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1)

埃塞俄比亚,是个有着3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也是近代史上没有被西方殖民过的两个非洲国家之一(另一个是利比里亚)。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均海拔近3000米,比云贵高原还高。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两大支流之一的青尼罗河就发源于该国。埃塞俄比亚国名Αιθιοπια,早在《荷马史诗》中就曾出现过,这里早期的居民,是从阿拉伯半岛南部移入的闪米特人。

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2)

公元前975年,孟利尼克一世称王。公元前8世纪,建立努比亚王国。公元前后建立阿克苏姆王国(Axum Empire),横跨亚非两大陆,对外输出象牙、犀角、黄金等特产,贸易范围包括整个地中海世界和印度洋沿岸。阿克苏姆王国被当时的学者认为,是与罗马帝国、波斯和中国并列的四大强国之一 。3世纪开始,阿克苏姆就开始铸造金属货币,成为非洲第一个铸币的国家,其国王在320年接受了基督教。

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3)

7 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地中海到红海的商路被切断,阿克苏姆王国也逐渐衰落了下来。1137年,其南部的库施特语族阿高人推翻了阿克苏姆王国,建立了札格维王朝;1270 年,阿姆哈拉人又推翻了札格维王朝,建立所罗门王朝。阿拉伯、土耳其不断威胁着埃塞俄比亚,最终未能征服此地。埃塞俄比亚人在这种险恶的斗争中,锻炼了坚强的民族性格。

大约在16世纪初期,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埃及,开始威胁埃塞俄比亚。南方的游牧民族加拉人也不断北上,使得埃塞俄比亚遭遇到南北夹击。就在这时候,葡萄牙人在开辟新航路后,听说东非有一个基督教的国家,非常感兴趣。从1528年开始,两国联合。到1543年,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土耳其势力基本被清除。然而,之后的葡萄牙却强制要求埃塞俄比亚改信天主教(埃塞为东正教),于是两国矛盾爆发,埃塞皇帝驱逐了葡萄牙人。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埃塞俄比亚的战略位置日趋重要,西方殖民者开始加强对该地区的争夺。英国殖民者开始入侵,埃塞俄比亚形成了两大势力,一是约翰四世,他在英国支持下击败了各路诸侯,于于1872年称帝;另一大势力是绍阿公国的孟尼利克。两大势力相互征伐,国家出现了内忧外患。

1884年,在德国首相俾斯麦的主持之下,来自世界的15个国家召开了臭名昭著的“柏林会议”,以解决列强们在非洲的领土争端。非洲的殖民地基本被欧洲列强们瓜分殆尽,只剩下位于东非高原一带的埃塞俄比亚,还是一片无人染指的“净土”。此时,和英国缔结友好条约,在海外还没有多少殖民地的意大利,准备趁机占领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4)

1885年,意大利当局出兵占领了厄立特里亚的重要城市马萨瓦。当时的埃塞俄比亚皇帝约翰尼斯四世准备秣马厉兵,给侵略者一点颜色瞧瞧。但由于两军的科技装备差距过于悬殊,埃塞俄比亚武士并不能阻止意大利吞并整个“厄立特里亚”;祸不单行,邻国的苏丹爆发了规模浩大的马赫迪起义,攻打埃塞俄比亚的旧都贡德尔,约翰尼斯四世战死沙场。1889年,在约翰尼斯四世去世后的数月,他的政敌孟尼利克称帝,即孟尼利克二世。

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5)

由于孟尼利克二世是名虔诚的基督教徒,本能地把有着相近信仰的意大利人看作是朋友和客人(想多了)。登基之后,就和意大利签订了《乌西阿利条约》,互相承认了各自的主权。然而,意大利却有意曲解条约,试图将埃塞俄比亚变成意大利的“保护国”,并加紧在厄立特里亚地区集结兵力,准备随时对埃塞俄比亚占领。察觉不对的孟尼利克二世,于1891年4月亲自书写了份《致欧洲列强书》,“如果有欧洲列强胆敢侵占埃塞俄比亚,那么身为皇帝的我必定会让侵略者付出沉重的代价。”1893年,孟尼利克二世正式下令废除《乌西阿利条约》。当时的意大利首相克里斯庇,亲自对厄立特里亚的意大利总督下令,“如果颠覆计划无法奏效的话,意大利将使用拿破仑的方法征服埃塞俄比亚,将孟尼利克二世用象笼押回意大利。”

