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鹏真的把那位影评人揍了——用电影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1)

比起票房能不能超越《煎饼侠》,大鹏更需要用《缝纫机乐队》证明的事情或许是:

电影的口碑,到底够不够打脸那位叫“二月鸟语”的影评人。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2)

《缝纫机乐队》肯定不是一部完美喜剧,实际上,他更像一部喜剧的半成品,过去大鹏的喜剧,虽然整体味道非常网络。

但那的确是大鹏最擅长的,因为熟能生巧。

而这一次,看上去,一切都是老套路,比如延续《煎饼侠》中强大的客串阵容,比如请来了周冬雨、袁姗姗、东北F4(小沈阳换成了文松),大鹏还带着乐队演唱了《悟空传》片尾曲,还登上《中国有嘻哈》的舞台……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3)

但大鹏实际上放弃了从《屌丝男士》一直到《煎饼侠》的网络喜剧套路,这造成了某种喜剧功架上的不娴熟,因此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剧情、人物、剪辑上的瑕疵。

说得更严重一点,这几乎是一部被拍砸了的喜剧。

而且,这部片子实在太周星驰了,特别周星驰,非常周星驰。从头到尾我脑子里都在响起星爷的绝句:

人要是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4)

可这依然是大鹏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喜剧电影,这句话的意思是:

它超越了大鹏自己的《煎饼侠》。它能获得的,绝不止一颗星。

为什么一部拍砸了的喜剧,依然可以帮大鹏,打脸影评人?因为大鹏可能发明了一种喜剧类型——自传梦想喜剧。

那么这个大鹏的梦想,值几颗星?

说出这些批评,希望大鹏不要揍我

只要看过《缝纫机乐队》,都很明显可以发现这部电影与大鹏以往作品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影片怎么躲也躲不了的。

梦想!

一个人从小就痴迷摇滚,并被那个摇滚梦所影响、所推动之后。他在整个人生里,对电影包括是对喜剧的理解,都不可避免的有他爱过的摇滚的痕迹,比如说——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5)

这么一个摇滚粉丝,用一部电影来表达对摇滚的爱,还能让儿时的偶像全部在电影里亮相,这件事本身就还挺励志的。

你看电影中,基本处处都是摇滚的影子。无论是角色设置,背景设定,那些笑点,摇滚迷才懂的梗,甚至服装、美术,都很摇滚。

这种手法,当然会让人想起《煎饼侠》,但这可能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电影的题材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摇滚,却不能。

先说故事吧。故事发生在大鹏本人的家乡吉林集安。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6)

说集安有个破败不堪的摇滚公园,公园里有座几十米高的吉他雕塑,是为了纪念过去一支著名的摇滚乐队。

后来地产商看中了公园这片老地,想拆掉它。

然后乔衫饰演的从小就怀抱摇滚梦的汽车修理工胡亮听闻这个消息后,决心要保卫摇滚公园,于是用全部身家请来音乐经纪人程宫,打算组建乐队在摇滚公园办一场演唱会,结果大鹏非常成功地组建并亲手搞垮了这支摇滚乐队——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7)

直到电影的最后时刻——没错,故事肯定是要反转的。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8)

但你很容易看到这个故事的问题,就是你其实很难相信生活里,有那么多人玩了命的热爱摇滚。

这个问题大鹏注定是习焉不察的,因为他是那么热爱摇滚的一个人,但是观众不这么认为,他们会认为这一切太不正常了。

于是几乎所有的团队成员的角色动机都成了问题。

乔衫和大鹏的角色问题还少点,他们一个苦逼苦丧,一个耍宝逗乐;一个纠结,一个坚定。这两个角色不仅承担了全片大部分笑料,也相互弥补了角色的不足。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9)

但是接下来的角色破绽就更明显了。比如娜扎饰演的刚刚失恋、开车撞别人结果把自己撞瘸了的美女丁建国——对啊,美女丁建国!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10)

这个名字我没什么意见,但这个角色真的是太空洞了,我们不知道她为什么热爱摇滚,不知道为什么她就突然爱上了大鹏,更不知道她的有钱老爸为什么突然变成了捍卫雕塑坚定的支持者。

