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体育馆篮球赛(亚运使广州篮球发展壮大了)(1)

回忆十年前的广州亚运,冯锡垣觉得很自豪。

广州亚运十周年 亚运故事系列报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维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艺

广州是中国篮球的福地——在10年前的广州亚运会之中,中国男女篮在广州齐获金牌。

现广州市篮球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冯锡垣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老广州篮球裁判,也在10年前的这场盛会之中参与了篮球项目的相关工作,他见证了亚运会后10年广州篮球的发展。“亚运会留下的丰厚的果实和营养,滋养着广州篮球、促进着篮球运动在广州的发展。”冯锡垣感慨:“广州篮球是越来越好了。”

回忆 至今仍记得当年那份荣耀

冯锡垣平时工作的广州市篮球协会,和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仅几分钟路程,他感慨,每次来到这里,都会想起当年亚运会时的盛况。

“当我们真正开始准备筹备亚运篮球赛事的时候,时间越近,我们越兴奋和骄傲。”冯锡垣回忆:“无论是老一辈广州篮球人,还是新的篮球技术人员,都觉得有压力,也有动力。因为此前广州还没有举办过这种综合性的洲际运动会。”

作为一名“老广州”,冯锡垣觉得很自豪。“我们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都要互相提醒,这是洲际赛事、是亚运会哦,千万别掉链子啊!大家在筹备和赛事运营的过程之中,就特别认真,都付出了120%的努力。”

而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亚运会让周围的人都增加了民族自豪感。“亚运会期间不仅仅是我们在赛场做组织工作的工作人员,还是我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关心中国队的表现。每个人天天都在查,中国队又拿了几块金牌。中国男女篮夺冠的时候,真的身边所有人都喜气洋洋,每个人都在庆祝。”

冯锡垣觉得,当时在和外国朋友们的交流之中,也很自豪。有一天,冯锡垣在亚运村遇到了一位韩国的技术代表,后者赞叹:“任何一个国家办综合性大赛都不如中国。我走了很多地方,这种全民参与的氛围,也是我在任何地方都没有见过的。”

“我们这么多年来的篮球发展,名头早都打到海外了。”冯锡垣介绍,自己曾经代表老年队去外国参加比赛,外国海关的工作人员一听到他们是中国来的,就竖起大拇指:“CHINA!YAO MING!(中国!姚明!)”

“那个时候,是很为中国篮球人自豪的。”冯锡垣说。

感受 亚运让广州办赛更上层楼

冯锡垣在广州做了几十年的篮球工作,他深刻感受到,在亚运会之后,广州篮球的氛围更好、水平发展更快了,这是亚运会留下的甜美果实。

冯锡垣感慨,亚运会真的给广州篮球留下了很多东西。广州亚运会篮球比赛之后,留下了很多的宝贵经验。比如高水平的篮球赛事竞赛、组织、管理、运行的经验都留在了广州,为此后顺利举办更多的国际赛事(2011~2013年斯坦科维奇杯篮球赛、2014年世界篮球明星赛、2016年国际篮联三人篮球赛、2017年金砖国家运动会篮球赛、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等)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目前广州市篮协,每年也新培养400名篮球裁判,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广州篮球的浓厚氛围。

职业篮球方面,广州也引入了职业球队龙狮队,引爆职业篮球市场。而目前,广州的民间赛事极为火爆,“市长杯”赛事报名,一个参赛名额难求。

当年中国队在篮球项目夺得双金,让更多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的市民喜欢上了篮球,让很多练篮球的孩子,热爱上了篮球。目前篮球培训工作也红红火火,包括易建联等篮球名将都在广州开设了训练基地。

“广州篮球长久受益于亚运会的果实,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冯锡垣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