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个万花筒、大学校-续六)社会是复杂的,所谓“人上一百,五艺俱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露骨的利己主义者,也有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品德崇高的人张思德、白求恩,由于伟人讲过,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我这里要讲的是另一个洋人-英国人柏格理一百多年前在贵州威宁石门坎苗族居住区既传教又办学行医拯救当地苗族同胞的故事(特别申明:当时是清末民初,我党还未成立,不涉及是否爱国爱社会主义),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历史上真实的石庙?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真实的石庙(威宁石门坎百年前历史)

历史上真实的石庙

(社会是个万花筒、大学校-续六)社会是复杂的,所谓“人上一百,五艺俱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露骨的利己主义者,也有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品德崇高的人。张思德、白求恩,由于伟人讲过,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我这里要讲的是另一个洋人-英国人柏格理一百多年前在贵州威宁石门坎苗族居住区既传教又办学行医拯救当地苗族同胞的故事。(特别申明:当时是清末民初,我党还未成立,不涉及是否爱国爱社会主义。)

柏格理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23岁时就远渡重洋到中国来传教。他从上海溯长江而上准备到云南昭通。在过三峡急流险滩时,木船被撞碎,差一点葬身鱼腹。在往昭通的路上,从马上摔下来,又差一点被摔死。千辛万苦到昭通后就开始传教、办学、行医,救死扶伤,甚至带着食品和铜钱赈济灾民,他的家成了那里普渡众生的慈善机构。后来在苗族同胞上门恳请下他又不避艰险深入到更为闭塞落后的贵州威宁石门坎苗族聚居区。当年石门坎苗族没有自已的土地,靠向彝族土司地主租地耕种,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生活。他们蓬头垢面,身穿麻布衣,打赤脚或穿草鞋,如同乞丐一般。柏格理不管这些,而是入乡随俗,他身穿苗族服装,学讲苗话,与他们同吃同住,最后被苗民视为最值得信赖的人,成为“苗族中的一位苗族人”。从此一直扎根在那里,直至去世葬在那里。

他为石门坎的苗民做的善事有:

1,创立苗文,还办了苗文报。从此苗族有了自已的文字,苗族的历史被改写。

2,创办学校,提倡教育,首倡双语教学、男女同校。开设天文、地理、算术、英语等新式课程。他用回英国募捐到的钱修建了可容纳200人的宽敞教学楼,并建立了石门坎小学,小学相继修建了宿舍、礼堂、足球场、游泳池。至1945年,从石门坎小学走出了4000多小学生、数百名初高中生、30多名大学生和两名博士。

3,创建第一所西医医院和中国最早的麻疯病院。他亲自为苗族病人治大脓疮,连大麻疯病也不怕。

4,改革陋习。倡导禁种鸦片,反对买卖婚姻,劝止酗酒。

1915年9月15日,柏格理在救治伤寒病人时不幸受感染,对于少量的有效药物,他舍不得自己用而让给别的病人,后因不治而去世,时年51岁。他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当时中国最贫瘠苦寒的乌蒙山区。

洋人嘛,有不好的,也有好的,不能一概而论。你说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