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在今天开来,音乐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而在古代民间流行的音乐大多都是关于政治的,他们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当社会动荡、朝代兴亡更迭或者战乱、天灾来临之际。这些像一样的歌曲就会开始风靡。

古代宫廷音乐有哪些(侯非侯王非王)(1)

它们很多来源于市井底层,由老百姓们编唱,也有幕后推手操作,没有固定的发源地,说不清道不明的阴谋阳谋和预言都在里面,通过歌声的传播,意义深远。

有时候这些歌曲甚至会通过儿童之口唱出来,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害怕它们,几乎都曾极力抵制,可依旧无法阻拦亡国的事实发生,中华上下五千年年,出现过不少耐人寻味的歌曲,十分精彩。

古代宫廷音乐有哪些(侯非侯王非王)(2)

“檿弧箕服,实亡周国”

西周末年,周宣王一次在都城镐京的大街上听到有一群小孩子口里唱着:檿弧箕服,实亡周国。

檿弧箕服指的就是卖山桑弓和箕木制的箭袋的人,这时正好有一对夫妇在卖箭袋,宣王命人去抓捕他们,想把他们杀掉。夫妇二人逃到大路上,发现了被小宫女扔掉的婴孩,听着她在深更半夜里啼哭,非常怜悯,就收留了她。

古代宫廷音乐有哪些(侯非侯王非王)(3)

夫妇二人继续往前逃,逃到了褒国。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就想把被小宫女扔掉的那个女孩献给厉王,以求赎罪,因为当初这个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国献出,所以叫她褒姒。

幽王荒淫无道,马上被褒姒的美貌所陶醉,后来历史事件“烽火戏诸侯”就上演了。

古代宫廷音乐有哪些(侯非侯王非王)(4)

九泉之下的周宣王应该万万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亡秦者,胡也”

像周宣王一样对童谣预言理解错误的还有千古一帝秦始皇,以及那句著名的亡秦预言——亡秦者,胡也。

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很大,匈奴被中原称之为胡。

古代宫廷音乐有哪些(侯非侯王非王)(5)

“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自然而然地把匈奴视为亡秦之患,他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而且征集大量徭役修筑万里长城,防止匈奴南下。

历史性的大工程大大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加上法家思想统治的高压社会环境,等到秦始皇暴毙,骄奢淫逸子秦二世胡亥当政时,推翻秦朝的起义接连而起。

古代宫廷音乐有哪些(侯非侯王非王)(6)

秦始皇万万想不到,“亡秦者,胡也”,胡不是匈奴胡人,而是秦二世胡亥。

“河南杨柳谢,河北李花荣, 杨花飞去落何处? 李花结实自然成。”“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

这两首具有鲜明指向的童谣流行于隋朝的末年,意思是指姓李的人会造反,并且会推翻隋朝,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杨广是一个多疑的皇帝,当得知洛阳的街头开始传唱起了这首童谣时,杨广忧心忡忡,对朝中姓李的大官和贵族都有所顾忌,左武卫将军李浑就被人诬告为谋反,坐罪赐死。

古代宫廷音乐有哪些(侯非侯王非王)(7)

然而不管隋炀帝如何提防,偏偏还是有一条漏网之鱼,他就是唐国公李渊,众所周知最后是李渊得了天下,建立了唐朝。

寓意深远的童谣再一次应验了。

“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

这句歌词与前面的不同,它不是在王朝灭亡时期诞生,相反的它是在王朝建立的初年,出自刘伯温所作的著名预言歌《烧饼歌》。

古代宫廷音乐有哪些(侯非侯王非王)(8)

朱元璋及明朝官员对“遇顺而至”极为不解,直到明朝末期,农民军领袖李自成趁着大明动乱率部横扫天下,于1644年在西安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顺”,并于同年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而死。

古代宫廷音乐有哪些(侯非侯王非王)(9)

洪武皇帝百思不得其解的“遇顺则止”,实则是在暗示大明是因李自成建立“大顺”而亡国。

此外,清朝入关,爱新觉罗家族入主中原,第一位进关的皇帝年号“顺治”,也有一个顺字。

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起义时期,一首童谣的传唱对其攻城破寨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歌曰——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

二十世纪初,满清已如同奄奄一息的老人,国运衰微,政局动荡,国际上的列强个个虎视眈眈,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死后,把皇位传给了年幼溥仪(1908年),次年改年号为宣统。

古代宫廷音乐有哪些(侯非侯王非王)(10)

风雨飘摇之际,新帝刚刚登基,全国上下就出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童谣,比如“爷爷落,鬼出窝,赶上小儿跑不脱。”这是在说列强侵略,大清即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当时不仅进步开明之士有这样的意识,就连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也开始纷纷议论起国家大事。

古代宫廷音乐有哪些(侯非侯王非王)(11)

最出名的当属从西安街头开始传唱的童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

令人称奇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大清亡了,刚好两年半。

后来有好事者考证过这句童谣的源头,它出自某一进步人士之口,某夜繁星满空,其见彗星划过天际,于是手作掐指模样,看似无意的说道:“彗星东西现,宣统两年半。”

当时他说得比较大声,一旁听到的人顿时乱猜起来,并以讹传讹,在孩童的口中就直接传成了更接地气的——“不用猜,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

这句话也成了大清灭亡时流传最广泛的童谣。

古代宫廷音乐有哪些(侯非侯王非王)(12)

在中华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光是载进史书的有关王朝兴衰更替的童谣数不胜数——东汉没落的“侯非侯,王非王”;西晋中衰的“宫中大马几作驴”,武曌兴起的“有女武代王”;朱温代唐的“易梁,易梁”;北宋灭亡的“定知金帝来为主”……

其实王朝更替,社会动荡的起因并不是童谣,而是统治阶级本身,制度没有孰高孰低之分,执行制度的人却有优劣之别,所以王朝才会有强有弱,最终颠覆和新建。

古代宫廷音乐有哪些(侯非侯王非王)(13)

假如人人安居乐业,即便是再煽动的童谣也不足以颠覆国家,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老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点击关注不迷路,更多精彩原创内容,等你来品论,感谢您的支持,下期再见。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