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会对张飞这个人物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在罗贯中的笔下,张飞被刻画为一个“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猛将兄形象,不仅长相霸气唬人,而且勇猛少谋、脾气暴躁,说话办事毛毛躁躁,常常酗酒闹事,搞出不少的笑话,活脱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肌肉型愣头青”、莽汉。

五虎上将张飞(猛将兄张飞真实面孔)(1)

然而,真实的张飞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形象,这个“猛将兄”真实的面孔究竟是怎样的呢?通过许许多多的资料,我们能看到张飞或许有着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面孔。

1、有勇有谋的智将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有关张飞的记载只有区区926个字,可谓对张飞的形象进行了高度凝结的概括,说他“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由此可见张飞在三国时代属于武力超群、勇猛无比的一流武将,这跟《三国演义》的描述完全一致。然而,张飞除了勇猛之外,是否真的是一个缺乏谋略的武将呢?请看下面两段记载:

再一则:“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通常我们认为,张飞只是一个猛将,只会跟敌军打正面的遭遇战,然而从这则记载中,我们看到原来张飞也深谙兵不厌诈的精髓,学会通过偷袭的方式来击败对手,由此可见此人不仅绝非无谋之人,而且恰恰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智将形象。

2、度量宏大的义士

关于张飞的忠诚,想必大家早已熟知,刘关张三人生死与共的感人形象早已成为千百年来的一段佳话。正是因为张飞忠贞不二的性格,所以他对有着同样刚烈性格的人物也是礼遇有加,其中“义释严颜”一段便显出他的这种侠肝义胆的性格。

五虎上将张飞(猛将兄张飞真实面孔)(2)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真所谓惺惺惜惺惺、英雄敬豪杰,对同样忠贞、刚烈的严颜,张飞表现出了相惜相敬的态度,由此可见其度量的宏大。

3、爱暴力的“活阎罗”

《三国演义》中有关张飞脾气暴躁的记载或许出自这样一段史实:“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

五虎上将张飞(猛将兄张飞真实面孔)(3)

与关羽爱抚士卒、轻视士人的形象截然相反,张飞对待士大夫阶层可谓是礼遇有加,然而对待士兵却是非常的残暴,常常因为小的过失便对手下的士兵滥施淫威,以至“刑杀过差”。尽管刘备一再告诫张飞,然张飞“犹不悛”,终于为后来被部下张达、范强暗杀埋下了悲剧的伏笔。关张二将,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一个因为轻视士人,结果被糜芳等人所卖,最终败走麦城而死;一个因为虐待士兵,结果被部下范达等人所害,最终身首异处。性格上的缺陷导致了二人最终悲惨的命运,这或许是值得为将者深思的事情吧?

4、被丑化的“美男子”?

关于张飞的长相,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成了一个莽汉,这似乎也成了民间的一种共识。然而,2004年文物部门在四川简阳张飞营山上发现的一个石人头像,使一些专家学者对张飞的外貌,产生了新的看法。

据说,该石像大约高四米、宽三米多。当地人传说,这是唐代工匠为纪念“五虎上将”张飞,在当年张飞扎寨处专门雕塑的。该“张飞”慈眉善目,耳长唇厚,脸上竟没有一根胡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专门为头像做过测量和鉴定,发现该石像的确建于唐代。对于它是否就是张飞,虽然考古专家没有给出答案,但该石像的发现,使人们对张飞的真实面容不得不重新加以考证。

这个新的发现,再加上张飞的两个女儿后代都嫁给了蜀汉后主刘禅的史实,让有些学者怀疑张飞所谓“莽汉”形象的真实性,从遗传学的角度出发,进而推测出张飞有可能是个相貌堂堂的美男子形象(因为按照一般逻辑,皇后一般不会是丑八怪,自然她们的老爹也不会难看到那里)。然而,由于缺乏有力的佐证,这终究还是一个推测(因为事实不乏会出现老爹很丑,儿女很漂亮的反常现象)。

五虎上将张飞(猛将兄张飞真实面孔)(4)

其实,最早出现张飞有胡须且不同于常人胡须的记载,并非正史,乃隋唐民间流行的一种文艺形式,叫水上木偶戏。张飞的木偶形象是一撮撮横在脸上的虎须,以至于孩子们看到了感觉滑稽。李商隐用诗歌生动地记录了这一情景:“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宋元两代,平话已然火爆,民间艺人根据自己对英雄的审美及英雄自身的性格特点,对张飞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整容”,其莽汉形象才大致定型。

5、多才多艺的儒将

在传统的印象中,张飞似乎只是一介莽夫,跟文艺圈绝对“不来电”。然而,众多的史料揭露,其实张飞不仅武艺了得,更是一位优秀的书画家。邓拓在《由张飞的书画谈起》一文里就说:“我国书法家并不限于文人,武将中也不少,如岳飞、张飞等”,并引了几本古书中关于张飞书法的记载来佐证:

有关张飞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人陶宏影的《刀剑录》。他写道:“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人于吴。”这个《新亭侯刀铭》便是张飞的书法作品。元朝人吴镇的《张翼德祠》诗作云:“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意思是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连三国著名的书法家——魏国的钟繇、吴国的皇像都比不上他。吴镇这首诗自然是溢美之辞,然亦可见张飞书法可观。

明代的《丹铅总录》中,也有一条关于张飞书法的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清代人赵一清所写的《稿本三国志注补》中,引自《方舆纪要》上的话也说:八濛山“山下有勒石云: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立马勒石。盖张飞所亲书也”。书法甚工,这便是很多专业人士对张飞字的评价,由此可见其书法之妙。

五虎上将张飞(猛将兄张飞真实面孔)(5)

张飞不仅写书法,而且还喜欢画画,喜欢画美人。据明代卓尔昌编的《画髓元诠》载:“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联想到正史的记载当中,张飞喜欢交结文化圈的人士,可知他们之间一定有着广泛的共同语言。军旅之余,挥毫泼墨,描摹美人,真是一个心思细腻、文艺范儿十足的儒将形象。

总之,“猛将兄”张飞先生绝对不是罗贯中笔下所刻画的那个有勇无谋的莽汉形象,通过众多的史料,我们看到的恰恰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智将、度量宏大的义士、多才多艺的儒将形象,异常的可爱,甚至有可能还是一位相貌堂堂的美男子。然而,张飞的命运却是异常的悲惨,由于性格中残忍好杀的因素,导致他最终命丧部下之手,未能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令人嘘唏……

(本头条号中所有文章均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以获取授权,同时需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文/格瓦拉同志 老苏有话说主编

sushuaishuai1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