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是李中华的家属吗?我们发现了李中华的遗骨,希望你能来罗布泊认领。”

2016年11月28日,志愿军二等功臣李中华的女儿突然收到了警方的联系电话,挂上电话后,李中华的女儿就泪流满面。

父亲已经失踪50多年了,她完全没想到还能收到他的消息。

不过令她感到奇怪的是,他们一家世代居住在四川巴中,父亲怎么会到了千里之外的罗布泊呢?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1)

罗布泊的干尸

罗布泊下来被称为“死亡之海”,这里黄沙漫卷,鲜有生命存在,不过这是这个特点,让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多探险者都喜欢来到这个地方。

2016年下旬,一只探险队来到了罗布泊,他们装备齐全,对接下来的探险充满了信心。

但是他们刚刚进入罗布泊,四周便刮起了剧烈的风沙。

队长提醒大家:“大家小心!”

过了一会儿,风沙停了,探险队便想继续往前行进,就在此时他们发现远处似乎躺着一个人。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2)

探险队以为是其他冒险者,便立刻赶了过去,走近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一具干尸,由于常年受到风沙侵袭,他身边的所有物品已经被黄沙腐蚀的破败不堪。

队长向那具遗骨鞠了一躬,并遗憾地说道:“说不定他生前也是一个伟大的冒险家!”

一个队员也说道:“是啊!说不定他的家人还在寻找他呢!”

之后,探险队走出罗布泊,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当地的警方,希望能够让这位“冒险家”魂归故里。

警方按照探险队提供的线索找到了那具遗骨,并翻查了身边的一些遗物,其中有书信棉衣和防风镜的物品。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3)

棉衣

警察首先查阅了最有价值的书信,由于常年受到黄沙侵蚀,很多内容都看不清楚,只能勉强认出“四川巴中”、“父亲”、“工作”几个字,警方便判断这些姓氏死者既往四川巴中的一封家书。

根据死者身上的一些遗物警方判断死者是在1960年9月到1961年4月之间离世的,凭借着这些线索,警方调取了四川巴中的失踪人员名单,其中有一位名叫做李中华最符合条件。

于是警方便向李中华的家人询问关于李中华的信息,李中华的亲属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非常的激动,并问道:“警察同志,是找到李中华了吗?他还活着吗?”

警察只好向他们表示:“非常遗憾,我们找到的可能是李中华的遗骨,不过这还需要进一步的鉴定。”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4)

李中华的家人

李中华的弟弟老泪纵横,向警察提供了一些线索:“不管哥哥是生是死,只要能把他带回家就行,那年我才13岁,我的哥哥就突然不见了,他当过兵,还在抗美援朝中立过功,因为小腿中弹受伤才回到家里,怎么就这样……”

老人家情绪激动,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警方又向李中华的妻子邓光明询问,邓光明抹了抹眼泪说:“那天早上他一大早就出门了,我以为他是像往常一样到染纺厂里工作,也没有问,便到外面去割猪草了,可是做完晚饭后却一直也等不到他回家,染坊场的人也都说没有见过他。”

为了确保罗布泊发现了遗骸就是李中华,警方把李中华生前用过的物品送到了DNA鉴定中心与遗憾的DNA进行对比,确认遗骸的主人就是李中华本人。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5)

不过令警方感到疑惑的是,根据他们对李中华的调查,李中华曾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回到家乡之后,为了养家又在染坊厂工作,虽然挣的不多,但一家人的生活却非常的幸福,李中华究竟是为了什么才会突然离开家呢?

李中华失踪之谜

为了调查李中华失踪的原因,警方继续对李中华的遗物进行调查,在李中华名医口袋里的一份报纸,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那是一份《洛阳报纸》,是河南洛阳的地方刊物,一般只在当地发行,这只能说明李中华曾经去过洛阳。

李忠华生前曾经到贵州修铁路,又到新疆打工,按说他到洛阳打工也是合理之举,可是他又为何从洛阳来到罗布泊呢?

关于这些问题,警方都无法解释。

不过一名警察却把视线移到了其他方向,他说:“李中华的遗物中有一支防风镜和手电筒,这些都是地质勘查队伍的专业用品,它会不会是地质工作者呢?”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6)

遗物中的防风镜

这个猜想一经提出便得到了警察的一致赞同,因为勘察罗布泊的地质工作很可能需要进行保密,这也可以解释李中华为什么会不告而别。

于是警方便来到了洛阳市史志办,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查阅了1960年勘测机构和勘测项目。

资料详细地记录了洛阳勘测队的工作,上面写着探测队伍,曾经去过青海和新疆一带,警方欣喜万分,以为真相即将水落石出。

谁知道,洛阳的地质勘察队伍的资料中却没有任何关于李中华的信息,线索再一次中断。

不过警方并没有放弃,他们将李中华身上的物品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对比后,发现李中华的防风镜和手电筒与部队中发放的军用防风镜手电筒基本一致。

当时新疆建设兵团中发放的都是这种用品,因此警方猜测李中华很可能加入了新疆建设兵团,可奇怪的是加入新疆建设兵团又为什么不对家人说呢?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7)

警方联想到李中华很可能是被部队安排执行特殊任务了,“60年代”、“罗布泊”、“特殊任务”。

这几个词联系起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罗布泊核试验。这几个词联系起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罗布泊核试验。

