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读《论语》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1)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2)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3)

01

创业之初,大多希望能找到合适的合作者,一起分担风险,共享成功。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呢?

那一定是非忠臣孝子莫属!

俗话说:一等人忠臣孝子。《后汉书・韦彪传》有言:“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为什么?《论语・学而》的第二章里有答案。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学而》

有子的这一段话应该是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的原因。

有子的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有子,孔子的学生,名若。因为长得很像孔子,学问上又得了孔子的真传,所以孔子死后,弟子们常让有子代替孔子上课。史公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曾说:“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意思是说孔子去世以后,弟子们经常思念起老师的音容相貌、言谈举止,而有若的长相酷似孔子,于是众弟子尊以为师。

也有人考证,之所以把有子之言排在整部书的第二篇,因为《论语》可能就是有子的弟子编的(当然还有曾参,所以曾参排在第四篇)。是不是这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考证考证。

有子的这一段话有两个点,一是孝弟,二是本。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4)

孝弟,钱穆注曰: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孝”, 《孝经・开宗明义章》是这样说的: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孔子说:孝道便是道德的根本,教化由此而产生。……人的躯干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接受来的,不敢使它们受到诽谤和损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养自身,推行道义,扬名到后世,使你父母受到尊贵,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

孔子认为,人的孝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从侍奉双亲开始,然后为国家尽忠,报效国家,检查自己的身上有没有遗憾,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本,根本,有子认为,孝弟是做人的根本。按有若的观点,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

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儒家是按“为人孝悌——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这样的思路推演的。孝悌之于社会和人生的双重意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最终合二为一,指向人类的福祉。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5)

“孝弟”,程颐说是一种顺德,和顺之德。

孝为尊敬之心。把这个尊敬之心用到父母身上就是孝。

第是讲秩序之心。我们经常说第一第二第一百。

孝弟之人,不会犯上,更不会作乱。一个人孝敬父母,对兄长很敬爱,这个人就不会莫名其妙的反对上级。

在经营企业的时候,如果有人经常反对老板,领导的决策,那么,企业,工作是很难做好的。就算这个人说的对,也会导致公司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导致组织分裂,人心惶惶,无效率。

马云讲:一流的创意,三流的执行。比不过三流的创意,一流的执行。所以,老提反对意见,老是喜欢反驳的人,注定是没什么成就,也没什么朋友的。这种人,在组织当中是极具破坏力的。

所以,孝弟之人,才是你的忠实合作者。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6)

对于有子的这一段话,我的体会主要有三点:

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细节见人品,修身做人,小处不可随便。

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职场残酷,赢家之道,关键在提升自我。

三,“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风起于青萍之末,管理者要警惕蝴蝶效应。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7)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8)

02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9)

一、滴水可以观海,小处不可随便。

尽孝小事,尽忠是大事,有子却把这两点滴联系起来,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说会对国家尽忠,孔子也说“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乾隆时期,福建漳州总兵李荫樾的继母病故,按例他应该回籍丁忧。清朝的官员父母去世,该官要离职二十七个月,还不给薪水,那还不得喝西北风啊。李荫樾就上奏乾隆,说老家没人了,他不想回去丁优了。如果回去,那这边的老婆孩子就没人照顾了。乾隆一看奏折就火了,大骂:“你眼里只有老婆孩子,没有父母,真不知道天下还有你这样的无耻不孝之人!”于是把李荫樾革职查办。

丁忧,正是尽孝应有之义务,李荫樾却找借口不愿回籍,乾隆因而认为他不孝所以不可能是忠臣。做人就是这样,看似小事,却见人品。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10)

华歆王朗一起坐船逃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一起避难,华歆立刻表示为难。王朗说:“幸好船还宽敞,怎么不行呢?”后来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丢下搭船的人。华歆说:“最初我对带不带他表示犹豫,正是考虑到这个情况。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请求,怎么能够因为情况紧迫就把人家抛弃了呢?”于是继续带着那人一起逃跑。就是这样一件小事,世人都认为华歆比王朗的品行更为优秀。

是的,细节见人品。

陈蕃是东汉时的名人,他少年时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11)

清朝年间,有个叫时吉康的秀才。一天,他走过书铺想买些书看看,这时,有个买书的年轻人在付钱的时候掉下了一文钱,时吉康看见后,并未告诉年轻人,而是急忙把钱踩到了脚下。这时,旁边坐着一个老人走了过来,问了他的姓名,然后笑着离去了。