1894年,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发兵,很快就取得了一些胜利,并在1895年底逼近埃塞俄比亚的军事重镇阿杜瓦。巴热提力将军分兵冒进,四个意大利远征旅向阿杜瓦分三路进军,在山顶等候多时的孟尼利克二世察觉到了战机,果断指挥埃军出击。原本预期埃塞士兵大溃败的首相,等来的却是埃塞士兵对意大利士兵大屠杀的消息。

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6)

埃塞方面,有四千到五千名士兵战死,八千名士兵受伤。

意大利方面,三路军队的将领一俘两死,七千名士兵被杀,三千名士兵被俘,另有一千五百名士兵受伤。战损比为四分之三,超过了在欧洲战场上以往任何一次战争。

阿杜瓦前线大败的消息传回国,意大利人民愤怒了。近10万人签名请愿,要求意大利军队撤出非洲。克里斯皮内阁倒台,指挥官巴热提力将军被带到了审判台。为了换回意大利战俘,1896年10月,意大利被迫和埃塞俄比亚签订《亚的斯亚贝巴条约》,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地位,并赔款1000万里拉。

击败意大利后,孟尼利克二世又不断击败诸侯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他还大力向欧洲国家学习,发展工商业,派遣留学生,修建铁路,使得埃塞俄比亚的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但这位伟大的皇帝却在1908年因中风全身瘫痪,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失去了治理国家的能力。孟尼利克二世1913年去世,幸运的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无暇顾及),埃塞俄比亚就这样挺过列强的瓜分。

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7)

1934年,意大利再次对埃塞俄比亚发动战争。内乱中的埃塞俄比亚,无法抵抗欧洲殖民者的。1936年,意大利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1941年4月,以英军为主的盟国军队击败驻守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殖民军,解放了亚的斯亚贝巴,流亡伦敦多年的海尔·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得以回国重登皇位,而厄立特里亚成为了英国托管地。1950年,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重新组建为一个松散的联盟,厄立特里亚西部的部分领土则被割给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人自然无法接受,于是,两国又爆发了冲突。结果,埃塞俄比亚反而在1962年吞并了厄立特里亚。

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8)

失去“厄立特里亚”的海岸线

1973年10月的中东战争,导致欧佩克成员国暂停石油出口,国际油价暴涨,导致埃塞俄比亚社会矛盾集中爆发。1974年,中下层军官们突然发动军事政变,埃塞俄比亚政权一夜颠覆。门格斯图从一名少校升级为中校,走到台前。他讨好民众,推行了土地改革和工业国有化,以此来掩盖他夺权行为的非法性;模仿苏联体制搞集体农庄制;以获得苏联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

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9)

1977年到1978年期间,索马里对埃塞俄比亚的欧加登地区提出领土了要求,两国还为此爆发了欧加登战争。 在经历了大干旱,大饥荒后,以及苏联解体后无法获得援助的背景下,1991年,由北方提格雷人主导的埃革阵(埃塞俄比亚革命民主阵线)以及厄利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推翻了门格斯图的德尔格军政府统治,梅莱斯·泽纳维走向了执政舞台,组建了临时政府。1994年12月,在各方势力的妥协下,埃塞在大选后决定将实行联邦制和议会内阁制,任期为五年。推行民族自治州政策,并且在宪法第39条,明确规定了州内的全民公决可脱离联邦的条款,为以后的政治撕裂留下了隐患。

