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在强调书写技法能力的同时,也会更多地指出它的意境美,这也就是书法中的两种属性:一是技法水平,二是意境的表现美。

例如人们在欣赏一幅作品时,先是看看书写的水平如何,如果缺少笔法、墨法、章法等能力时,欣赏活动有可能会中止。二是在技法表现的基础上,往往会把目光和思考联想集中到意境之上,也就是说,这幅作品给人们会带来哪些启迪。

从上述角度来讲,书法的技法是基础,意境才是最终之美。那么,就意境美来说,是如何实现的,其实现的方法有哪些?

意境是一种美学思想,也是一种辩证哲学观点,"意境是一种由主观范畴的'意'与客观范畴的'境'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境界。"

书法本来是指由汉字书写出来的文字,如果把这些文字经过思考、排列出来,就组成了一种"图式",因此它就变成了一幅图片式的"图像"。

主观是指欣赏者,"意"是指欣赏者的思想、情感、认知等心理感受活动,"境"是这幅图像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感。

因此,意境就是欣赏者针对图像所产生的心理联想活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并且是同时作用后才会产生出"意境",单独的一方并无意义。

但是,由于人的认知、阅历、情感的不同,针对"图像"联想时,心理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就是意境的哲学辩证思想和美学的心理照应关系。

古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书法意境美的研究的探索,书法的意境多用"洞达"、"茂密"、"深趣"、"纵横"等词汇来形容其深层次的内涵本质。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元常不草,而使转纵横。"

意思是说钟繇的书法虽然不是草书,但却像草书那样自然灵动,气息贯通,仿佛让人感受到了草书的纵横流畅。

这种灵动自然的感觉,实际上就是对书法意境美的联想和描述。

古人创造了文字,而文字的书写又经过几千的演变,使得书写又变成了文化艺术,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书法中"意境美"作用的结果。

同一幅作品,不同的人欣赏,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结果,所以说它是千差万别的意境,给人带来的思考启迪也是不同的。

王羲之最早提出了"书意"的概念,"书意"简单来讲,就是书法中的意味,是透过汉字的本身,让要感受到的某种"意味"。

唐人记录了王羲之的说法:"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书法中点画都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味,这种意味是用语言无法说清楚的,如果把书法这样表现出来,一切都是那么妥帖。

在北宋时期,苏东坡是书法意境美的倡导者和亲力实践者,他认为,书法中的"意"是指思想、意念、意志、意味等,苏东坡的"意"与前人的"意"有所不同,他所说的意是建立在"法"的基础上,而意写自己的情感。

他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因此,苏东坡还是要求人们在遵循前人法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在书写中表现自己内心的思想,前者是条件,后者是结果,但是没有意趣的书法是缺少创新的,"萧散简远"是苏东坡书法意境美的核心理念。

继苏东坡之后,黄庭坚、米芾也提出了书法意境美的艺术观点,他们从各自不同的理解上提出了"韵"、"自然率真"意境表达方法,直到清朝学者刘熙载等人也对此进行了不同的阐述。

刘熙载说:"论书者曰苍,曰雄。余谓更当是'深'字。

凡苍而涉于老秃,雄而失于粗疏,秀而入于轻靡者,不深故也。"刘熙载的这种说法,更是把书法意境美进一步深化了,他说的"深"是从形式感上更为老辣和深化。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书法中的意境美,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伴随着书写能力、技法水平的左右,但是,意境的表现也并不是因为技法水平高而高,按照刘熙载的说法,意境美还要"深"和"远"。

实现书法中的意境美,不能只是盯着前人的遗风去学步,正因为此,古人也提出了"个性"、"创新"的思想观点,他们反对学书者成为"奴书",要通过读书、思考、修养等提升自己的艺术观,通过"行万里里"开阔自己的眼界,从而为意境美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素材。

在古代,写字的人都是"文化人",但他们却把书法当作是"余事",也就是学习、工作之外的事情,古代的文人都会写字,他们的"正事"就是读书。

因此,对于书法而言,它是"文化人"的事情,想要写好字,首先就要读书,想要表现书法的意境美,就要多读书,唯有读书、学养才能获得书法更深层次的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

正如苏东坡所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其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书法意境美也有形式章法和布局的要求,古人很重视作品的整体感和形式感,他们认为形式感达到了要求,也会产生深远的意境之美。

清代学者笪重光从布白、墨色变化上论述了意境美的思想。

他说:"匡廓之白,手布均齐;散乱之白,眼布匀称。黑圆而白方,架宽而丝紧。"