时吉康本是个有才之人,在来年的科考中高中举人,做了江苏常熟县尉,十分得意。在他准备赴任前,有人传出江东巡抚汤公的命令:“不必前去赴任,名字已被剔除。”时吉康吃惊地问:“什么缘故?”答“贪!”他想,尚未到任,怎么会贪?气愤的要面见汤公问个明白。汤公传出口谕:“当年书铺,拾得一文钱之事尚记得?为秀才时尚视一文钱如命,今侥幸做了地方官吏,岂能不刮地三尺?”时吉康顿时醒悟,原来当年在书铺里问他姓名的老人,竟是今日的汤公。他后悔莫及,沮丧而归。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12)

优秀留学生在国外,有因为有逃票经历而不被雇用的故事,有因为上厕所不盖马桶盖的经历而无房东愿意租房的故事。

时吉康的事,看起来只是一文钱的事,不值一提,但汤公却从这不值一提的一文钱中,看出了时吉康的贪婪本性。

留学生说起来只是逃票,不盖马桶盖这些小事,但是,又何尝不是道德品行的大事呢?

这些事其实说的都是一样的道理,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滴水虽小,却能窥见大海全貌;孝弟虽是小事,却能窥见“忠义”大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人处事,小事万万不可随便。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13)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14)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15)

03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16)

二、做人要从根本上提升自己。

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注曰: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

道,可以是修身之道,也可以是治国之道,是管理之道,要立道,就必须抓住根本。

所以有子其实告诉我们,凡事要抓住根本,做人也一样,要从根本上提升自己。

前文故事中,李荫樾不愿回籍丁忧,确实事出有因,但乾隆认为,不愿丁忧只是现象,不孝才是根本,而“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未有不能尽孝而能尽忠者”,所以才把李荫樾革职。

乾隆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做人也是同理。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17)

弟子们团坐在禅师周围,聆听师父讲解人生的内涵。

禅师环顾众弟子,突然问:“怎么才能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弟子们目瞪口呆,没想到禅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一个弟子说道:“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微笑着点点头。另一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杂草!”禅师还是点头微笑。第三个弟子说:“不用那么麻烦,只要一把火就可以将草烧掉!”禅师依然微笑。第四个弟子说:“他们的方法都不行,那样不长的时间草就又会再长出来的,斩草就要除根,必须把草根全部挖出来。”

待弟子们讲完,禅师说:“你们讲得都很好。这样吧,寺庙后面的那块地已经荒芜了很久了,杂草丛生。我现在把这块地分成几块,我们每个人都将分得一小块地。从明天起,你们就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杂草,而我也将同样运用我的方法。等到秋天的时候我们再去看看结果是什么样的。”

于是弟子门纷纷开始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方法斩锄那些杂草。

秋天到了,弟子们随禅师来到这里,却见自己辛辛苦苦劳动的地里又长出了一片片的杂草。而禅师所分的那块地,取而代之的是金灿灿的庄稼。

在杂草地里种上庄稼才是除去杂草最好的方法。人的心灵亦如此,要想让心灵不荒芜,只有修养自己的美德,不断完善自身,才能让心灵更纯净。

修身养德,才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做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努力修身养德,从根本上提升自己,君子以厚德载物。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18)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德行,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很多朋友与你同行。

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厚德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

鲁肃出身士族,是吕蒙的上级,吕蒙出身庶族,只是一介武夫,所以鲁肃很是看不起他,连见都不愿意见他。

但是,吕蒙听从孙权的劝说,苦读经书,学问大有长进。

这一天,鲁肃不情不愿地来到吕蒙的驻地,吕蒙诚心诚意的问鲁肃有什么万全之策来应付关羽,鲁肃只是冷冷的回答到:“到时候随机应变。”

吕蒙向鲁肃提出了五条应付应付突发事件的方案。鲁肃听到吕蒙周详、缜密的方案之后赞叹不已,拍着吕蒙的后背说到:”以前我觉得你只有武勇而缺乏谋略,今日一见才发现完全错了,你再也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不卑不亢第答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自此,鲁肃与吕蒙结为好友。

如果吕蒙不用心读书,不从根本上提升自己,故事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

所以,想要赢得尊重,必须要提升自己的实力。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19)

职场残酷,有人越做职位越高,有人越做越没有安全感。为什么会这样?

有的人在工作中不断地在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含金量,所以他的实力越来越强,身价越来越高,职位越做越高。

有的人却只醉心于办公室政治,玩弄权术,工作多年不过是懒驴拉磨毫无长进,自然只有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了。

职场残酷,赢家之道,关键要提升自我。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20)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21)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22)

04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23)

三、风起于青萍之末,要警惕蝴蝶效应。

有子的这一段话,主要是从修身做人的角度谈孝弟之事,孝顺是小节,忠诚是大义,小节不修,何谈大义?不孝者一定不忠,小节能见大义,大义亦藏于小节。

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如果反过来理解,是不是就是说,不孝不弟者,就好犯上作乱呢?

