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开封,对这个古朴灵秀的千年古城,竟然一见如故。有人说,若跟一座城市有缘,遇见只是早晚,若跟一座城市有缘,只消一眼便会爱上。我想,开封这座城,必定在前世便已洒下思念的种子,否则,今生初见何以感觉缘深情切。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1)

繁华的尘埃落下,日月望穿几度春秋,故人远去,喧嚣散去,八朝荣辱新衰弹指一挥间。金钗划影,玉萧吹梦,渐行渐远,开封城一如入定的佛,遗世千年,坐看风轻云淡。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2)

金水河畔,天波府外烟水缱绻浩渺,草木依旧,如果千年古史是一场剧,多少故事流淌成河,多少忠贞侠胆传世千年。推开朱漆大门,像开启一支尘封的酒,寂寞里透着辛辣,我站在河的对岸,在心底浅弹一弦无音的曲,就着故事入喉。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3)

天波杨府,北宋时期宋太宗为杨业杨令公所建府邸,因建于天波门金水河畔,故得此名,1994年依据《宋东京考》、《如梦录》、《祥符县志》等记载新建于北宋皇宫遗址龙亭公园东侧,西临清明上河图,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由东、中、西三个庭院组成,中院是杨家府衙、西院是杨家花园、东院是杨家将演兵场。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4)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5)

飞檐翘角,曲宛廊柱,旌旗猎猎,满门忠烈,道不尽的千秋往事英勇豪情。曾经的天波杨府“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何等荣耀,如今英魂归去,天波楼台故事长。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6)

中院之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

杨业,北宋抗辽名将,因大败过辽军,被称为“杨无敌”,民间称他为“老令公”。宋太宗曾经为得杨令公建下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而杨令公为救太宗魂断李陵碑。在天波楼一层议事厅,杨业发兵幽州救主的雕像,刻画着太宗被困幽州,令公和八个儿子手捧召书商量对策的故事。二楼报国厅佘太君杨门选将,无声演绎一场忠烈往事。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7)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8)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9)

杨家将用兵如神战无不胜,辽人闻风丧胆,却被潘仁美奸人所害。在幽州之战中,杨七郎被潘仁美乱箭射死,杨令公撞死在李陵碑上。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10)

天波楼到了宋真宗这一朝代,又遭小人王钦暗算,挑唆奸臣谢金吾拆掉天波楼,可谓历经血风腥雨流年坎坷。千年的剧本早已注定,锦绣丛中,似乎君子的身侧总有小人相绊。铿锵良将一片忠心血染江山,徒留世人唏嘘默叹,但小人遭世人唾弃,英雄受万人敬仰,便也值得。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11)

天波楼东西配殿,雕塑着杨家将的故事,英雄归来,那停留的过往,仿佛从不曾远去。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12)

中院之孝严祠

高楼望断人不见,烟花散尽末成眠,历经沧桑轮回,朱门已然斑驳,过往的路人,抖落一身烟尘,在这和平盛世的年代,走近这朱门院落,打捞一首流传千年的曲。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13)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14)

孝严祠是太宗御赐的祭祀殿,于天波楼相邻,孝严祠内神龛之上,杨令公、佘太君、七郎八虎、宗保、文广等22位武将塑像前放置着宋、元、明历代皇帝为杨家将授赠的神位。“祖德宗功千载英灵憾山岳,父忠子义一堂威烈震辽疆”,孝严祠前敬一柱清香,愿它逾越千年,告慰英灵。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15)

中院之兵器殿

杨六郎镇守边关之时,收得岳胜、焦赞、孟良三员大将,杨家将如虎添翼,勇猛异常。天波楼旁,兵器殿内门前两侧立着焦赞、孟良雕像,那和六郎金戈铁马驰骋疆土的日子,兄弟感情早已超越生死。辽土归附汉土后,六郎派孟良再入辽土,取回杨令公尸骨安葬。不曾想,焦赞抢先一步,却被孟良误杀。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16)

案上红烛催泪,寒月敲窗西风卷帘,孟良以自刎祭兄弟,从此天涯路,魂断梦不在,宋真宗赐二人谥号“忠诚侯”,六郎痛失左右臂哀痛不已,不久也离开尘世,终年48岁。冷烟和月,疏影横窗,纵使斗转星移,风云变幻,英雄永远存活在历史深处,不曾走远。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17)

