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英文为Carbon Footprint,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它描述了一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号召人们从自我做起。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开始践行减少碳足迹的环保理念。

碳足迹

它表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越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越多,“碳足迹”就越大;反之,“碳足迹”就越小。

碳足迹指的是由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温室气体排放渠道主要有: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能源使用以及各类生产过程。通常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用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

什么是碳足迹 与每个人息息相关(1)

概念摘要

其中“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

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一般包括了采购、生产、仓储和运输,其中仓储和运输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基本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耗电度数×0.785×可再生能源电力修正系数;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0.785;

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内=公里数×0.275×该飞机的单位客舱人均碳排放;

中途旅行:200-1000公里=55 0.105×(公里数-200);

长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公里数×0.139。

换算后需补偿树的数目

例如: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三棵树来抵消;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一棵树;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为此,需要植三棵树……

如果不以种树补偿,则可以根据国际一般碳汇价格水平,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补偿10美元钱。用这部分钱,可以请别人去种树。

按照30年冷杉吸收111Kg二氧化碳来计算需要种几棵树来补偿。

碳足迹计算

首先碳足迹的计算有几种方法:

第一种,利用生命周期评估(LCA)法(这种方法更准确也更具体);

第二种是通过所使用的能源矿物燃料排放量计算(IPCC)(这种方法较一般);

第三种是投入产出法(IO);

第四种是Kaya碳排放恒等式。

生命周期分析法是一种自下到上的计算方法,是对产品及其“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计算方法,计算过程比较详细准确。

IPCC碳排放法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编写的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其在计算过程中全面考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投入产出法是一种自上到下的计算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不精确。

Kaya碳排放恒等式通过一种简单的数学公式将经济、政策和人口等因子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建立起联系。

不只一种方法提供给大众,这取决于人们如何去使用。像这样在世界地图和美国国务院提供的地图上自上向下计算,即可计算出人均碳足迹,以及每个国家的总排放量(或其他高级工作团队、组织等),并可以将居民个人排放量和集团分隔开来。自下往上计算,就好比上面举的以你的车子碳足迹的例子,总结归因于单独个体行动的碳排放量。

用你的车子的碳足迹作为一个例子:第一种方法会估计所有的碳排放量,从汽车的原材料开采(包括制造汽车所有的金属、塑料、玻璃和其它材料)开始到汽车的生产、开车和处置车整个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第二种方法则只计算制造、驾驶和处置车时所用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量。

所有的一切都有自己的碳足迹,我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去实测每一项,但它不仅仅只针对二氧化碳(虽然它是相对其他温室气体是最常见的),其他温室气体包括(但不仅限于):甲烷,臭氧,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合物,全氟和氯氟烃等。鉴于此,美国多数碳足迹计算包括所有适用的气体,因为这些都有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温室效应与地球变暖。

什么是碳足迹 与每个人息息相关(2)

这是个相当复杂的计算,根据不同的个人会有不同的变数,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我们的家园、运输(包括旅行时乘坐汽车、飞机、铁路和其它公共交通工具)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所有消耗品。以上很多个人的因素,可分别计算(例如个人碳足迹,从你的家、旅行、食品等)。一旦你明白你所产生的碳足迹,你的碳足迹从哪来(也许这更重要),那你就可以开始减少它;很多方法方式产生碳足迹,但总有一些方法可以减少碳足迹。

产品认证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低碳制造以应对来自政府、社会及公众的压力,展示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众多行业内优秀企业开始着手从产品源头设计开始,减少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GHG排放量。

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联手香港环境保护总会举办的“中国企业低碳管理与行动论坛”在广州召开,CQC开展的ISO14064温室气体核查及产品碳足迹认证企业有30余家,3A环保漆、蓝月亮等成为国内首批通过CQC碳足迹认证的企业。

从CQC分析的数据得出,2013涂料行业中采用高耗能的设备,以及部分原材料本身具有较多的碳排量,是造成大多数品牌涂料产品碳排放居高不下的主因。

《“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正式发布。《专项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撑低碳经济发展,支撑“十二五”期间和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相信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将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接受产品碳足迹评估认证,这也将成为评估企业低碳环保社会价值的新坐标。

