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体检年年正常却突然得了晚期癌症的病例不少,为何?国内体检大多是由单位组织的套餐式体检,这些体检有啥用?为何难发现早期癌?常规套餐式体检解读。

来源:微信公众号——王伯军大夫谈消化

作者:王伯军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体检有必要做癌症早期筛查么(常规套餐式体检解读)(1)

国内体检模式,都是套餐式体检,缺乏针对性体检项目,大多有单位统一组织,查的都是一样;或者单位发给你一张表,让你选勾你想查的项目自己去查,所有项目加起来的费用不超过多少钱,让不是专业的人士无所适从。

套餐式体检基本上包括以下项目

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肛门指诊;

心电图;

胸片/胸透;

彩超(甲状腺、乳腺、腹部);

化验(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分析、甲状腺功能、血肿瘤标志物)

常见的套餐式体检解读

第一项 一般检查

01

身高、体重

测量身高、体重,是为了计算体重指数(BMI),以评估你的胖瘦情况,这是评价你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BMI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

BMI = 体重(千克) / 身高(米)的平方即 kg/m2

成人的BMI数值:

过轻 <18.5

正常 18.5-23.9

过重 24-27

肥胖 28-32

非常肥胖 >32

若过重,甚至肥胖,不仅容易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而且多种癌症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要减肥了!

02

血压

正常血压

收缩压:90~140mmHg

舒张压:60~90mmHg

测量前一定要静坐5分钟;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若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和舒张压超过90mmHg就是高血压了,但一次测量不一定,你体检回去以后应多测量几次,若经常增高就应找心血管科医生就诊了。

03

肛门指诊

医生用一个手指头伸进患者的肛门,以检查疾病的一种简便易行却非常有效的临床检查方法。大致可以确定距肛缘7~10cm的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

但很多体检者都放弃这个检查,怕麻烦、怕痛,难为情,但80%的直肠癌可在肛门指检时被发现,直肠癌延误诊断的病例中约85%是由于未作肛门指检。

第二项 心电图

心电图是检查心脏跳动情况,看心跳快慢,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窦性心律,提示心跳正常。不正常的原因有很多,应找心血脏科医生就诊。

第三项 胸片或胸透

胸片是检查肺部情况。胸片检查比较粗糙,它尤如把面包压偏了再拍片,由于影子重叠会明显影响胸片检查的准确性,因此胸片只能发现比较明显的问题,或者说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如肺炎、肺结核、肺大泡、肺气肿、中晚期肺癌等。早期的肺部疾病,胸片是容易遗漏的,比如早期肺癌需要做肺部CT才能看清楚,因为肺部CT是把面包切成一片片薄片再拍片,准确性会明显提高。

第四项 彩超

体检中最常做的彩超是三个部位:甲状腺、女性的乳腺、腹部。

01

甲状腺

彩超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概率特别高,几乎每10个人就会发现2到3个人。但甲状腺结节大多数是良性的,分类在3A级以下没关系,B超随访就可以;分类在3B级以上,尤其是4级以上有恶性可能,要找甲状腺外科医生就诊了。

02

乳腺

女性乳腺癌高发,做乳腺超声检查非常必要!但比乳腺癌更高发的是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良性的,不需要治疗,更用不着担心!

乳腺增生、乳腺结节在B超下可以判断的很清楚,有条件的可以再做钼靶;如果怀疑乳腺癌,必须再做钼靶和磁共振了。

03

腹部

腹部B超一般包括肝胆胰脾四个脏器,有的还会加上肾、膀胱、前列腺。腹部B超容易发现: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管结石、肾结石、肾囊肿、膀胱息肉、前列腺结石钙化等疾病,对一般人群来讲是够了,

肝囊肿、肝血管瘤5cm以下、肾囊肿2cm以下,关系不大,不需要处理,定期B超复查即可,病灶再大些的就要找相应专科医生了。

B超不能确定膀胱肿块的良恶性,需要泌尿外科医生做膀胱镜下活检病理确定。

B超对胰腺是不敏感的,必要时做胰腺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检查。

慢性肝炎人群,乙肝、丙肝、肝硬化只做腹部B超是不够的!因为,这些人是肝癌高危人群,超声有一定局限性会遗漏小的肝癌,因此体检时最好直接做增强磁共振检查,注意不是B超,不是CT,是磁共振!

