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一苇 同源典故:一苇杭 一苇通津 杭苇 渡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跟苇相关的典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跟苇相关的典故(典故一苇)

跟苇相关的典故

典故:一苇 

同源典故:一苇杭 一苇通津 杭苇 渡苇

《毛诗正义》卷三之三〈国风·卫风·河广〉~39~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唐·孔颖达正义曰:「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筏然,非一根苇也。」

典故

简释

一苇

《诗经》有“一苇杭之”语,后因以“一苇”作为小舟的代称。

作者

诗句

李绅

天津落星河,一苇安可航。

杜甫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权德舆

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

段成式

渐没孤槎影,仍呈一苇航。

白居易

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

萧颖士

冀愿崇朝霁,吾其一苇航。

钱起

群真俨盈想,一苇不可渡。

【例句】

①冀愿崇朝霁,吾其一苇航。(萧颖士《舟中遇陆棣兄西归数日得广陵二三子书知迟晚次沙垫西岸作》1595)这里指渡河。

②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2278)这里用一苇强调渡河之易,以突出叛军指日可平。

③群真俨盈想,一苇不可渡。(钱起《雨中望海上怀郁林观中道侣》2609)这里说小船难渡,写自己思友之情。

④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权德舆《送上虞丞》3638)这里说计程一苇可达,意谓水路相通,相距不远。

⑤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白居易《初入峡有感)4797)这里以两崖之间仅能容纳一只小船写初入峡的感受。

⑥天津落星河,一苇安可航。(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5492)这里诗人以不得在朝,秋夜仰望天空星河,产生了河广不可渡的感慨。

⑦渐没孤槎影,仍呈一苇航。(段成式《河出荣光》6767)这里以“一苇航”指河中之船,点出后面“未济”之悲的触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