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洪涛

父亲今年七十二岁,虽腰身稍驼,但却精神矍铄,每天坚持晨练打拳,劳动耕作,和七十三岁的母亲共同居住在距县城十几公里的乡下。

一直想给父亲写点什么,但又觉得无能为力。凌晨不到五点,一觉从梦中醒来,突然就想写写父亲的两个五十年的故事。

侧卧在床头,昏黄的台灯光束在陪伴着这个黎明前的夜。第一个故事,父亲的党龄在2019年5月已满五十年。父亲1950年生人,生肖属虎。在父亲6岁那年,也就是1956年,我父亲的父亲,我不到四十岁的爷爷就因病溘然长逝。当年,尚年幼的父亲在我爷爷的葬礼上还懵懂着,连少年丧父意味着什么,都还搞不明白,后来父亲在我一个舅爷爷的斥责和打骂下才回过神,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苦水里泡大的孩子早当家,没了父亲,还是孩子的父亲就成了顶天立地的人。他割过草,扛过活,在生活紧张的年景,饿肚子更是常有的事儿。一个大雪纷飞的严冬,父亲穿着单薄的夹衣,拖着露脚趾的棉鞋,放学后,在深一脚,浅一脚的荒地雪野步行六七里,去当时已参加工作大伯的炼钢厂里找他的哥哥,目的单纯而明确,就为了在我大伯那工厂的食堂里吃上一顿饱饭。因为,守寡的奶奶在三九严寒的大冬天为父亲备作午饭的红薯和窝头,早已坚硬如铁。往返十余里的雪地上,深浅不一的脚印儿蜿蜒曲折,父亲的脚跟打起泡,磨破了,鲜血直流。

再后来,父亲上完高小(相当于如今的六年级),读了不到一年半工半读的农业中学。为找囗真正的饱饭,减轻自己寡居母亲我奶奶抚养两男两女四个孩子的压力,他毅然在1968年3月穿上了军装,告别了家乡的小村庄,去了首都北京当兵。

农儿知家贫,迎风展翅飞。入伍后,父亲凭着农村娃的不攀不比,勤学苦练,严格要求自己,军政素质双优,在入伍仅一年两个月的1969年5月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卫戍区某部一待就是六年。本作为提干苗子重点培养,因当时的政治原因,父亲又退伍回到了家乡。秉性正直的父亲,先后担任了十几年的基层干部,后来,做过小生意,开过面条作坊,搞过特色种植与养殖,但不管在哪个岗位,父亲初心永恒,老家客厅的条几上摆放的优秀共产党员的证书和奖状一摞压着一摞,就是最好的证明,家里的条件也一天天好起来了。

乡亲们拉呱聊天时总提起父亲,说父亲才是真正凭自己真力、真劲干出来的致富能手,是名副其实的优秀共产党员,闻听此言,父亲总一笑置之。2019年5月,在上级为党龄50年以上老党员颁授资历章的现场,父亲笑了,他像个孩子一样的笑了,笑得那么地开心和动容。回到家,当他的孙子,孙女争相与他合影,以挂上爷爷的资历章为荣拍照留念的一刹那,父亲满是皱纹的脸上无比自豪。他几乎全白的头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看着父亲湿润的眼眶,我们做儿女的,也更深深理解了父亲,懂得了苦孩子出身的父亲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怀柔融媒的故事 父亲的两个五十年(1)

父亲的光荣照 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今年的3月31日,也就是一天后的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是父亲与母亲风雨相伴,结为人生伴侣的结婚五十周年纪念日。我多次说过,“请示”过,为一对老人做些什么,拍个照啊,到饭店吃顿饭啊之类的。对此,父亲总一拒了之。他那节俭本真的初心让我们更加心生敬畏,我们兄妹三人对父亲的崇拜与敬重也就自然而然更多了几分。

于此,关于父亲两个五十年的故事也赘述完毕。不斥修饰与浮华,不图回报与索取,这可能就是父亲——一个农村老共产党员的秉性与坚守吧。

风雨如磐,初心依旧。在父母金婚五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谨祝父亲母亲二位老人身体康健,福寿绵长。

怀柔融媒的故事 父亲的两个五十年(2)

和父母的合影 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苍天可鉴,时光有知。父亲,您的一言一行,记录着时代,影响并培树着儿女。作为您的孩子,我们愿永远和二老在一起,永远,永远在一起,不分离,守日月时光,共岁月风雨,永远,在一起……

(作者简介:于洪涛,河南省西平县融媒体中心编发中心记者、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