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代工业老大富士康,与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却有着一段商业机密窃取案的黑历史。前后的剧情跌宕起伏,在出手与反制之间,上演了一出比无间道更为精彩的商业战争大戏。间谍,背叛,贿赂,反侦察,堪称是中国知识产权第一案。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1)

王传福与郭台铭

那今天猫眼儿就跟您扒一扒后起之秀王传福与老江湖郭台铭的恩怨情仇。欢迎关注猫眼儿的频道,您的点赞是对猫眼儿最大的支持,感谢。

比亚迪与富士康恩怨的起点

比亚迪,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曾经的国民神车F3,或者是当下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但这大哥其实还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国内手机代工行业当之无愧的老二,全球排名前几名的手机,三星,华为,苹果,vivo,小米,OPPO都是其准客户。

当然因为前边有座很难逾越的大山,代工业的老大,郭台铭的富士康。所以同行是冤家,那这对儿冤家的事儿,还要从2002年11月27号说起。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2)

郭台铭

当时还是小角色的王传福去找老郭谈业务,希望富士康能代工自己的电池外壳,毕竟小王就是靠手机电池发的家嘛。因为一些关系,双方并未谈拢,但商场嘛,也讲究个情面,买卖不成仁义在嘛,完事,老郭呢就顺便带老王去自己的手机生产线去转了一圈,也好展示下自己的实力嘛。之后,老郭就没把这当回事,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3)

王传福

王传福进军手机代工业务

而回去的小王内心不平静了,看这代工手机零部件也不是很复杂嘛,再说手机将来也会越来越普及,第二个月就开始着手建立第三事业部,也就是代理加工手机零部件产品,原来做电池的比亚迪,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缺少人才,所以从2003年过完年,比亚迪的首要任务就是挖人。

富士康的技术最牛,那自然也就挑这老大下手了,于是通过各种高薪,补贴的诱惑,从富士康挖人,其中还包括富士康花几十万,派往欧洲学习过的高级技术人员,到2008年,从富士康跳槽到比亚迪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多达400多人,可能当时王传福觉得,你上百万人的大厂,有几百个跳槽的,不是很正常吗,原本富士康的高管们也没觉得这有啥大不了的,但随后比亚迪的表现,让老郭坐不住了。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4)

比亚迪logo

比亚迪原本就是个做手机电池的,可这几年下来,业务已经做到了液晶屏,键盘,手机壳等等的,除芯片之外的所有手机零部件。而且2006年比亚迪手机制造的营收就达到51.35亿,而2004你那仅仅只有9.39亿,两年翻了四倍多,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甚至还来跟富士康抢客户了,富士康是可忍孰不可忍。老郭觉得你这发展的速度也太离谱了吧,事出有因必有妖,刚好又跟从我这挖人的时间吻合,于是下令严查。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5)

富士康

富士康先下手为强

你说这几百号人,哪能个个都干干净净呢,还真查出俩人,于是2006年8月31号,富士康向比亚迪和两个富士康离职员工柳相军、司少青发起诉讼,两名员工离开富士康后入职比亚迪,把富士康的商业技术秘密带到比亚迪,并建立起了与富士康相似的手机生产线,要求索赔7000万,不过第二天又把索赔金额降到了500万。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6)

比亚迪手机生产线

案子是立了,但是断断续续地审了一年多也没个结果,但是2007年7月底,王传福计划把比亚迪电子准备分拆上市,这下子,老郭实在是做不住了,这要是一旦上市,对我的威胁不是越来越大了,必须加快阻挡比亚迪的步伐。

在2007年6月11号再次以相同的理由在中国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这边法院刚开始受理,你还别说,还真是有效果,受到诉讼影响,比亚迪第一次申请失败后,又继续提出了上市申请,而富士康则在10月5号在香港撤诉,然后再隔了四天后,又再次以相同理由又一次在香港起诉。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7)