认证标准

据易碳家了解到,按照预定程序,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起草的ISO14067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简称ISO碳足迹标准)的最终版草案稿仍将在2013确定,定稿将在2013年内发布。专家普遍认为,根据该标准最新版的征求意见稿,大国将展开新一轮碳减排博弈。该标准旨在为产品碳足迹的量化、通报和核查制定更确切的要求,提供清晰和具有一致性的叙述方式,也许很快它就会成为一项有关碳足迹的评估、监测、报告和核查的国际通行标准。

不排除以后一些国际采购商会将其纳入自己的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中。据易碳家了解到,英、日、美等国已建立多种低碳认证制度及标签,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也通过在其产品上标注碳排放或节能信息,迎合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一方面,ISO碳足迹标准会形成新的贸易门槛,增加碳认证、碳标识等开支,加大小型出口企业成本,削弱其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该标准会形成新的技术门槛,加速落后技术的淘汰,大多数企业不得不花高价钱向发达国家购买先进技术。

参与标准制定工作的专家认为,我国虽然是全球出口大国,但大多数行业属于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以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为例,产品的大部分碳排放出现在使用阶段,但如果按照ISO碳足迹标准,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都会被算在中国头上,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出口大国是不合理的。ISO碳足迹标准一旦通过,就可能纳入到WTO框架下,成为各个成员国都必须遵守的规则;中国是WTO成员国,也必然受制于该标准。一旦ISO碳足迹标准正式发布,根据WTO的规则,该标准的出台将极有可能将碳税征收纳入到WTO的多边TBT体系框架内,届时中国将只能非常被动地接受这种多边机制。

为此,检验检疫机构提醒各相关出口企业要积极关注ISO碳足迹标准发展进程,多了解相关低碳认证制度及标签;要加大研发力度,改进工艺技术方法。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利益。

自测方法

算算你的“碳足迹”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地球生存。用水、用纸、用电、假期、交通方式、垃圾处理、食物……这些点点滴滴都与碳排放相关。碳排放量的多与少决定在你。有人认为要使碳排放减少,必然导致生活质量降低。不一定!我们认为,在维持一定生活质量而你自己仍然开心的基础上,还是可以做到环保、节能减排的。 按照以下提供的数据,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你可以在每一项两个分值之间取一个合适的分值。把所有分值加起来,就是你的碳足迹分数。对照下面的表格,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生活,要可持续地维持全球的消费,需要几个地球?分数最低的只需要一个地球,加起来正好100分。

这是对碳足迹的简单计算。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搜索,输入数据可以测出具体的碳排放量。

主动减少碳排放

主动减少碳排放,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方法:

换节能灯泡:11 瓦节能灯就相当约 80 瓦白炽灯的照明度,使用寿命更比白炽灯长6到8倍,不仅大大减少用电量,还节约了更多资源,省钱又环保。

二十六度空调空调的温度设在夏天二十六度左右,冬天十八到二十度对人体健康比较有利,同时还可大大节约能源。

购买那些只含有少量或者不含氟里昂的绿色环保冰箱 。丢弃旧冰箱时打电话请厂商协助清理氟里昂。

选择“ 能效标志 ”的冰箱、空调和洗衣机,能效高,省电加省钱。

购买小排量或混合动力机动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参加“少开一天车”活动。

选择公交,减少使用小轿车和摩托车。

拼车:汽车共享,和朋友、同事、邻居同乘,既减少交通流量、又节省汽油、减少污染、减小碳足迹。

购买本地食品:如今不少食品通过航班进出口,选择本地产品,免去空运环节,更为绿色。

碳补偿或碳抵消

通过植树(也可委托国家认可的基金会)或其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行为,对自己曾经产生的碳足迹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消或补偿。

