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侧,紧邻大兴机场高速公路,春节过后,在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重点续建项目大兴支线新机场水厂连接线工程的工地上,来自江苏、河北等地的工友们陆续返岗,热热闹闹地投入了复工复产的大潮中。维护设备、吊装顶管机机头、推进水泥管道……大伙儿的工作有条不紊。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往年要到正月十五以后,工友们才会陆续返岗,但今年大家的返岗积极性特别高,正月初十左右基本上都回来了。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截至2月6日,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重点续建项目累计返岗人员392人,共10个标段进入实体施工阶段。

南水北调东线续建配套工程(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支线复工)(1)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重点续建项目大兴支线工程的工地上,工作人员们正在忙碌。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连接线路启用“庞然大物”

2023年,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重点续建项目主要包括大兴支线新机场水厂连接线、河西支线、团九二期等工程。2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大兴支线新机场水厂连接线项目工地,看到工人们正在深达20米的竖井下开展作业。井下一个圆滚滚的庞然大物十分醒目,它的名字叫顶管机头,主要任务是“穿针引线”,牵引着水泥管道在千斤顶的推动下掘进施工。在顶管机头周围,三名工人正在将工程线路连接在机头上。

项目经理王梓任告诉记者:“如今顶管设备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机械设备在下面,主要控制任务由竖井上的液压控制站完成。所以,工人师傅得先把线路连接好,将相关的管路、排泥管、动力管进行恢复。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顶管机头便开始工作。”

南水北调东线续建配套工程(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支线复工)(2)

2月6日,大兴支线新机场水厂连接线项目工地,工人们正在地下开展作业。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安装线路的工人,还有几名工人正在使用各种工具清理管道。来自山东菏泽的黄启磊正月初八就返回工地,“年前我就在这干活了,返岗后,我们先进行了安全教育,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和工友清理管道,将泥土和灰尘打扫干净。”这个步骤是为接下来安装涂塑复合钢管做准备,目的是让两个管道之间结合得更紧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负责操作液压控制设备的焦红连师傅大年初十从老家江苏盐城回京,复工这几天他的工作相对轻松一些,等到工友们把顶管机头的线路安装好,顶管作业启动,焦红连就得忙起来了。“我得盯着视频监控平台,顶管掘进时会不会有上下左右跑偏,如果掘进线路有偏差,我要通过操控台来纠偏。”

说到今年返岗有啥感受,焦红连咧开嘴笑了,说:“今年的感觉更加踏实,我去年8月就到这儿工作了,咱这是大工程,所以过完春节没几天我就回来了,和工友们一起开工。”

率先使用曲线顶管开展作业

大兴支线新机场水厂连接线施工需要下穿大礼路,但该区域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布设有通信光缆以及排水管线等,导致常规直线顶管作业无法实现。经过多次技术分析会,工程人员最终决定采用“泥水平衡曲线顶管”方案进行施工,也就是说,顶管机在施工作业中需要一边“拐弯”一边向前推进。

北京水务建管中心大兴支线项目负责人季国庆介绍,这是北京市水利工程首个使用曲线顶管的项目,相比常规直线顶管激光经纬仪量测法,曲线顶管需要在管道内加设全站仪,随着顶管的移动而不断变化,必须随时随地确定管节坐标,并进行纠偏。在直线顶管作业中,测量人员需要做到“100米一测”,但是在曲线顶管作业中,测量人员必须“1米一测”,而且必须进行多道复测,才能保证管线行进精度,因此,极大增加了施工难度。但通过各方的努力,目前已完成4段曲线顶管施工,为后续工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南水北调东线续建配套工程(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支线复工)(3)

项目施工现场,几名工人正在使用各种工具清理管道。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提前返岗保工期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支线工程承担连通北京市南干渠与河北省廊涿干渠,打通南水北调中线水源第二进京通道的任务,同时为北京新机场水厂提供双水源保障。连接线是大兴支线的一部分,是将来可为大兴机场水厂提供双水源保障的关键工程。

季国庆表示,按照工期计划,大兴支线新机场水厂连接线将于年底前完成,目前工程进度已达到50%。正因为这一项目的重要性,刚过完春节,工地上的工作人员就陆续多了起来。

王梓任大年初八从东北老家回到北京,返回工地的第一件事是制定复工复产计划表,“年前我们就跟师傅们说,咱这个是重点项目,春节后复工早,希望大家早点儿回来。所以我返岗后,首先要了解下师傅们的返京时间,制定工作时间表。”从大年初七开始,工地上各个岗位的负责人、监理纷纷复工,检查临电、消防等设施设备是否到位,查看围挡是否完整。大年初十,工人师傅们陆续返岗,2月1日,大年正月十一,工地正式复工复产。“以前过了正月十五,工人师傅们才会陆续回京,今年大家返京的时间提前了不少,很好地保障了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季国庆说。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月6日,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重点续建项目累计返岗人员392人,共10个标段进入实体施工阶段。其中,大兴支线新机场水厂连接线3段顶管区间已开始顶进,同步进行钢管安装;河西支线工程正在进行中堤泵站电气设备调试,近期进行水泵试运行试验,园博泵站厂区及中门泵站等结构同步开始施工;团九二期工程开始进行2#盾构井、3#盾构井区域导行路前期施工。各项工程平稳有序推进,将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建设目标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南水北调东线续建配套工程(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支线复工)(4)

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大兴支线新机场水厂连接线项目的工地上开展作业。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 采访对象语录:

焦红连:今年返岗感觉更加踏实,我去年8月就到这儿工作了,咱这是大工程,所以过完春节没几天我就回来了,和工友们一起开工。顶管机一开始工作,我就忙了,得盯着显示屏,咱这施工工艺叫曲线顶管,比常规的顶管施工难一些,所以顶管机头得控制好,不能有偏差。

■ 记者手记:工友们参与的“大项目”对市民很重要

按照习俗,过了正月十五,春节才算过完。对于在外打拼的游子来说,谁不想在家里多陪陪亲人。往年正月十五之后才是工友们返京的日子,但今年,在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重点续建项目的施工工地上,工友们把返京的时间往前调了好几天。“咱这个是大项目,年前领导们就说了,这工程到节点了,进度不能耽误,建议大家初十以前就回来。”在采访时,不少工友都这样告诉记者。

去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迎来水源进京8周年。8年间,已有84.08亿立方米的“南水”自丹江口水库一路奔涌,“跋涉”1276公里惠泽京城。

北京市民对甘甜的“南水”已不再陌生,8年间,约七成“南水”被用于北京城区自来水供水,成为保障北京城市用水的主力水源,北京水资源紧缺形势得到有效缓解,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500万。

在各个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项目工地,工友们也许并不清楚“南水”对于北京来说具有怎样的意义,但是他们都知道自己参与的是一个对于北京、对于北京市市民来说的“大项目”。工友们放弃部分和亲人团聚的时光,提前到京返岗,力保工程进度。季国庆告诉记者,由于每个阶段施工工艺不同,需要的施工人员数量也不一样,他所在的工地现阶段共有178人复工,后续随着工程的推进,人员数量还会有调整。

随着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重点续建项目的推进,未来,大兴机场临空区,丰台西南部、门头沟、石景山等区域都将用上“南水”。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陈静 校对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