新中国成立之后,便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视,特别是朝鲜战争时期,美国经常拿核武器威胁我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批的科研人员奔赴到西北大漠,建设基地。

因为研究核武器的任务属于国家机密,所有的科研人员都要进行严格的保密,就连家属都不能告知,比如科学家邓稼先、于敏等人的夫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哪里,在干什么。

除了科学家,一些战士在基地工作的战士也是如此。李中华的身上穿着军队的工装,遗物中有护目镜、军用帆布包等物品,可以猜测李中华就是这些战士中的一员。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8)

帆布包

更重要的是,李中华去世的地方离马兰核试验基地非常近。可能就是这些战士中的一员,而且他离世的地方距离马兰核试验基地非常近。

为了确定这个猜测,警方找到了曾在马兰基地工作过的一位老人,老人已经年过古稀,非常配合警方的工作。老人回忆道:“当时,我们到新疆罗布泊的时候,是从洛阳日报社门口动身的。”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9)

警方十分惊喜,这正好对上了李中华棉衣里的那份《洛阳日报》,便问道:“那你们队伍里有没有一个名叫李中华的四川巴中人士呢?”

老人摇了摇头,说道:“我们的队伍里都是河南本地人啊!不过我听说青海的核试验基地里有四川籍的战士。”

秘密加入核试验部队

警方又与四川当地的警方联系,调查当年的从四川到青海核试验基地的人员名单,可是因为年代久远,再加上核试验属于国家机密,资料缺失,警方也只能勉强推测李中华可能参加了核试验爆破的工作。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10)

李中华

1958年,李中华受到了地方武装队伍的通知,便等到在纺染厂的工作结束后,来到了武装部。

武装部里挤满了他这样的退伍老兵,李中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问了身边的一个老兵后才得知,国家需要他们去执行一项秘密任务,李中华心系祖国,当即对那名老兵说道:“那我要第一个报名!”说着就要往前挤。

李中华的小腿受过伤,行动不是非常灵便,那名老兵发现之后,便拉着他问道:“同志,你的腿受过伤吧!”

李中华自豪地回答道:“是啊!这是我在抗美援朝中受的伤,还因为这件事得了二等功呢?”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11)

老兵担忧地说道:“可这次的任务,你的腿不会受影响吗?”

李中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放心吧!我肯定不会给大家添麻烦的。”

就这样,李中华加入了核试验的队伍,上级告诉李中华等老兵:“同志们,我们这次的任务是国家的重要机密,不准问去哪儿,也不准问去干什么,更不能将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家里人。”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12)

李中华等人语气坚定地喊道:“是!”

回到家之后,李中华像往常一样和家人吃晚饭,饭桌上融洽和睦的氛围让李中华的眼眶红了红,他怕以后再也见不到这样的场景了。

可是,他是一个军人,只要国家需要,他就应该站出来,李中华在心中默默地向家人道了别,等到晚上家人全部睡熟之后,他悄悄起来简单收拾了一些行李,并带走了曾经给父亲的几封家书作为纪念。

天一亮,李中华便离开了家,跟着部队出发,途径河南的时候,他买了一份《洛阳报纸》放在棉衣的口袋中,等到部队中途休息的时候,李中华打开了报纸,当他看到“毛主席接见杜尔总统”、“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形势大好”等字样的时候,不禁露出了笑容。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13)

很快,部队来到了青海罗布泊地区,这里风沙弥漫,部队的指导员提醒道:“这里环境恶劣,大家一定要小心,跟紧队伍。”

干部的话音刚落,附近便刮起了一阵剧烈的沙尘暴,李中华赶紧用手捂着眼睛,身体不受控制地被风沙推出去好远。

过了一会儿,李中华感觉风沙渐渐停了,便拍拍身上的沙子,准备和部队继续前进,可是一抬头却发现四周黄沙遍布,竟然没有一个人的身影,李中华瞬间慌了,他大声地喊着:“指导员!指导员!”

连续喊了几声之后都没有收到任何的回应,李中华想自己肯定是和大部队走散了,便凭着直觉朝着一个方向走去,可是一直走到天黑也没有找到部队。

罗布泊温差大,白天酷热难耐,而晚上则冻得人直发抖,李中华裹紧自己的棉衣,在沙漠中度过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李中华继续在沙漠中寻找,但仍然一无所获,他身上的补给不多,撑到第三天的时候,李中华便倒在了沙漠中。

罗布泊发现三千年前古尸(老兵从家中消失)(14)

不过,这都是警方的猜测,并没有充足的证据,时隔多年,当年那支参加核试验的老兵们大多都已离世,事件的真相可能永远也无法被世人得知了。

但无论如何,李中华在罗布泊中遇难是确凿的,他的志愿军二等功臣的身份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还在通知李中华家人,让李中华本人前去领取政府发放的伤残军人补助,可是因为找不到他本人,只好把钱全都存在了当地政府的财政账户中,现在已经全部发放给了李中华的家属。

遗骸的身份确定后,李中华的女儿李秀兰前往青海,准备将父亲的遗骸火化后,接回家,让他入土为安。

当见到李中华的遗骸时,李秀兰忍不住跪在地上哭起来,在她的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个慈爱的中年人的形象,可现在却只剩下了一副白骨,她再也见不到记忆中的身影了。

李中华的故事让人动容,实际上,像李中华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去敬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