枪刀箭戟摆放在兵器殿左右两侧,中间一幅《秘传三十六式杨家枪图解》石刻,图文并茂描绘了杨家流传的枪法,一招一式中,氤氲着传承的敬仰之情。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18)

中院之钟鼓楼

一方照壁,遗世千年,钟、鼓楼分立两侧,钟曾叫“聚将钟”,鼓曾为“催战鼓”,为杨府聚集将士鼓舞士气所用。钟楼门外立着的牌子书写着“大宋天波杨府邮驿”,如今,现代气息点缀其间,作景区邮局所用,一着宋代装束的姑娘,在此以菊为本,另做一些手工。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19)

鼓楼也叫火帅阁,流传着烧火丫头杨排凤的故事。杨排凤曾为杨府烧火丫头,擅使一根烧火棍,后成为穆桂英的得力先锋。穆桂英为杨家孙媳妇,民间流传着《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有人认为,世上本无穆桂英,当然也无杨排凤。可据说杨文广的妻子是鲜卑族人,复姓慕容,穆字读音和慕容相似,穆桂英的存在便成为可能。可无论真相如何,杨家将忠烈千秋,侠肝义胆必定已渗透进每一位杨府人的身上,栖息在灵魂深处,无论男女,不论老少。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20)

西院之杨家花园

绣帘风细,轩窗人静,回廊红柱,拱桥假山,杨家花园内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豫剧博物馆外,黄柿满枝,曲水流淌,风烟俱静,一切如初,只是曲未尽,而人已不见。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21)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22)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23)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剧目和曲目中,杨宗保是杨六郎的儿子,杨文广为杨宗保的儿子,可是《宋史》中却无杨宗保,而称杨文广是杨六郎的儿子。元代徐大焯书中却有“延昭之子名宗保”之说,到了明代,王世贞《宛委余录》中也有此说。杨文广和杨延昭的卒年整整隔了60年,这中间是否隔了一代?杨六郎的儿子是杨宗保还是杨文广?至今仍然是个迷。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24)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25)

漫步在青石闲阶,触摸时光雕刻的痕迹,逗喂一池红鱼,细数历史风云,怀念那曾经也同样倚栏凭靠的英姿。不知那远在时光深处的杨令公、杨六郎、杨文广……是否也欣赏过同一片天空下的时光静美。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26)

东院之演兵场

瞻望千年,那远去的经年,依然回响着不老的流传。以一颗敬慕之心行到东院,锣鼓喧天,旌旗猎猎,兵来将往中,演兵场上一出流传千古的戏,让人分不清是过去,还是现在。杨家湖畔,秋风起,十里残荷,依旧怀揣着不老的梦,生动了这方历史的舞台。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27)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28)

天波杨府和菊花

宋人爱菊,家家户户种菊花,菊和开封有着千丝万缕的情节,并以菊为市花,曾在天波杨府举办无数场菊花节。天波杨府的故事中,杨家将多以豫剧的方式流传,在杨家府衙照壁前,以菊花绿植做的豫剧脸谱造型非常醒目。尤其在菊花繁盛的季节,整个杨府多以菊花点缀,如果你走进鼓楼还能欣赏到“菊艺”。以南天竺、菊花、玉簪、蔷薇、萼距花做出的插花造型,极具观赏性,让人很想回到宋朝那个年代,看一看那叱咤风云威震天下的杨门女将,也热爱这“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菊花吧。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29)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30)

墨云消散,日光初露,朔风卷酒旗,饮一杯摔碗酒,和开封这座城的缘份,便从天波杨府开启。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31)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32)

杨四郎和穆桂英的关系(天波杨府迷和历史同在)(33)

攻略:

天波杨府门票60元

演出时间表:

上午

9:30 《杨令公点兵》 北大门

10:20 《秘传杨家枪》 忠烈千秋舞台

10:50 《杨门武学展演》 忠烈千秋舞台

11:30 《四郎探母》 忠烈千秋舞台

下午

14:30 《9:30 《杨令公点兵》北大门

15:20 《秘传杨家枪》 忠烈千秋舞台

15:50 《杨门武学展演》 忠烈千秋舞台

16:30 《四郎探母》 忠烈千秋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