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Ⅰ (选择题,共 50 分)

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K-39 Cl-35.5 Ca-40

本卷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

  1. 下列变化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木条燃烧 B.水果腐烂

C.玻璃破碎 D.铁钉生锈

  1. 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九上化学期中模拟卷)(1)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九上化学期中模拟卷)(2)

C. 读出液体的体积 D. 液体的取用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 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 1g~2g

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 1mL--2mL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 2/3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D.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1. 已如反应: 4Fe(OH)2 O2 2H2O=4Fe(OH)3 ,其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氧化反应 D.还原反应

  1. 用氯酸钾加热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混入,其结果是( )

A.速率加快,生成氧气量不变B.速率加快,生成氧气增多 C.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不生成氧气

  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D.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

  1. 我国全面实现公共场合无烟,非吸烟者常因被动吸烟而造成健康受损,从微观角度分析其 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于之间有问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

  1. 雾霾天气与空气中 PM2.5 超标有关,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下列措施不能减少 PM2.5 污染的是( )

A.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 B.鼓励用水力、风力发电

  1. 煤发电代替核电
  2. 禁止在户外焚烧垃圾
  1. 某元素 R 的原子序数为 m,能够形成核外有 x 个电子的 Rn 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

的是( )

A.m=n B.m=n x

C.m=n-x

D.m=x/n

11.下列关于碳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炭黑可用来作墨汁

B.石墨可用作高温润滑剂

C.金刚石可用作钻探机的钻头

D.焦炭给红糖脱色

  1. 下列符号既表示该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

A.Cu B.H2 C.2K D.O

  1. 含有氯元素的酸有多种,高氯酸就是其中的一种。已知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

价,则高氯酸的化学式是( )

A.HCl B.HClO C.HClO3 D.HClO4

  1. 某方程式为3CO2  4Na  2X  C 则 X 的化学式为( )

A.Na2O2 B.Na2CO3 C.Na2O D.Na4C2O6

  1. 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化学式为 C12H22O11,关于蔗糖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42 g

  1. 蔗糖是氧化物
  2. 蔗糖由 12 个碳原子,22 个氢原子,11 个氧原子构成
  1. 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 见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质量

反应前

25g

X

5g

5g

反应后

8g

23g

5g

8g

  1. x=14g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1:1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

  1. 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九上化学期中模拟卷)(3)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该反应中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4: 1 D.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1.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九上化学期中模拟卷)(4)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九上化学期中模拟卷)(5)

  1. 炭雕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其主要成分是碳。下列关于炭雕的说法 错.误.的是( )
  1. 炭雕作为艺术品可长久保存
  2. 将制炭雕的下脚料粉末与氧化铜粉末共热,不能发生反应 C.摆放炭雕时必须远离火种

D.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有害气体

  1.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 恒定律的是( )

A. B.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九上化学期中模拟卷)(6)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九上化学期中模拟卷)(7)

C. D.

  1.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1.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

A.因为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在化合物中显正价的一定是金属元素 B.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因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定是分子 D.因为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没变,所以分子种类没有改变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1. 为了解释原子内部的奥秘,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许多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 断探索。根据我们了解到的知识,下列关子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④任何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等于质子数与中子 数之和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食盐水和蒸馏水

尝味道

蒸发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氮气

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九上化学期中模拟卷)(8)

A. A B.B C.C D.D 2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红磷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卷Ⅱ (非选择题题,共 50 分)

二、填空与简答

  1. 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3Hg ②Fe3 ③SO3

④3S2- ⑤3H2O2

3

⑥ Na N O2

  1.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
  2. 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
  3. 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 ;
  4. 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 ;
  5. 表示原子个数的是 ;
  6.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
  7.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请解答下列有关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九上化学期中模拟卷)(9)

水的问题

  1. 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中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 和 (填符号)构成。
  2. 电解水实验示意图试管 A 中收集到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该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其理论依据是 。
  3. 实验Ⅰ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则原因可能是 (任答一条即可)。
  4. 生活中可用 (填试剂名称)来鉴别硬水软水。实验Ⅱ可将硬水软化,该操作的名 称是 。
  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 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6. 请从上表中查出ⅢA 族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名称),其阳离子符号是

  1. 8 号元素和 12 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 X2-与 Ar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 X2-的符号是 。(4)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 质的是 (填标号)。

AC 和 Ne B Be 和 Mg C Al 和 Si D F 和 Cl

三、实验题
  1.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九上化学期中模拟卷)(10)

  1. 甲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 积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实验现象是 。
  2. 乙实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时,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 水要短,由此说明。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 。
  3. 丙实验中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 时,将铁丝伸入瓶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目是 。

  1. 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九上化学期中模拟卷)(11)

  1. 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
  2. 装置 A 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的适当位置放入一种纯净物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学方程式 。
  3. 若用装置 B 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
  4. 用装置 C 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
  5. 选择仪器 D~I 完成下列实验操作: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 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 (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科学探究题
  1. 小华同学在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成功的制取并收集了几瓶气体,但意 外的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Ⅰ.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Ⅱ.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紙变蓝。 Ⅲ.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成紫红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猜想二:该气体为_ _,猜想三:该气体为氯气和氧气。 (实验探究)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小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 两瓶气体,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 A 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 B 中

A 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 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 成立

(2)

小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D 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 C 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 D 中

C 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 中淀粉碘化钾试纸 。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评价)

老师认为小明结论正确,而小华的不正确,原因是 (拓展应用) 。

Ⅰ.若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紫红色。该现象说明该反应还生成了 。

Ⅱ.通过实验证明氯酸钾和二氧化猛混合加热到一定温度,其中二氧化锰不仅能作为催化剂使 氯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同时二氧化锰也能直接与氯酸钾反应,生成一种固 体和两种气体,请根据以上分析,写出后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计算题
  1. 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测试卷人教版(九上化学期中模拟卷)(12)

钙片

  1. 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 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 。
  3. 称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实验测得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4. 生成氧气多少克?
  5.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