王传福与郭台铭交锋

再次起诉,那你们这些媒体是不是要报道报道呢,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动摇比亚迪上市投资人的信心,试问谁敢投资一个官司缠身的企业呢,被老郭这么一闹,比亚迪的上市计划不得不再拖半年。

比亚迪被动挨打

而小王也是非常被动,面对富士康的凶猛攻势,比亚迪也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份,正当比亚迪上市的当口上,无奈的小王向法院申请先搁置争议,却被富士康激烈的反对,无奈之下,小王不得不发表声明说,在比亚迪国际上市后,如果因为诉讼使得比亚迪国际产生的损失,比亚迪集团会向比亚迪国际提供补偿,以打消投资者的担忧。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8)

而到了2007年11月6号,一幕奇观出现了,这是国内唯一一个中等人民法院的案件,却由最高人民法院委托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的案子,其委派了北京九州世初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为这起案件进行司法鉴定,鉴定的对象,是柳相军和司少青等人在比亚迪办公室电脑硬盘中的资料。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9)

北京九州世初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

而鉴定的核心则是,富士康认为硬盘中的带有富士康logo的文件是比亚迪盗取的,而比亚迪则称,这些文件是从公开渠道获得的。所以鉴定这些文件是否属于公开内容就成了关键。

富士康的攻势下,比亚迪的曲折上市之路

但司法鉴定是需要时间的,而12月20日比亚迪上市前夕的这段时间,两家的口水战就此起彼伏,富士康甚至还拉来了高盛,从专业角度去分析了比亚迪上市对投资者不负责的言论,就在你来我往的口水战中,12月20号成功上市,但却并没有预想中的火爆。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10)

比亚迪成功香港上市

老郭虽然没能完全阻止比亚迪上市,但也达到了迟滞和阻碍的效果,只能说是小胜,而比亚迪也是受了女神的眷顾,如果再晚20天,可能比亚迪就上不了市了。

对比亚迪极为不利的司法鉴定结果

2008年1月10日,经过两个月的司法鉴定后,鉴定中心的报告认为,比亚迪被查获的硬盘中116份属于富士康的文件中,有55%不是公开信息。硬盘里有两份文件信息与富士康提供的文件信息相同。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11)

富士康手机生产线

这也就意味着鉴定结果对比亚迪极其不利。当然比亚迪也并没有坐以待毙,小王对这一结果提出质疑,发现在送往检测中心的前后文件数目差了17份,认为数据很可能被篡改了。以此为由,比亚迪申请核查,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富士康把民事诉讼升级为刑事诉讼

但老郭并没有放弃,为了使事态更加严重化,2008年3月14日,富士康发布公告称,去年的司法鉴定中可能涉及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所以遂将对比亚迪的侵犯商业机密的民事诉讼,改为追究刑事责任。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12)

富士康诉讼由民事诉讼升级为刑事案件报道

富士康声称,侵犯商业机密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而深圳的宝安分局在审查了现有证据后,认为有必要拘传比亚迪负责人。但王传福那段时间刚好在美国进行商务活动,没在深圳,那就在3月21日把比亚迪的副总裁和创始人之一的夏佐全给逮捕,协助调查,这一事件的严重程度绝不亚于半年后国美董事长黄光裕被逮捕事件。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13)

比亚迪创始人之一夏佐全

这让比亚迪非常难受,不过幸好关了四天后,就被释放了,但为了不把事情闹大,比亚迪迅速地发布公告称,夏佐全由于个人原因,在2006年12月15日申请辞职,在2008年3月20日,也就是被捕的前一天,比亚迪已经批准了他的辞职,这显然就是弃车保帅的做法。

而此时的富士康感觉已经稳操胜券了,毕竟打掉一个副总裁也算是个小胜了,在4月10号发布公告称比亚迪副总裁被刑事拘留,当然没说被释放的事,同时还说了两个前员工的事,宝安法院审查了两个员工的文件,并参考了鉴定中心的鉴定结论,判处两人四年和1年4个月的有期徒刑。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14)