第五项 化验单

01

血常规

血常规是检查血液细胞的种类、多少,化验单上都会标出参考值。若结果异常时,化验单上会出现箭头,对着单子看一下,看出现箭头的数值与参考值相差多少,若稍微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可忽略不计看作正常;差的远了,要找医生看一看。因为有些重要疾病会可在血常规上反映出来,如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

02

尿常规

尿常规包括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尿糖等。最常见的问题是:尿隐血阳性、红细胞增高,这是尿里有血,肾、输尿管、膀胱出血时都可以这样,可能是尿道发炎,也可能是尿路红石、息肉、肿瘤出血,也有可能是慢性肾炎;白细胞高表示尿道发炎;尿蛋白高可能急或慢性肾脏疾病;出现尿糖就有糖尿病可能了,需要进一步检查。

03

粪常规

就是大便常规,主要看隐血、红细胞、白细胞。

若隐血或红细胞阳性,示胃肠道有出血;若白细胞阳性,提示肠道发炎。

由于体检者怕脏,粪常规也是最容易被放弃的项目。但粪隐血检查经济、简便、且很重要,若阳性就有胃癌、结肠癌可能,必须进一步做胃镜、结肠镜检查。

近日就有一个患者因治疗胃息肉住院,术前常规检查血尿粪三大常规,发现粪隐血 ,进一步做结肠镜检查发现了结肠癌。

提醒:做大便检查前3天,不能进食动物血、肝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否则容易被误导。

04

肝功能、肾功能

主要包括血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这些指标。每一项指标含义很明确,异常就代表肝功能或者肾功能有损害。肝功能异常就诊消化内科,肾功能异常就诊于肾内科。

05

空腹血糖

查空腹血糖是看你有没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正常值是3.9-6.1mmol/;>6.1mmol/L,为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前期;>7.0mmol/L时就是糖尿病了。

单查空腹血糖太过单一,一般人再好加做糖化血红蛋白;尤其血糖增高的患者只查空腹血糖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查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但一般体检套餐都不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的。

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只反映检测当时的血糖水平,会随饮食波动,有些人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

2小时血糖可能会增高,若餐后

2小时血糖 >7.8mmol/L,为糖耐量异常,是糖尿病前期;>11.1mmol/L时就是糖尿病了。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了过去2~3个月内血糖水平,>6%就增高了,表示血糖异常,提示有糖尿病可能,应找内分泌科就诊。

06

血脂分析

查看你有没有血脂紊乱,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

甘油三酯>1.7mmol/L,就增高;

高密度脂蛋白,高点反而是好事,对血管有保护作用,<1.0mmol/L就降低了。

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不能只看有没有箭头,参考值是为健康人群设置的,要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有无心梗、脑梗、糖尿病、高血压、肾病、肥胖、吸烟、年龄等因素综合分析,因此要找心血管医生就诊。

07

甲状腺功能

查T3、T4、TSH,看有没有甲亢或甲减。

08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做为体检项目是有争议的,但有些指标如AFP、CEA、CA199等还是比较有意义的,特别对40岁以上的人群还是查一下为好,因此很多套餐大多包含这个项目。

查过的人对这个比较关心,一旦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就特别紧张,就会怀疑得癌症。其实不一定,有些人得了癌症,标志物可能完全正常;有的人不是癌症,且标志物也可升高。

若肿瘤标志物只是稍微高出正常值一点,大可放心,因为很多时候,炎症反应也可以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但要过2个月左右应再去复查一下这个指标,动态检查更有意义。

若肿瘤标志物高出正常值很多,超过2~3倍!虽然身体没有不舒服,但仍有得癌可能,需要进一步做全面检查!

上面简单解读了套餐式体检项目,这样的套餐体检有何问题?

套餐式体检,只能对你身体目前的一般状况进行简单评估,主要是发现一些慢性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炎、肾病等,以及肝肾囊肿、甲状腺结节、胆结石、胆息肉等一些问题,但会遗漏很多重大疾病。

这并不是说套餐式体检没有一点意义,它可以了解你身体的基本健康状况,有无慢性疾病,对重大疾病也会给出一些简单的线索。因此,体检后结果要找专业医生去看一下,能不能发现一些重要线索,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但从套餐体检项目上来看,一个早中期癌症病人,去参加单位组织的套餐体检,出来的结果可能是完全正常的!

国内最高发的癌症: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宫颈癌、乳腺癌。这7种癌,套餐体检能查出什么?

如果是早期癌,最可能查出来的只有1种,乳腺癌!可以通过套餐体检的B超检查发现,其他癌症通通是查不出来的!

•肺癌早期,胸透或胸片很可能会漏掉,要做胸部CT才行。

•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早期没有什么表现,常规体检查是不出来的,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肝癌,小的病灶B超容易遗漏甚至完全查不出来,需做增强磁共振检查。

•宫颈癌,常规体检根本没用,即使加做阴道B超也只能发现晚期病例。宫颈癌筛查要做宫颈脱落细胞(TCT)结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才行。

所以,很多人年年体检正常,待发现癌症时仍然是晚期!常规体检不是针对癌症筛查的,因此有人说“没有胃肠镜、胸部CT的体检是耍流氓”。

那么,癌症筛查该怎么进行呢?请看下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