他认为这种布白随手安排,字与字、行与行应当根据整体的需要"眼布匀称",使作品呈现出一定的几何图形,其深意也就自然显现了。

当然,书法意境美的最高要求正如刘熙载所说的"深",达到了山重复、曲径通幽的艺术感受,才是真正的意境美。

这种方法犹如山水画的表现手法一样,用高远、深远、平远实现意境美。

即“非书法——半书法——书法——书法艺术——艺术书法——现代书法”。

第一个层次可以称之为“非书法”,就是说有些人能用毛笔写字,但是并不能称之为书法,这部分人以写老干部体的为主,没有传统基础的任笔为书。

第二层次叫“半书法”,介于书法与非书法之间。“半书法”也是拿毛笔写字,而且写得有一定的技术性,但是它体现的是一种纯粹技术性的美,是一种工艺性、可以机械性复制的美,接近于印刷体、美术字。大家很容易联想到活跃在当今书坛的一些书法家。

第三层次就是“书法”,泛指一些写得比较工整之类的,除了技术性之外还有一定的艺术审美成分在内的作品,主要指一些楷书、隶书、篆书等一些比较规整的书法作品。

第四层次就叫“书法艺术”,这一层次的作品,是以审美为主,它的实用性、可识读性并不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写的能不能认识不重要。

“书法艺术”的实用性、可读性,可有可无,但是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第五层次叫作“艺术书法”。真正应该追求的就是这一种作品形式,它以纯粹的审美形式,不管写的是什么内容,其实书写的就是一些基本符号,以及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从而体现书法家的性情。

第六种是书法的最高形式,即“现代书法”,实际上在大众眼里更喜欢把它叫作“丑书”,甚至在一些人眼里“丑书”就是“现代书法”的代名词。

现代书法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书法探索不断地在拓展书法的边界,甚至超越了文字本身,体现出一种博大的精神。

“现代书法”在20多年前从日本传入中国,开始在国内流行,影响很深。王镛、曾翔、邵岩那时候就很活跃,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现在的“吼书”、“射书”、“乱书”、“盲书”实际上都是现代书法的表现形式。他们往往突破了传统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和表现形式,以“创新”、博人眼球为追求的形式。

书法的本质是抒情。法外求法,有法无法,在自由的艺术王国里徜徉,这是书法最动人的一种境界。

书法意境又有三个层次:

一是方正停匀,点画不差;

二是融铸碑帖,能出己意;

三是技进乎道,笔墨尽万象之美。

第三层次为书法之最高境界,本文说的就是这一层。

人情不外乎喜、怒、哀、乐、愁,观天观地,看山看水,似乎都能有所依托,但是,寄之于书法线条,难于上青天。

一难是必得以汉字为载体,而非鬼画符;

二难是点线须合技法要求,而非随意挥就;

三难是要除去执著心,而不可有意为之;

四难是要有真情真性,决不能故作声势;

五难是胸中要广纳万象,而不能就字写字;

六难是若不积学养气,下笔一定虚脱。

有人认为,草书才能达人性情,也不见得。实际上,楷书、行书照样能充分体现性情。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越;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所以,不独楷、行;隶、篆诸体也有同样的功效。所不同者,只是书家性格、兴趣爱好差异而已,而无优劣之分。

人的性情,譬如潮汐,涨落虽有定期而难为外物所抑。因此,书法写性情,如果囿于成法,必定难以畅怀。常常是破法比坚守技法更重要。这有两层意思:

一是不合技法的破笔,或者说是败笔。这是为了达性情合理的破法,可产生一种残缺的美,历代大家也难例外。尽善尽美在一定程度上不是真实的美。

二是离了法而去求道、求意,无迹或者无法可寻,然莫不合法。苏东坡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意造,即以意作书,不拘成法。

其实,在《钝吟书要》中的几句话说得更明了。他说:“唐人用法谨严,晋人用法潇洒,然未见有无法者,意即是法。”

由此可见,法外之法,全在一个“意”字上。这不由使我想起玄学的创始人,魏晋时的少年天才王弼关于言、象、意的辨析。他既提出“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又提出“言生于象”“象生于言”。三者关系既分离,又有因果连锁,而最终目的是“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这个观点在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史上影响非常大,其直接成果是在六朝和唐宋分别产生了“意象说”和“意境说”。(意境一词,由唐王昌龄率先用于论诗)

那么,再回到书法,无论意象抑或意境,首先应着眼于“意”。因为书法是最为抽象的艺术,若要使点线心灵化,必得离法趋意,寻求自由的发挥空间。意到则笔到,笔到则见意似,意似则生万象,万象出而境界成矣。同时,意也是多元的。从抒情上说是美学的,从思辨上说是哲学的,从实用上说是合乎人道伦理的。这一点,又恰恰建立在法的基础上。

