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名著,和其他名著一样也有不少谜团。由于是古典名著,古人思维和现在不一样,导致谜团千千万。然而其中有一个是参一生也参不透的难题!

是什么呢?就是病尉迟孙立的座次之谜。

孙立为什么没进入天罡(病尉迟孙立是如何被选进地煞的)(1)

现在很多人不理解描写是天罡级别的,战绩是天罡级别的一个好汉为什么座次不是天罡级别的?

要知道作者当年排座次用的是《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而孙立都赫然在列,而且两个版本位置都不低。不仅如此,孙立在民间还有着像《石头孙立》这样属于自己独立的民间故事,比好多有名无事的好汉强很多。这里上图:

孙立为什么没进入天罡(病尉迟孙立是如何被选进地煞的)(2)

按理说,轮谁进地煞也不可能轮到孙立。但最终结果就是孙立进了地煞。

虽然知道孙立进地煞有着实际意义,象征着明朝孙子辈的皇帝,表达了作者对明朝皇帝的立嗣的理解。

但是,施耐庵拿到两份名单的时候真的是一开始就这么想好了意向吗?假如在两份名单中没有叫孙立的人,那是不是作者就不会这么想了呢?

私以为作者当时排座次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他只是单纯的选出三十六人,并且定下哪些人在天罡,哪些人在地煞,之后再思索意向。毕竟两个版本的人物加起来可不止36个,那就要有所取舍。

孙立为什么没进入天罡(病尉迟孙立是如何被选进地煞的)(3)

曾经尝试过几种方法从两份名单中取舍,最后发现有多种方法还真就有方法选出了孙立,虽然说不一定是施耐庵先生用的方法,但是也是有些道理的。在这里就列出一种选出孙立的方法。用来解释孙立是怎么被选进地煞的。

下面就开始看看孙立到底是如何被选进地煞的。


首先先要明确《大宋宣和遗事》和《宋江三十六人赞》哪个为主,哪个为辅?由于施耐庵《水浒传》的故事可以说是《大宋宣和遗事的拓展》,那么就让《宣和》为主蓝本,《三十六人》为辅助蓝本。

孙立为什么没进入天罡(病尉迟孙立是如何被选进地煞的)(4)

上面两张图可以看到两个蓝本中的天罡人物略有不同,但是两个版本相同的也就是共有的人物有32个。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这32个共有人物全部进入天罡。估计施耐庵也是这么想的。毕竟看现在的天罡名单,除了孙立其他共有人物都在天罡。

这32个人暂时保持不动,将里面不是共有人物的拿出来。他们分别是:宋江、晁盖、林冲、公孙胜、解珍、解宝、杜千、李横。一共8人。

前面说了共有人物32个,那离36还差4个。在这8个不同的人物中选出4个进天罡,其余的进地煞。

根据《大宋宣和遗事》里面的记载,宋江上梁山之前晁盖已经去世,那么晁盖就不计入排名,也就是说是以上8个人除去晁盖就变成7个。

在这7个人中可以先定下来几个地煞,怎么定呢?首先先拿掉李横进地煞,为什么先拿掉他?因为在《大宋宣和遗事》中他是呼延灼带来的用来顶替晁盖位置的一个替补,也就是说他不具备天书官方定义中的合法地位,因此拿到地煞。李横拿到地煞就变成了一丈青扈三娘,连性别都变了。

孙立为什么没进入天罡(病尉迟孙立是如何被选进地煞的)(5)

第二个是杜千,也拿到地煞。理由很简单,若要从天罡拿人进地煞,是从最前面选还是从中间选还是最后呢?当然是从排名最后几个的挑。而杜千在《大宋宣和遗事》中排名第36,是7个人中最低的,不选他选谁?摸着云杜千拿到地煞变成摸着天杜迁,绰号名字都变了。

7个人又拿掉了李横、杜千还剩5人。5人争4个名额。宋江肯定要有,而从现在《水浒传》中作者也选择了林冲和公孙胜,那么林冲和公孙胜也各有一个名额。这样5人就变成2人,4个名额还剩1个。

剩下的是解珍和解宝,两个人争一个名额。那这样就犯难了。这两人一看就是兄弟,都存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还都有赞诗。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要进天罡一起进,要进地煞也一起进。一个天罡一个地煞似乎不妥。那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两人一起塞进天罡。那这样天罡就变成37人,多一人。那还要再拿出一人进地煞,而非共有人物进天罡的不能再拿出来,那么意向很明显,只有从共有人物中选一个。

共有人物32个,选一个是很有难度的,如果不给一些限定条件,是很难筛选的。那定什么限定条件呢?