两富士康前员工被判刑

比亚迪匆忙与所有嫌疑人划清界限

照富士康的说法,好像所有的事都已经盖棺定论了,第二天比亚迪也火速发布公告说,被拘传的比亚迪创始人夏佐全,被拘留4天后因证据不足被释放,另外两个被判刑的前员工在被定罪前,已经跟比亚迪解除了劳动关系,所以他们属于个人犯罪,跟比亚迪无关,况且两人在比亚迪工作期间也非高管。

但是在11号当天,比亚迪和比亚迪电子的股价双双暴跌,而在市场上还到处都在传连王传福都被抓了,当然后来被证明是谣传,但风雨欲来风满楼,可能一个不小心,比亚迪将会万劫不复。在6月30号的时候,比亚迪还向法院申请搁置争议,再次被富士康强力驳回。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15)

王传福VS郭台铭

比亚迪迎来超级大反转

可接下来的四个月来了一个180度的大反转。

2008年12月2号,比亚迪发公告称:

1.公安局撤销了对本公司的刑事调查,

2.当初进行司法鉴定的北京九州世初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负责人,赵军,陈勇,刘付兴,因为涉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和收受贿赂,已经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那你猜这几个人是帮谁伪造了证据,又是收了谁的贿赂呢。

3.同时查获了富士康安插在比亚迪的间谍张朝正,其涉嫌接受富士康贿赂,非法窃取公司保密文件.

4.终止了对比亚迪创始人之一的夏佐全先生的所有调查。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16)

反转

而从这天之后,比亚迪绝地大反击,从岌岌可危转变为掌握主动权。

从此王传福与郭台铭互换了角色。

比亚迪不但摆脱了控诉,反而富士康被指涉嫌贿赂。

比亚迪与富士康无法解开的死结

但在之后的数年间彼此也并非相安无事。根据一位比亚迪高管所说的,其实比亚迪很早就成为了苹果零部件的供应商,但即使是比亚迪股价非常低迷的时候,也不敢公布这一消息,因为富士康一直在盯着他们,在内部安插有眼线,如果稍有不慎,被抓到有违规的地方,就会被投诉到苹果,根据苹果那近乎苛刻的标准来看,一旦被抓到把柄,肯定会被踢出供应链,毕竟富士康在苹果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足可见比亚迪对富士康这个庞然大物的忌惮,因为老郭曾经放过话,在有生之年,与比亚迪的官司一定打到底。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17)

郭台铭

富士康穷追猛打比亚迪的深层原因

可是你有没有反过来想过,不说今天的比亚迪,就说15年前的比亚迪,即使发展得再快,营收达到50亿,可在年营收数千亿的富士康面前,也仍然是个小矮子,比比亚迪牛的代工企业有很多,为啥独独对比亚迪狠的牙痒痒呢?

其实内在的逻辑是比亚迪在挤占原本属于富士康的政府资源,以前国内没有类似富士康的企业,好处都给了富士康,而比亚迪做了代工之后,还发展迅速,政府自然也就会把一些资源分给土生土长的比亚迪了。而比亚迪越发展得越好,挤占的资源自然也就越多,你看看为啥最近富士康又是要到印度,到越南建厂呢,不全是因为劳动力便宜,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政府的支持资源变少了。所以老郭才会对小王恨得牙痒痒。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18)

富士康在华税收优惠

土生土长的比亚迪是大陆的幸事

但不管怎么说,有一家土生土长的本土代工厂是一种幸事,19年受美国制裁华为的影响,代工巨头美国伟创力扣押了华为的手机生产材料,并停止生产华为手机,就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完美的承接下了华为手机的大部分代工业务,所以大家现在还能使用华为的手机,至少还是要感谢下这个大家一直都瞧不上的比亚迪的。

比亚迪与富士康的官司(间谍背叛贿赂)(19)

对于比亚迪的另类,您还知道哪些轶事呢,欢迎留言评论,都看完了就顺便点个赞呗,感谢关注猫眼儿的频道,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