提格雷当时代表着埃塞俄比亚人的意愿,而厄立特里亚一直梦想的却是独立。由于在推翻门格斯图的过程中,厄立特里亚人帮了大忙,就顺理成章获得了公投独立的机会。到1991年,厄立特里亚已基本实现了对本地的实际控制。1993年5月24日,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厄立特里亚人进行了公投,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支持独立。埃塞俄比亚无奈地宣布承认其独立。自此埃塞俄比亚失去了所有的海岸线,成了一个彻底的内陆国家。而一些位于边界的名城,到底归属埃塞俄比亚,还是厄立特里亚也成了问题。尤其是一些城市还是提格雷领导人的故乡,埃塞俄比亚领导人可不希望回家变成出国。于是,两国先是经济战,然后上升为热战。1998年,两国不宣而战,那次主要是为了争夺时任总理梅莱斯·泽纳维的故乡巴德梅。

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10)

埃塞这个有着1.1亿人口的非洲第二人口大国,有三大民族,分别是奥罗莫族、阿姆哈拉族和提格雷族。从1991年到2018年,这近三十年时间里,提格雷人阵都是执政党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的核心政党。提人阵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占据着政府中最好的位置。在经济上,得到的经济优势也最多。

梅莱斯继续沿用土地公有制,并且建立和发展大型的国有企业,其中最优秀的当属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了(埃塞俄比亚航空(Ethiopia Airline)已成为非洲最繁忙、最赚钱的机场,其航线几乎覆盖所有非洲国家,直达北京、纽约、巴西圣保罗、伦敦、迪拜等五大洲的主要城市。除了北京之外,还与我国上海广州成都有直飞航班。)。在他的执政后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刺激,于2007年开启了改革试点,引进了东方工业园,鼓励出口企业创收外汇而带动经济。2012年8月,梅莱斯·泽纳维逝世,副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接任埃革阵主席和埃塞俄比亚总理。继任后,他继续推行梅莱斯时期的政治路线。德萨莱尼没有贪权,在2018年辞去总理职务,成为埃塞俄比亚历史上第一个主动下台的执政者。

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11)

2018年4月2日,阿比.艾哈迈德博士上台。尽管他来自奥罗莫人民民主组织,但是他的权力基础却是控制着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阿姆哈拉政治精英。这些阿姆哈拉政治精英希望废除联邦制度,建立单一制的政府,并依靠在政治上的优势地位获利。然而,国内其他族裔(包括最大民族奥罗莫人)都希望继续维持联邦制。且各大族裔在各自的州内拥有地方武装,装备精良,其中提格雷人的反应最为强烈。

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12)

阿比感受到了政治和经济压力,期望通过私有化亏损的国有企业,引进竞争,开放市场,来舒缓经济压力,但处处受到掣肘。无奈之下,阿比改组埃革阵(EPRDF),成立繁荣党(EPP),将原先占主导地位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排除出去。中央政府就跟提格雷州围绕联邦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民族矛盾等方面的分歧不断扩大,始终无法找到政治解决途径,最终兵戎相见。

在近十几年来,埃塞获得了来自中国的大量投资、贷款和援助项目,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亚的斯亚贝巴和其他埃塞主要城市俨然成为大工地,建筑工地到处都挂着写有中文标识的围挡。中国已经帮助埃塞建成了包括连接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港口的长750公里的亚吉铁路,长达5万公里的公路,大量的发电和供电设施,中兴华为等中国电信运营商在埃塞建设了通讯网络,这些都帮助埃塞极大地完善了交通、电力、网络等各种基础设施,让埃塞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价值逐渐显现了出来。

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13)

众所周知,任何投资项目,都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战乱是一切投资的头号敌人。中国在亚的斯亚贝巴周边建设的东方工业园,规模庞大,大批的中国和西方企业入驻,埃塞已经成为一个新型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加工基地,在埃塞俄比亚工作、经商的中国人,估计能有十几万人,战争肯定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

在埃塞俄比亚,政治总是和暴力绑定在一起,一切争端总倾向于武力解决问题。在这片土地上,或许从未有过通过协商和宽容解决问题的先例。成熟的国家,应该做的,也许是寻找共识并提升国家的凝聚力,在此基础之上成长为参天大树。

埃塞俄比亚目前问题(埃塞俄比亚往事)(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