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幻间洞察人生百态(刀锋人生无常)(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想跟大家分享毛姆的《刀锋》。

想必提起毛姆,大家脑袋里冒出来的应该是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我最开始也是被这句话吸引先去看了《月亮与六便士》,我超喜欢这本小说,也因为这本小说爱上了毛姆的语言风格,开始去接触他的其他作品,然后发现了《刀锋》这座宝藏。

若是说起感受的话,《刀锋》带给我的反而更多。

在我浅显的理解中,《刀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其一是男主角拉里的人生经历。

他的经历实在算是很传奇,拉里年轻的时候作为一个战士参与了一场空战,在那场空战中,一个与他关系很好的红发少年为救他被敌机打伤,最后没能救回来,在二十二岁的年纪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挚友的死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一度让他怀疑生命的意义,他觉得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须臾间就能离开自己,于是他看世人追名逐利,为这些东西争破了头脑,只觉得很没有意思。

本来拉里是参加过大战的英雄飞行员,复原后应该有非常美好的生活敞开怀抱等待着他——漂亮的未婚妻、拥有远大前程的工作……

但他选择逃避。

所有人都不理解,他们觉得拉里没有进取心,即使把机会送到他面前,他也没有一点点要紧紧抓住的想法。大家的态度从刚开始对英雄的尊敬慢慢变成对拉里的不屑一顾。

但拉里并不在乎世人的看法,在他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时,他就已经想清楚这条路是否值得他孤注一掷。

拉里走了很多地方,在世界各地游荡寻找生命的意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拉里的印度之旅,在印度拉里找到了他一直没能找到的精神救赎。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那部分内容实在是太深奥了让我觉得不知所云,才会印象深刻吧。

风云变幻间洞察人生百态(刀锋人生无常)(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二是拉里的爱情故事。

虽然说是拉里的爱情故事,但让我感慨万千的却是他生命里的一个过客——伊莎贝尔。

她是这本书里性格改变最多的人,最开始和拉里在一起时,她性格开朗,在毛姆的描述下,她体态漂亮,活力四射得像是要冒出泡来。那时候她还没有被物质侵蚀,和拉里在一起是因为深爱。

但是后来的伊莎贝尔,一方面受家族压力,被催促着快点结婚,一边又受不了拉里越来越无所谓的态度,和另一个追求者格雷的财富以及那人对她一心一意的诱惑。

拉里受战争影响,用一生寻找人活着的意义,但伊莎贝尔不能理解战争对拉里的伤害。

她需要一段令人艳羡的婚姻,需要她的丈夫有一个能够支撑她优越生活的体面工作。

在拉里表示他不能因为伊莎贝尔改变自己的目标以及生活方式之后,伊莎贝尔选择投入格雷的怀抱,她说不上喜欢这个男人,但这个男人深爱着她,而且如果嫁给了格雷,她就是世俗眼里的成功女人。

伊莎贝尔说不上坏,其实放在现实世界里会有很多女人作出和伊莎贝尔一样的选择。就像在女生中“选择自己爱的人,还是爱自己的人”是永恒的话题一样。

而且她甚至还在格雷破产后尽心尽力的照顾他,并且非常小心地顾忌着他容易受伤的心情,和格雷共度难关,这已然是很难得的品质了

伊莎贝尔最具戏剧性的点是她嫁给了格雷,甚至说得上是个好妻子、好母亲,但她仍认为拉里是她的人,对拉里充满了迷恋。

她唯一做错的事——可以称得上道德败坏的——是在拉里决定娶索菲时,她费了点小心机,搅黄了拉里和索菲的订婚仪式。

索菲因为这件事重新回到了她之前显得有些糜烂的生活,最终结局也十分凄惨。我认为这样的结局多少跟伊莎贝尔改变了索菲的人生轨迹有些关系。

整本书里对伊莎贝尔物质的性格有所评价的,是毛姆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别吹了伊莎贝尔,你放弃他就是为了一块方切钻石和一件黑貂皮大衣。”

伊莎贝尔本人也表示:“要我开心,除非能让我感受到脚下的水泥人行道,沿街还得有大玻璃橱窗,橱窗里要有帽子和皮大衣,要有钻石手链和镶金化妆盒。”

伊莎贝尔就是这样,她曾经也愿意和拉里一起过平凡拮据的生活,只要跟拉里在一起。但拉里的人格不允许自己为了伊莎贝尔牺牲自己的生活,于是,伊莎贝尔也只能放弃拉里,另觅良缘。

两个人都痛苦了一阵子,但我也可以肯定的讲,没有彼此的生活,他们也过得十分圆满。

这个故事的结尾,伊莎贝尔的舅舅埃利奥特,那个注重了一辈子体面的男人,在教皇为他主持葬礼的体面中,离开了这个早已不似他年轻时那样辉煌的世界。

拉里曾经差点就结婚的女子索菲,被人开膛破肚的扔进河里,结束了悲惨而又浪荡的一生。

苏珊娜变成了可以开画展的“画家”,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添些名头,让要娶她的男人和男人的家人,不至于看不起她。

伊莎贝尔和格雷继承了埃利奥特的大笔财产,回到美国东山再起,又做起生意来——在连埃利奥特的葬礼都没参加的情况下。

而拉里,那个自由洒脱得有些超乎世俗的少年,重新又回到了他的世界,在他经历了那么多对普通人来说堪称奇遇的事情之后,又重新去寻找奇遇了。

风云变幻间洞察人生百态(刀锋人生无常)(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世界发展得太快,我们看到了太多人为生活奔波,已经很少能看到拉里这样只是为了寻找生活的意义,为了追寻思想的自由而甘愿付出一生的人了。

他们这群人做着我们普通人认为无用的事,也许这就是书名《刀锋》的意义——人生无常,行走于刀锋之上。

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对的就是真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以此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刚开始读毛姆的另一部作品《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里面有讲“并不是一定要读名著读,读大家奉在神坛的书,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你愉悦,这才是这本书之于你的意义。”

人生也是这样,你的生活让你觉得快乐,这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和我一起

白日做梦吧

编辑|珝燊

图片|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