植树造林

保护和管理好现有森林,扩大森林面积、蓄积量、生物量和生长量,可增加森林对碳的吸收,发挥森林碳汇作用,不仅能够有效遏制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还能美化和改善环境,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功能和效益。比如一棵冷杉30年能吸收111公斤二氧化碳,平均每年吸收4公斤左右;1棵成年的沙棘树每年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为1.66kg。3A环保漆在甘肃种植30多万棵沙棘林,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减碳与生态扶贫效果。

什么是碳足迹 与每个人息息相关(3)

环保措施

1.每天坚持瑜伽、普拉提或者太极拳这样健康自然温和的轻慢运动。

2.不抽烟,也尽量不吸二手烟。

3.善待他人,以宽容友善温和的心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4.尽量选择有机食品和健康食品食用。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完全不用化肥、农药和各种添加剂,也不采用基因技术,最后还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

5.尊重生态自然,有自觉的环保观,同时还能带动身边人一起倡导环保;不乱扔垃圾,看到别人扔的垃圾,也会捡到垃圾桶里。

6.亲近大自然,并且选择环保、自然并且自由的“有机旅行”方式,和传统的在旅途中欣赏美景不一样,它更注重保护性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不破坏环境,自觉保护生态。

7.积极和身边的人分享乐活生活。

8.选择质量可靠的打印机,以免因为卡纸造成浪费。

9.使用荧光灯,它比白炽灯至少节电66%。

10.关闭电器电源。无论办公室还是家里,电脑、电视等电器不使用时关闭电源比待机状态能节约电源。

11.旧物捐赠,将自己多余或无用的物品捐赠给福利组织。

12.节约用水,将马桶和水龙头的流量关小,尽量一水多用,比如洗菜水刷碗,洗衣水拖地。

13.多乘坐公车或步行上班,或驾驶低油耗型小车。

14.据统计,我国2012共销售手机1.4亿部。随着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充电器不通用造成大量充电器闲置和浪费。

增强意识

当我们还在对机票打折津津乐道时,缩小个人的“碳足迹”在2012已经成了英国的流行语。“碳足迹”,就是个人的能源意识和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即个人的能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飞机是最大的碳排放制造者,因此在英国,舆论提倡放弃不必要的飞行计划,利用火车代替短途飞行。

在德文中,我还没见到与“碳足迹”对应的用语。但是德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恐怕比英国过之而无不及。在德国,学生时常接受“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教育;德国媒体上,环境也是恒久不变的焦点话题;公共场合里,如果举止不环保往往引来比行为怪异更甚的侧目;公交车上,全球变暖也能成为陌生人相互搭讪的话题。于此甚之,据说如今在德国,举止是否环保已成为衡量人是否有教养的第一标准。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指的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通过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实现企业的绿色发展。这种经济模式不仅意味着企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同时也要求企业以身作则,引导员工和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行为,从而充分发掘行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碳足迹”作为最直观的环保新指标,是对企业理解和落实循环经济提出的更高实践标准,而低碳经济则是这种指标的具体落实。只有当企业和员工能同时自觉承担环境义务,进行自我约束和控制,才能真正实现其对消费者,对国家,以及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承诺。

在世界范围内,很多知名企业已将“低碳经济”和“碳足迹”作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CRS),实现企业新飞跃的发展方向。虽然在中国这些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不少企业早已有与之相符合的思路和理念。快速电梯“绿色公司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此,快速电梯总裁朱康正阐释说,“绿色公司人”是快速公司承担环保责任的综合体现,有两层含义。对外指的是企业为消费者提供“节能、环保”的产品和高效便捷的后期维护;对内则旨在企业内部打造绿色生产环境,使“人人有环保观念,人人参与环保”。通过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打造绿色环境。

承担环保责任

随着企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作为现代社会大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部件,企业掌握了各种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和能源,所以企业有义务和责任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到社会效益的平衡,通过各种途径去履行环境义务。“碳减排”是其中一步,而绝不是仅有的一步。

对于这点,快速电梯公司总裁朱康正是这样阐述的: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它需要从公司内部员工到客户消费终端,从技术研发到产品生产,从原材料采购到供应商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贯彻这一主题。快速电梯公司基于自己“节能、环保”的理念和对其他公司经验的借鉴,制定全面的环保策略——从产品节能、安全高效和相关行业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将企业的发展与公众利益结合在一起,为更好实践“企业社会人”的目标而努力。

