的文化单元,应该在合作方面,可以产生非常良好的合作文化。但在实际中,却是为了争夺资源,阴谋阳谋不断,暗中的互相侵害是众人皆知而心照不宣的秘密。其原因是在人的本能中,天生就具有“死亡本能”的存在。这是弗洛伊德的研究结论,人类也是自然物种之一,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导致物种与物种之间和物种内部自然存在残酷的竞争。这个就是导致互相伤害的原始机制,它潜藏于本能之中。如果没有渠道宣泄这种“死亡本能”的原始机制,那么这种本能就会在人的意识中被压抑,而这种压抑并不会使其消失。有句话说的很好:心魔从未被消灭,我们只是学会了如何与它共存。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对“死亡本能”的压抑如影随形。但它始终以隐晦的方式存在。这给合作,促进互相提高,并产生创见带来了障碍。这使得在中国历史的各类场景中,频频出现各种令人不解的明争暗斗,师徒间、同僚间、家族间、家庭内等等。充斥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比比皆是。在公开竞争的文化氛围下,在相互的争论和争执中,才能合理而有效的宣泄“死亡本能”,而不至于使其压抑,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纾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缺少鼓励有秩序的进行公开竞争、争论和争执的文化,无法给“死亡本能”合理宣泄的方法和渠道,导致合作也会显得遮遮掩掩,不能倾囊而出。个人在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中,又如何展开彻底的合作呢?直至目前,这种文化现象,仍然遍布于整个中国的社会中。

中国在培养教育创造性人才方面难有成效。不是教育内容的问题,也不是教育投入的问题,也不是政策导向的问题,其真相是在文化中的匮乏。这只有通过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改良,才能改善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所导致的不利局面。我觉得还是从能够激发灵感的三要素着手。因为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其他方面,我们都已经做得很好了,唯以灵感难有突破。

1.冥想.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就需要训练和培养孩子能够独立专注进行思考的意识和习惯。然后把思考过程和思考的结论表达或记录下来。无论其过程和结论是多么的幼稚不堪,教育者都应该给予认真的反馈和正面积极的评价,鼓励他们能够习惯性地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沉浸式的专注思考。

2.合作.创立以小组为单位的互相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和探讨某个课题或者话题。在合作的过程中,鼓励个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同时认真聆听他人的想法,这需要教育者积极的组织,引导和配合,让孩子能够认识到完全的合作能够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极大的帮助,并且从中还可以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凝聚力。

3.竞争.提供公开、平等的争论平台,就某个论题进行各种方式的争论。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在争论中可能存在各种互相之间的言辞攻击。教育者只需要维持合理正当的秩序,给予恰当的引导以及积极正面的评价,培养孩子在合作兼具竞争的局面中,能深刻感受和认识到这其中对自己的影响和帮助,用彼此的攻击宣泄“死亡本能”并激发灵感;用“生存本能”促进合作,并诱导出灵感。让孩子们知道要如何做,才能为自己带来灵感并深深融入到学习行为和习惯中。

对于创造性思维,灵感的瞬间迸发不可或缺。至于其他的方面,诸如知识经验的积累,发散和聚合思维的训练,个人想象力的参与等,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外在教育和训练的手段予以实现,唯有灵感必须通过个体自身的力量才能实现。还有对合作和竞争的深刻认识,方能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带来实际的帮助和成效。

美国的心理学家托兰斯给教师提出了五条建议,值得借鉴参考:1.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2.欣赏学生表示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观念。3.夸奖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意见。4.对学生的言行避免价值判断。5.对学生批评时应该解释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