不孝不弟是生活小事,是因,而犯上作乱则是军政大事,是果。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控制不好是会酿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所以,推而广之,如果我们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有子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风起于青萍之末,管理者要善于从一些细节中去预见大势和结局,未雨绸缪,预先做好万全之策,不让局势失控。

公元前519年的某一天,吴、楚两国的边境上发生了一起边民纠纷。

吴国的边境上有个小城邑,叫作卑梁;楚国的边境上有个小城邑,叫做钟离。这两个边邑上的小县城挨在一起,相隔不远,他们世世代代都以种桑养蚕为业。

有一棵桑树,长得很巧,是个无主之物,生在两国的中间。这一天,为了抢夺桑叶,吴国女人凶悍地扇楚国小女孩几个嘴巴,楚国人火冒三丈,你们小小的吴国竟敢欺负我们楚国人,这还了得!于是,私自召集他们全家族的人,纷纷拿起武器,直接冲到吴国卑梁,将卑梁一家杀得七零八落。“两家交怒相攻,灭卑梁人。”

为了一点桑叶,酿出一场灭族悲剧。悲剧还在进一步升级。

“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钟离。”

吴国卑梁的大夫,突然听说楚国人跑到他的地盘上来,行凶撒野,杀了他管辖内的一家人之后,逃之夭夭,顿时勃然大怒!就把他这个小县城里所有的兵力都调集起来,直接追到楚国的钟离,去杀那一家人!

卑梁大夫带着他的人,都是些训练有素的军人,冲到楚国的地盘上去,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一家人杀得干干净净,一个不留,转眼间给灭了族,还要灭了钟离全县。钟离的守将吓得魂不附体,衣服也来不及穿,就连夜逃回楚国郢都,向楚平王请罪去了。

为了争一点桑叶,先是两人相斗;紧接着升级为两家怒而相灭;接着又升级为两国边邑长怒而相攻;最后,终于升级到了王那里。

楚平王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史记》上说:“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

楚平王也怒了,御驾亲征,率领着楚国的精锐之师,浩浩荡荡,亲自奔赴吴国边境。大军到时,踏平了卑梁城,直接将吴国的这个边邑给灭掉了!

吴王僚当然也不能坐视不理,虽然吴国没有楚国强大,虽然吴国没有楚国兵多,但绝不能示弱,所以“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

自此,两个王都怒了,他们都认为错在对方,都将自己的大军开赴到前线。吴楚之间,终于兵戎相见。

至此,事态完全失控!

本来只是两个采桑姑娘之间的小事,最终却发展成两个大国之间的大战。想必当初两个姑娘游戏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事情的最终结局吧。

如果当局者能预见到事情的结局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24)

“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原因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将导致周围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变化,从而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发生重大变化。这就是“蝴蝶效应”。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25)

齐国的田常一直想谋逆篡位,但顾忌国内的高、国、鲍、晏四大家族,因此想发兵攻打鲁国,借此提升自己的威望和实力。

本来,这样的事在春秋时期是司空见惯的。按田常的初衷,也就是打打鲁国罢了,但是,蝴蝶的翅膀扇动了,事态的发展就不由田常控制了。

为了救助鲁国免遭战火,孔子指派子贡出使。子贡在齐、吴、越、晋几国之间来回奔波,鼓动如簧巧舌,四处忽悠,结果“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事态的发展远远超过了田常最初的设想。

也有反例。

周亚夫一代名将,三个月平定七国之乱,功高盖主。景帝为太子着想,决定试探一下他。他在宴请周亚夫的时候,准备了一大块肉,但是没有切开,也没准备筷子。周亚夫看了,很不高兴,宴席官早受了景帝的嘱咐,故意装聋作哑,站着一动不动!周亚夫正要再说,汉景帝忽然插话道:这还不能满足你的意愿吗?周亚夫只能免冠谢罪,然后快步离去了。汉景帝远远地注目着周亚夫,有些愤怒地说:“此人怏怏,将来不是年轻皇帝的大臣呀!”于是找个借口杀了周亚夫。

一双筷子虽小,却试探出了周亚夫“非少主臣也”。

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警惕蝴蝶效应,善于从细微的苗头去预见事情的结局,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控制事情的发展方向。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26)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27)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28)

05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土味大叔对有子的这一段话的理解就是这样,你是什么看法呢?

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细节见人品,修身做人,小处不可随便。

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职场残酷,赢家之道,关键在提升自我。

三,“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风起于青萍之末,管理者要警惕蝴蝶效应。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29)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30)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31)

我们一起《读论语》

关注我哟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32)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33)

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该干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最忠实的合作者)(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