绿色环保首先体现在节能产品的研发上,快速电梯在其生产的住宅电梯中搭载了永磁同步无齿轮驱动和能源再生技术,可节省50%左右的能耗,并杜绝油污对机房和井道环境的污染。而在SupEX系列乘客电梯中采用的小机房、无机房配置方案,有效节省了机房空间,有效降低了业主公摊面积,进而也大大降低了电梯运转中能源的消耗。

安全高效是快速电梯履行环境责任的又一体现,既在保证产品安全运转的同时,从效率角度节省能源。除了坚持每人、每天、每个工地与使用现场的“All Safe”理念外,企业还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电梯运维安全教育来提升产品的使用效率。为此,企业多次举行各种社会宣传和公益活动,比如“安全乘梯”教育、电梯运维安全培训等,以带动了更多企业和个人加入到安全高效的环保理念中来。

此外,通过分享环保理念,加强相关行业的环保标准,是快速电梯对企业环保理念的又一创新。在快速电梯看来,行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供应商所在的各个行业都是快速电梯不可缺少的伙伴,快速电梯愿意和供应商分享自己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环保经验,并在不断的分享和合作中,得到彼此的认同。快速供应商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程序,我们将环保理念和高效的工作方法及管控流程推及至所有的关键供应商,协助他们进行产品及服务持续的改进,确保企业本身和行业的盈利的同时,实现企业环保责任。”

碳足迹和低碳经济等一系列环保新理念的提出,既是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的一个证明,同时也体现着人类为解决环境问题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对于国家提出的各种环保政策和策略,每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企业应该谨慎思考并为之付出行动。”快速电梯总裁朱康正说道,“只有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关节能环保的‘小事’,才能将保护地球生态的‘大事’坚持到底,将无止尽的生命延续。”

气候变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指每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一个人的碳足迹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

由此可见,碳足迹涉及许多因素。不过,计算碳足迹并不难,许多网站提供了专门的“碳足迹计算器”,只要输入相关情况,就可以计算你某种活动的碳足迹,也可以计算你全年的碳足迹总量。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

碳足迹的提出是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比如,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等于你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需要种一棵树来抵消;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大约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需要种三棵树来抵消。

减量运动

气候变迁政府专家委员会(IPCC)指出,全球平均温度持续升高,气候变迁迹象日趋显著,若无法遏止,将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

为减缓气候变迁及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要求温室气体排放减量,已是全球趋势,一个对碳排放限制的时代已经来临。

而建构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社会,除了寄望于技术创新及制度改革外,根本解决之道莫过于民众[减量意识]的觉醒─人类必须从无止境使用地球资源、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回归至[关怀环境、简朴生活]的新生活态度,进而带领产业走向更经济有效,且环境和谐的设计发展。

在全球各地风起云涌之各类型二氧化碳减量运动,包括了:

1.欧盟(You Control Climate Change)、

2.加拿大一吨碳挑战(One-Tonne challenge)、

3.日本地球温暖化防止国民运动(Eco-Family)、

4.英国无碳城市(Zero Carbon City)、

5.美国能源之星方案(ENERGY STAR/eeBuildings)等

这些活动均以多元化之活动设计,广纳政府机关、企业体、民间组织等各阶层热烈参与,吸引民众从自身生活小作为,进而带动社会型态的改变。

产品碳标签

碳标签(CarbonLabelling)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es,GHG)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碳标签是对碳足迹的量化标签。

产品碳标签的意义在于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迹标签的方式引导购买者和消费者选择更低碳排放的商品,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

ISO14067-产品碳足迹评价(Carbonfootprint of products –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quant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并于2013年发布。

PAS2050—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Specification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goods and services),英国标准协会(BSI)制定并于2008年发布。

申请流程:

什么是碳足迹 与每个人息息相关(4)

本文转载自碳中和人才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