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死?”“死了后去哪里?”“死了还能活过来吗?”几乎每个孩子在童年时期,都会问父母类似的问题但很多父母往往不知道如何回答,甚至是避而不谈,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清明节让孩子懂得生命的敬畏?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清明节让孩子懂得生命的敬畏(清明节为孩子补上)

清明节让孩子懂得生命的敬畏

“人为什么会死?”“死了后去哪里?”“死了还能活过来吗?”几乎每个孩子在童年时期,都会问父母类似的问题。但很多父母往往不知道如何回答,甚至是避而不谈。

清明节是给孩子上死亡教育课的一个良好时机。专家指出,不谈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文/记者 郭文娟

带4岁的女儿去扫墓 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

清明假期,徐女士带着4岁的女儿多多回老家扫墓祭祖。婆婆原本有意劝阻:“孩子还小,大一点再去吧。”不过,徐女士还是为女儿争取了参加扫墓的机会。她说,这可以让女儿感受亲情传承,血脉延续,而且这或许也能帮她解答一个最近遇到的问题。

前段时间,多多养的金鱼死了。刚开始,她有点蒙,一直追问:“什么是死?为什么会死?我还能见到这条金鱼吗?”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多多有点不开心。随即,她又问徐女士:“人也会死吗?”“会的,有一天妈妈老了,也会死……”徐女士话还没说完,女儿就用小手捂住了她的嘴巴,不让她继续说下去。看到女儿惊慌失措,眼泪都快下来了,徐女士有点懊恼:“不应该说得这么直接,吓到孩子了。”

隔天,徐女士在一个宝妈群里聊起这件事。其中一个妈妈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并建议她,可以利用清明祭扫再好好跟孩子聊聊。徐女士说,在老家,清明扫墓是一件大事。整个家族的人带上各种供品,一起到墓地祭拜。对孩子来说,就好像是一次春游。“到了墓地,我告诉孩子,这里面‘睡着’妈妈的阿祖。虽然见不到她了,但我们很想她,她一直在我们心里。”徐女士说,不知道女儿能听懂多少,但应该多少能消除她内心的一些恐惧。

不回避不欺骗不否定 引导孩子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樵子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一名家庭教育讲师。如何跟孩子讲死亡这件事?在她看来,对待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策略,即便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要有所区分。

“我家老大是比较感性的孩子,老二是偏理性型的。”樵子说,老大比较敏感,很小的时候就害怕失去爸爸妈妈。老二关注的则是:“人死了后去哪里?有没有天堂?”

面对孩子的问题,樵子的原则是:不回避、不欺骗、不否定。樵子说,当孩子有疑问时,不要回避死亡这个话题,而是要正视它,告诉孩子,人跟小动物、花草树木一样,生命都是有限的。你一天天长大,爸爸妈妈会一天天老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你。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时间。

人死了后去哪里?樵子说,在老大6岁前,她的答案是,离开你的人会化成一阵清风拂过你的脸颊,或者变成天上的星星守护你。后来,老大告诉她,如果有一天他离开了,他想变成一棵树,站在小区里,天天可以看到他想见的人。老大上小学三年级时,有一篇课文讲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樵子就借机引导孩子,首先要做好自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什么是不欺骗?上幼儿园的老二一直很好奇到底有没有天堂,樵子告诉他:“宇宙太大了,这是一个谜,等待着你去探究。”

樵子说,不否定,是指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不管是对死亡的好奇,还是恐惧。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引导他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父母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 用行动引导孩子过有意义的人生

白雅欣和丈夫都是遗体捐献志愿者,儿子正在读初中。白雅欣说,儿子从小和爷爷奶奶感情很深,读三年级时,爷爷奶奶去世了,他很伤心。特别是奶奶刚去世那段时间,晚上儿子有时还会捂着被子哭泣。“当时我就觉得这样不行,得跟他谈谈了。”白雅欣说,她从不避讳跟孩子谈生死。有一次,她跟儿子一起看关于文圃山陵园的新闻,就跟儿子说:“以后,你就到这个地方看我们。”

白雅欣随身携带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我是遗体捐献志愿者,如需您的帮助请电告……”她也告诉儿子,妈妈身体很健康,如果哪天突然发生意外,你就打卡片上的电话。妈妈希望死后能把有用的器官捐给其他有需要的人,这或许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新生。

选择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可能跟白雅欣在部队服役的经历有关。她曾在部队医院工作三年,经常看到一些重大车祸的病人。“那时就觉得,如果人走了之后,身体器官还能帮助一些人,那不是挺好的?”她说,除了怀孕坐月子期间,她基本上每半年就去献一次血。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孩子明白,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应该多做些有意义的事,过有意义的人生。

在课堂上渗透死亡教育 让学生透过“死”看到“生”

双十中学教师李爽还记得,儿子三四岁时曾问她:“妈妈,你能不能不要老,不要死?”母子俩一起哭得不行。第二天,儿子再谈这个话题,她的第一反应是回避。

李爽说,她身边很多同事也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释死亡这件事。她曾想过做一个关于死亡教育的课题,后来发现不好操作。不过,在课堂上,她会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渗透。

上周,在讲解学生作文时,她也谈到了死亡这个话题。她从生物学、社会学、哲学等不同角度切入,引导学生认识到,肉体的死亡不是真正的死亡,遗忘才是最终的死亡。人虽然死了,但基因传给了下一代,家风家训流传下来,血液里流淌着祖辈的DNA。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命其实是生生不息的。

她说,跟学生谈论死亡,不只是为了引导他们把作文写得更好,更有深意,也是希望学生透过“死”可以看到“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观点

死亡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帮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它

青少年心理教育及家庭教育工作者温娟说,当孩子对死亡这个话题产生好奇时,大人应真实地回答他心中的种种疑问。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讲究技巧。特别是有的孩子在长辈的葬礼上,看到大人全都在哭,很害怕,家长应该及时安抚孩子,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

曾有家长因为孩子处于毕业班,隐瞒了奶奶去世的消息。父母认为自己是在保护孩子,但孩子却一直耿耿于怀,内心充满愤怒和哀伤。温娟认为,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他连告别的机会都被剥夺了。家长应该跟孩子敞开聊,坦白相告自己这么做的初衷是什么,同时承认自己的做法欠妥,比如,“我也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如何处理,忽略了你的感受。如果对你造成伤害,你能原谅我吗?”如果孩子的情绪仍没法平复,可以建议孩子通过写信、画画等方式,把想对奶奶说的话写下来。或者问问孩子,要不要去墓地看看奶奶,需不需要自己单独待一会,给他一点空间去处理。

在温娟看来,死亡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避而不谈并不是好方法,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学会接受它,正确面对它,懂得向死而生,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作者:郭文娟

来源: 厦门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