总之,中国书法就是理与趣、法与意、技与道相生相成,水乳交融的一种境界。若要求法外之法,功夫即在书外。一旦求得,就能达到庄子所说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评价一个人的书法艺术水平,第一层面要看其是否有传统经典的血液,因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审美标准都是根据这些经典碑帖建立起来的,不是从经典里出来的东西自然不会打动我们,这个层面主要是要求艺术家继承技法和根据自己的审美偏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碑帖,作深入研习得到经典碑帖的神髓。

第二层面是要从传统中走出来,形成艺术家的个人面貌,这个层面要求艺术家要有创新精神,要突出审美理想的某一点,更重要的是要把个体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凝聚到笔端,形成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同时,还要达到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相融相通,使艺术作品成为艺术家某一时刻的生命记录、成为艺术家人生修养和境界的一个侧面。

第三层面是作品所反映出的艺术家的学问修养、人生境界格调要高。也就是在第一步深入传统、第二步形成个人风格的基础上,看这种个人风格是否是一种高格调。

深入传统得其精髓很难做到,形成个人风格也很难做到(当前一些人的个人风格只是一些浅层次的用笔习惯的重复和夸大而已,还称不上个人风格,有的只能说是习气),但这两个层次毕竟可以探索和追求,通过一生的努力可以实现。

第三层面作品所反映出的人生境界,不是仅仅通过苦练、深入研究和探索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靠书法以外的东西,它主要得益于读书和对生命的感悟,得益于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不在刻意而为,而在无意于佳、“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所以这个层面所反映出来的气息往往都是一种绚烂至极复归平淡的一种冲淡之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卷气和悠游不迫、心游万仞的虚静之境。

杨秀和,(笔名:晓阳)号畅春斋主,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学者、摄影师。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杨秀和老师1955年出生于中国北京,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院院士、北京市楹联学会书画院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

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老师曾在《中华志愿者》、《采风中国》、《河北当代书画》、《中国周刊》、《聚焦当代艺术》等杂志发表作品,2021年著名书法家、当代书画家、书法教育家杨秀和老师被录入《中国名人辞典》。

2011年著名书法家、畅春斋主杨秀和老师编写《海淀诗词》一部。2013畅春斋主杨秀和编写《晓阳书画》一部。同年,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中国邮政《美丽中国》,《传递正能量,更筑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中集邮》三部。2014年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在瀚海当代拍卖会一副价格以13000元成交,2015年畅春斋主杨秀和书画作品瀚海当代拍卖一副价格以23000元成交。

2015年3月15日,在珠海市参与义卖,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三尺大公鸡价格4000元,四尺对开四字吉祥语价格10000元。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喜爱,上百幅作品在瀚海0起价拍卖中,进入全国20各省市爱好者收藏家收藏。一部分畅春斋主杨秀和书法作品,被日本、德国、波兰、意大利等国际友人和老舍茶馆及企业家所收藏。

著名书法家、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先生自幼喜爱书画,坚持50年临池不缀。习遍二王、柳、颜、欧、赵诸家精品,研究历代名家之精髓。能融各家之长,自幼风格,楷、行、隶、篆、草五体皆能,以隶书见长,国画以书入画,也有较高水平,功底比较深厚,属传统功力型书画家。

著名书法家、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自幼喜爱书画,坚持50年临池不缀。习遍二王、柳、颜、欧、赵诸家精品,研究历代名家之精髓。能融各家之长,自幼风格,楷、行、隶、篆、草五体皆能,以隶书见长,国画以书入画,也有较高水平,功底比较深厚,属传统功力型书画家。

著名书法家、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作品汲取二王笔意,颜柳风骨,又有欧体俊秀和赵体灵动之气,楷书疏朗爽健,行书收放有度,隶书古朴大方,小篆俊秀有力,草书妍美多姿,先后在宜昌、武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西安、烟台、香港、澳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地展出。

著名书法家、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在国内外获得金银铜奖30多次,并传播到日本、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地区,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著名书法家、画家、书法教育家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出版有《畅春斋主杨秀和先生毛笔书法集》。毛笔和国画作品集正在筹印之中。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1)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2)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3)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4)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5)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6)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7)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8)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9)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10)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11)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12)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13)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14)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15)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16)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17)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18)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19)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20)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21)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22)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23)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24)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25)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26)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27)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28)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29)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30)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31)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32)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33)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34)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35)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36)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37)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38)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39)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40)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41)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42)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43)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44)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45)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46)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47)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48)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49)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50)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51)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52)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53)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54)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55)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56)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57)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58)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59)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60)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61)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62)

书法泰斗杨再春草书(畅春斋主杨秀和)(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