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的类别(亚文化衍生之抬)(1)

人的身体,会出现亚健康的状况,轻微的失眠,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发展为重度失眠。

也许哦,文化领域,也会出现亚文化衍生的现象,原本认知的范畴,会被动延展。

几个月前,写过一篇关于动画《抬驴》的观后感,联系到现下的“抬”文化,感受到了过去的文艺创作者对观众的深情厚谊。

“抬”到底是带着褒义还是贬义呢?可能有时取决于后缀跟带的词是什么。

抬驴,是抬自家的驴,本质上不干扰别人家的驴,所以,抬自己养的驴,让别人说去吧,也无可厚非。

当“抬”加上“走”之后,仿佛就加了一层多管闲事的buff,这时,抬自己的东西变得奢侈,抬别人的东西,才是王道。

如今,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东西,通通被当做可以抬走的物件,可能,干装修的也没这么勤。

以前,学生时期,班里的学生,沉迷于周杰伦的歌曲,换上《范特西》专辑里红色的卫衣。

稍显古板的老师,会看不下去,说穿得这是什么衣服,唱得又是什么调调,严厉的训斥后,全部喜提罚站待遇。

这或许是“抬”走文化的最早展示。

亚文化的类别(亚文化衍生之抬)(2)

古时候,富贵人家的老爷太太小姐们,喜欢坐轿子出行,那就得有人负责抬轿子吧,有劲的小厮们首当其冲。

抬轿子可是个体力活,弱柳扶风如林黛玉般的人,肯定是拿不到这类活计的工钱的。

这几天,看的港剧《吉星报喜》,也有有关抬轿子的戏码。

山贼的老大是二妹的妈,为了张罗二妹的婚事,让女儿嫁的体面,一群手下给准备出一乘轿子。

但山贼当惯了,坐着享福根本受不了,就像逼着张飞绣花,他有那个耐性吗?

所以,干脆,下山坐着走的行程,改成抬空轿子走的路程,老大小弟们一齐用力,抬出了万众一心的架势。

从古至今,经过演化,“抬轿子”也渐渐有了拍荣享权势辎重者马屁的意思,这就大约没有了山贼们抬轿子显示出的厚道了。

亚文化的类别(亚文化衍生之抬)(3)

仁慈厚道,是老祖宗给留下的传统美德,自谦,应该是化干戈为玉帛的良药。

现代,推崇着标新立异,毕恭毕敬,似乎成了束缚的套装,觉得必须摈弃。

所以,一些人养成了炮仗脾气,一言不合,一点就着,一着就炸,一炸就上天。

张飞的脾气够大了吧,长坂坡也有智勇双全的一面。

比谁脾气更大,倒不如比谁更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不是显得智勇无双嘛。

高效率里,要求下手快准狠,有了高科技做后盾,伸手间,就像千手观音,下脚处,就像学会了佛山无影脚。

但是,一击则毙的痛快,总是显得稍稍不仁义,当这种感觉充斥大脑,危险系数也无限飙升。

没下手之前,如果懂得抬手的利大于弊。

或者,半路反悔,决定改过自新,都是高抬贵手,为自己留下一条生路的表现。

“抬”,可以抬走,可以抬轿子,可以高抬贵手。

要怎样选择,就看人有没有长远眼光,怎样选择,事在人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