孙立为什么没进入天罡(病尉迟孙立是如何被选进地煞的)(6)

那就看看和天罡相比,地煞少什么?天罡有好多人有属于自己的民间独立故事,地煞没有;天罡有好多人有龚圣与给的赞诗,地煞没有。那为了公平,统筹兼顾,地煞也应该有一个人具备这些条件。

所以限定条件可以这样定:

1.武将

2.拥有属于自己的民间故事

3.要有赞诗

(以上三点全都满足,才能进地煞)


下面对这32人也可以采用排除法。在《大宋宣和遗事》中得知晁盖和宋江分别是梁山前任老大和现任老大。那么和晁盖宋江有着直接联系的人排除掉。

先来说和晁盖有着直接联系的人,和晁盖一起劫生辰纲的是7人,吴用、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秦明、燕青。那这7个人排除。

接着和宋江有直接联系的人,宋江直接带到梁山的9人,朱仝、李逵、戴宗、李俊、雷横(明写的)、武松、史进、石秀、张顺。(以上为推测)那这9个人也排除。

经过宋江举荐的3人,张横(回家遇到的)、索超(犯事躲藏的)、董平(抓捕晁盖等人失败的)

孙立为什么没进入天罡(病尉迟孙立是如何被选进地煞的)(7)

一共加起来19人。还有13人,他们分别是卢俊义、关胜、杨志、柴进、李应、穆弘、孙立、徐宁、杨雄、花荣、张清、呼延灼、鲁智深。

剩下的这13人可以用上面定义的3个限定条件。

首先鲁智深排除掉,因为他是和尚,不符合武将定义。

卢俊义是晁盖死后宋江上梁山之前的梁山寨主,他当过梁山老大,不可能进地煞,所以卢俊义也排除。

关胜的赞诗中涉及到关二爷,而关二爷的地位不可能进地煞,那么和关二爷有关的也要排除。所以大刀关胜和病关索杨雄也排除。

这样还剩杨志、柴进、李应、穆弘、孙立、徐宁、花荣、张清、呼延灼。9个人。

花荣和张清一个号小李广,一个号没羽箭。都和飞将军李广有关。而李广在古代地位很高,那和他有关的不可能入地煞,所以花荣和张清排除。

杨志是主线人物,没有他其他人不可能上梁山,也不可能进地煞。

徐宁号金枪手,再现在社会都很珍贵,更不用说古代,“物以稀为贵”。绰号中带金的都在地煞,别的没有金值钱的就更没脸在天罡呆了。而且这36人只有徐宁带金,因此徐宁更不可能在地煞。所以徐宁也排除。

孙立为什么没进入天罡(病尉迟孙立是如何被选进地煞的)(8)

呼延灼能让人想到呼家将,是历史上的名将家族,和关二爷的后代一样,名将世家是不能进地煞的,因此呼延灼也排除。

柴进可能作者因为他的姓想到了柴世宗。也就是说皇族后裔,没落贵族。天罡刚好缺这样一个人物。没落贵族也是贵族,因此柴进用这个方法也排除。如果不用这个方法,柴进在那三点限定条件中,独立的民间故事不符合,因此也可以排除。

最后就剩李应、穆弘、孙立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带进前面的三点限定条件。看起来都像是武将,又都有赞诗。

穆弘在《水浒传》成书之前并没有找到什么属于自己的故事,李应虽然在元杂剧《梁山五虎大劫牢》中出现,但他是个配角,主角叫韩伯龙。李应虽然有故事,但这并不符合独立的民间故事定义,不是以李应为核心。那李应也不满足其中拥有独立的民间故事的条件。

那就只剩下孙立了。号病尉迟,尉迟恭本来就是武将,那孙立自然也是;他出现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自然有赞诗;他有属于自己的民间独立故事《石头孙立》。

限定的三个条件,孙立全都符合。那进地煞这个名额只能是孙立了。

病尉迟孙立进地煞还是病尉迟孙立,无论是名字还是绰号,作者都没有改动。

孙立为什么没进入天罡(病尉迟孙立是如何被选进地煞的)(9)

既然选了共有人物孙立进地煞,自然要给进地煞的理由,这里自己总结4点:

1.出卖栾廷玉并且放走栾廷玉。

宋江用强盗逻辑来定义孙立不义,并且擅自主张放走宋江想要的人,让宋江不喜。

2.功高震主

自古统治者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孙立用计打破祝家庄,全功都可以归孙立,这场战役孙立是主,宋江打辅助。那孙立是抢了宋江的风头。宋江嘴上不说心里不舒服。那么一旦功高震主,那个人就会被领导者打压,边缘化。

3.孙立的手段太强

宋江可能是看到了孙立的强大手段。领导自己狠,看到手下有比自己还狠的,老大心里能舒服?肯定会心里不爽。

4.立场的变化

孙立从剿匪的,变成和他们一个阵营的。从白道变成黑道。宋江用强盗逻辑打心眼里看不起孙立。

以上4点大概就是作者让孙立进地煞的理由。

当然了,天罡沦为地煞,一定要给予补偿。

孙立成为地星关胜,武功第一;描写和战绩都是天罡级别的;有好几场精彩单挑;最后毫发无损的归来;派系存活率最高等。这些都是作者给孙立的补偿。这也是为啥孙立不像个地煞的原因。

孙立为什么没进入天罡(病尉迟孙立是如何被选进地煞的)(10)

综上,就是如何选出病尉迟孙立进地煞的方法。可能有些理由很牵强,但是是自认为最合理的方法。

码字不易,还望珍惜!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