还有老戏骨韩童生饰演的身患脑血栓的妇产科医生,为什么会把诊所改装成高端摇滚器材装备库?还有十岁的小朋友曲隽希饰演的小朋友她妈,怎么可能在这个唱嘻哈都赚的盆满钵满的时代里,因为认为音乐不赚钱才不准她练琴?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11)

这些角色行为上的不合理,当然会削弱整个故事的力量,也影响了这些演员的发挥。

再就是笑点上,影片在笑点上用了很多心思,有些地方确实很不错。

不过,从网络喜剧变成结构性喜剧,其中技法上的不娴熟,还是影片的一个大问题。包括为喜剧而喜剧的那些比较突兀的场面,比如一群人赶往集市被丁建国男友阻拦的动作段落。也使得这样的喜剧没法更进一步。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12)

当然最可能引发诟病的还是相似感,影片中的设定,很容易让人想起《海角七号》的摇滚梦想与《欢乐好声音》的音乐对决。

那些深藏不露的摇滚高手,那些丧逼励志的笑料,一切都似曾相识。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13)

这种似曾相识,这种喜剧技法上的不熟练,这种角色的凌空感,当然会让电影遭受一些质疑。

但,一部有缺点的电影,就不是好电影了吗?

为什么我坚持认为《缝纫机乐队》足够大鹏打脸影评人?

电影的缺点非常大鹏,正如它的优点,也非常大鹏

即使电影有这样那样的不成熟,但是大鹏喜剧里,依然藏着一股劲,那就是他一直在升级自己的喜剧,但又在坚持自己的喜剧。

无论从故事题材和还是主题的角度来定义大鹏的喜剧,我觉得基本都可以概括为小人物励志喜剧。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14)

这种喜剧的特点是:

这些心怀梦想的这些小人物通常出身普通,性格歪瓜裂枣,命运崎岖不平,简单来说,都是一群生活的失败者,是10万 励志爆文里鄙视的对象。

但这些小人物都拥有一样东西:梦想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15)

大鹏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的电影永远都在拍这些小人物,这可能也与他的身份有关,与他的过去有关。而他的优势,就是将小人物喜剧的拍法,融合到了一个励志的个人形象里,让观众相信这个故事。

区别在于,这一次的喜剧中,加了大量结构喜剧的元素。

《缝纫机乐队》的特别之处,在于导演将励志和喜剧错位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在这个年代,你很难找到一部表达这么强烈、又非常明显依靠故事结构和错位手法、而不是网络段子制造笑点的逐梦喜剧片,而且,即使表达有瑕疵,情感依然是非常真挚和动人的。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16)

片中有各种依靠剧情错位的笑点,很高级的那种。比如大鹏和娜扎去偷看吉他界的柳岩,然后产生了各种错位笑料。

《缝纫机乐队》也是一部很成熟、类型化十足的结构喜剧,虽然由于大鹏技法上的不成熟,很多笑果只能点到为止,但还是尽力了,而且,也比之前的《煎饼侠》更加完整。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17)

包括故事的起承转合,各种梗的运用也很常严谨,显示出大鹏真的是一直在努力成长,没有掉进《煎饼侠》成功的套路里。

但是最难的还是,大鹏真的可以——把梦想拍燃!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18)

他的手法还是一样的欲扬先抑。

这些角色身上,还是充满了大鹏自己的影子,说到底,大鹏还是那个活在梦想里的人。你也可以在摇滚之城的没落里找到许多普通人的影子,渴望梦想,却害怕受伤,不能眼睁睁看着梦想被毁灭,只能用嬉皮笑脸的外表来掩饰内心的挫败感。

然后在电影中,乔衫和大鹏,还是努力塑造出了一对真实可信的形象。

一个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一腔热血,有点小梦想,但是又不太擅长去实现。

一个则是丧到极点,但是在丧里,隐含着一股巨大的不服气,这个角色,其实更接近普通人——丧到极点,然后爆发出来。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19)

这两个角色之间的化学作用,包括这种强烈的反差,也很好地传递了梦想的概念:

梦想就像一枚硬币,梦的背后,永远是现实的一面,但反转回来,还是梦想。

另外大鹏对配乐的运用,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加分点。

基本上影片中大部分的重要场景,摇滚都选得很棒,而且都是靠音乐来铺垫情绪。尤其是新裤子的《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麦田的《顶嘴》,单拿出来听,只是一首不是特别红的摇滚金曲,但在影片中,却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情绪。

这所有的成功点,都不止一星。

梦想就是要搞笑搞到人想哭啊!有问题吗?

