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暖团圆年#

据有关史料记载,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 ,即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生日。初七民间称这日为“人日节”、“人胜节”,它是汉人基本节日之一。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1)

正月初七是“人日”节 古代传说中人类生日

“人日节”的习俗起于西汉初年,它的历史比清明、端阳、中秋等都要悠久。“人日节”是个重要节日,因隋唐迄今就把除夕、初一、人日、上九、元宵共同组成春节大节。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2)

“人日节”起于西汉初年,历史比清明、端阳、中秋等都要悠久

作为古老节日,中国古代也重视“人日”节。“人日”在我国至少己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杜甫的诗曾写到:“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用此也。八日为谷,所系尤重。而人罕知者,故书之”。可见人日节庆,在唐宋城乡皆已成俗。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3)

作为古老节日,中国古代也重视“人日”节

正月初七“人日节”,是人的生日,这天人要尊敬每一个人,那么中国传统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的由来是什么?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4)

正月初七“人日节”是人的生日,这天要尊敬每一个人

一、 正月初七"人日节"习俗的由来

01 “人日”源于古老的创世神话传说,它作为古老的节日之一,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5)

传说女蜗第七天造出人,初十是人类的生日

02 汉代东方朔在《占年书》中明确记载,旧俗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各占一物,按次序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顺理成章,正月初七成为人的一个大日子,即“人日节”。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6)

“人日”源于古老的创世神话传说

03 《北齐书·魏收传》中也记载:“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说的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春节习俗,正月初一要把鸡的画像贴在门上,或画在门上;正月初七则要把人像贴在帐子上,据说可保家人平安。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7)

正月初七要把人像贴在帐子上,据说可保家人平安

04 魏晋以后,人日节开始被重视,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为庆祝、祭祀等活动在内的多种庆祝和礼仪活动,如戴人胜、登高、逐鬼鸟等。“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8)

魏晋以后,人日节开始被重视

05《荆楚岁时记》对当时江南一代的人日习俗做了详尽的记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这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将七种菜合煮成羹汤,食之,可以祛病避邪。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9)

正月初七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

06 到了唐朝,人日节最为盛行。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随圣驾出行的苏颋在《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一诗中对此进行了描述:“楼观空烟里,初年瑞雪过。苑花齐玉树,池水作银河。七日祥图启,千春御赏多。轻飞传彩胜,天上奉薰歌。”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10)

到了唐朝,人日节最为盛行

二、正月初七“人日节”有哪些习俗

01 吃面条

在这一天,按照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人们要吃面条,既象征着长长远远,也寓意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11)

正月初七“人日节” 吃面条

另外,还有些地方按正月十七、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视为“人日节”。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谁要过“日子”就要吃面条。据说这几天吃面条可以健康长寿,面条擀得细又长可以保佑健康长寿。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12)

据说这几天吃面条可以健康长寿

02 吃七宝羹

《荆楚岁时记》记载,人日这天,各家要将七种蔬菜切成小块,五味调和之后,煮成糊状的羹食用,还有一些地区会吃用七种菜做成的“七宝羹”,以此来取吉兆、除邪气。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13)

“人日节吃七种菜做成的“七宝羹”

由于各地物产不同,“七宝羹”所用的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蓝、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寓意聪明,蒜寓意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14)

“七宝羹”所用的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

03 食豆腐

天津地区也有独特的初七风俗,那就是“逢七水磨小豆腐”,也就是食豆腐、豆粥。有一首天津的过年歌谣唱:“初一馄饨初二面,五六的饺子恶人怜,七小豆腐头不痛,八日合子家不散,十五的元宵大团圆。”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15)

初七风俗食豆腐、豆粥。

04 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很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16)

民间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

05 摊煎饼

中国民间正月初七,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17)

民间正月初七,要吃春饼卷“盒子菜”,庭院摊煎饼

06 戴人胜

“人胜”饰品从晋朝开始就有,现在江南初七“人日”节,人人要戴上“人胜”,它又叫“彩胜”、“华胜”、“花胜”、“巧胜”。“人胜”是装饰品,是五彩丝绢或金箔剪,彩纸剪出的花样或人形。“人胜”饰品戴在头上外,也可贴在屏风上、窗户上,寓意祛病、辟邪、消灾,在新春讨个好彩头。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18)

初七彩纸剪出的花样可贴在屏风窗户上

07 登高祈福

初七“人日”节有个比较普遍的习俗就是登高,这日登高与重阳登高的消极避祸的观念不同,“人日”节登高更具有积极祈福的内容。这是漫长的冬季后最早的一次春游,一直到唐代还是十分流行。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19)

“人日”节有个普遍的习俗就是登高祈福

08 送火神

初七“人日”节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20)

初七“人日”节有送火把的习俗

三、正月初七又称“七煞日”,有什么禁忌要注意

01 家长不能训孩子

初七是人的生日,人之后生,是人为尊。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这一天,当年满16岁以上的青年均可自由上街玩耍,在街头出现 “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的大姑娘满街跑” 的亮丽景观。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21)

初七是人的生日,要尊敬每一个人,家长不能训孩子

02 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特别是“人日”节要尊敬每一个人。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22)

“人日”节要尊敬每一个人,忌吵架、骂人

03 忌请医生

旧时,正月里忌请医生看病,认为此兆一年到头都要生病。

04 忌迁居、忌糊窗槅

正月忌迁居、忌糊窗槅,否则以为不吉利。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23)

“人日”节忌迁居、忌糊窗槅

05 忌更换、洗涤衣被

旧说正月更换、洗涤衣被,不吉。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24)

“人日”节忌更换、洗涤衣被

据专栏作家、天津市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造了人。所以中国正月初七“人日”节,是人类的生日。其实这是远古民间神话传说,我们不能迷信!

开天节的有趣习俗(正月初七人日节)(25)

女娲在七天造人是远古神话传说,我们不能迷信

通过以上了解,人们己不再迷信,而是活在当下!真正初七“人日”节,实际上是提示人们欢庆春节后,假日结束了,人们要开始新的工作与快乐生活!


文 | 红宝梦

图 | 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