当然可能这些优点,在某些人眼中都是问题,比如有人可能会很轻蔑地说:又是梦想,又是情怀,又是这一套,大鹏你要不要脸?

但是我的问题是,梦想为什么不可以一直拍下去呢?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2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鹏喜剧,被粗暴地理解成了网络段子 梦想。

为了突破这种定式,大鹏一直在突破大鹏喜剧的模式,但大鹏喜剧的根从来没变过,就是梦想。

电影梦也好,摇滚梦也好,从这一场贯穿大鹏喜剧的梦想秀里,当大鹏最终拿起吉他吼出摇滚时,露出一种孩童般的激动时,我们都看到了一种,人生共通的东西——梦想。

而电影里的摇滚之城,还有那么多为了摇滚不要命的人们,之所以会引起许多观众的质疑,其实也是因为我们对于梦想本能的怀疑。

这个时代,每天把摇滚摆在嘴边的人,是不是不摇滚,每天把梦想挂在嘴边的人,到底是骗子,还是傻子?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21)

但是大鹏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也是大鹏喜剧最动人的地方,他拍的所有东西,自己真的相信!

所以这一次,他回到了梦想的起点——老家

一方水土,一方人。

然后在故乡,大鹏又用电影,完成了一个儿时的梦想。

这个世界上的梦想很多,只是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真要去理解别人的梦想,对别人的梦想破碎的创痛感同身受,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所以大鹏拍摄的梦想其实不仅是他的,而是许多人的梦想,大鹏喜剧的脸上藏着一个时代的风景。

在这个实现梦想的曲折的道路上,在喜剧和丧之间来回切换。令我们振奋,最终带给我们感动。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22)

平凡的百姓并没有那么多搞大场面、当英雄的机会,但每个人的梦想,其实都是一样的。

好的喜剧,如同人生里一场绚烂的烟火表演,你明知道这只是片刻的绚烂与欢喜,但这样的片刻,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所谓喜剧,就是把人生的悲剧剖开来,嘻嘻哈哈给你一个欢喜的结局。

大鹏身上至今都保持着一种奇特的草根味道,即使我们直到他红了,依然觉得他可以代表我们,所以当最后角色从丧到爆发的时候,我们会感觉他帮我们把不能实现的梦想,也一起实现了。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23)

当浪子回头的大鹏和乔衫最后和黄贯中、叶世荣一起合唱《不再犹豫》的时候,我们会管不住自己的泪水。

虽然我们知道这是故事,这是假的,但是我们希望和故事中的角色一起哭一场。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24)

因为你知道,那一大票龙套路人合唱,其实都是中国摇滚黄金时代如雷贯耳的大神,比如唐朝、黑豹、超载、二手玫瑰、鲍家街43号,这其实是大鹏用电影缔造了一个所有人的圆梦时刻。

这个时代需要梦想,但哪有那么多梦想真的能够实现?所以,我们才需要电影,才需要大鹏这样每部电影都在拍梦想的人,把梦想,再拍一遍,再圆一次。

看完让人脊背发凉的电影(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25)

没有一个人的梦想是着调或者不着调的,梦想就是梦想。一个没能实现的梦想,也并不比实现了的梦想更低贱。

就像大鹏在电影里说的,“理想未必要实现,有可能是追逐的,但不妨碍你向它靠近。” 就算一辈子都靠不近,又如何?真正的梦想就是,老子愿意!

没错,大鹏拍的并不完美,可是有多少搞笑的电影,最后,还能用一群人看似不着调的梦想,把那么多观众搞哭的?

你说这样的电影只值一星?我仿佛听到了啪啪的打脸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