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三院网上预约(南通市三院一直)(1)

蓝天白云下的南通三院主楼

作为全国首家政府命名的“无红包”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成功实践“以专科为重点、综合学科协调发展”的专科医院建设创新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一所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具有显著专科特色的综合性医院。

市三院网上预约(南通市三院一直)(2)

时任南通三院副院长蔡卫华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采访,讲述白求恩式医院创建话题

新春伊始,记者走进这家声名远扬的三级甲等医院,独家对话掌门人、南通三院院长蔡卫华,解读这座老牌明星医院翻开的历史新篇章。

多措并举, 让患者少花钱、少跑腿

市三院网上预约(南通市三院一直)(3)

南通三院影像科推出即时取影像报告等系列便民服务

“无红包医院的打造,说到底也是破解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一种举措。”蔡卫华坦言,对于经济贫困的家庭而言,看病送红包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甚至是精神负担。当南通三院旗帜鲜明地亮出“无红包医院”后,患者无须为送不送红包、怎么送红包、送多少红包等问题犯愁,大大提升了就医的体验感。

早在本世纪初,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率先推出“单病种限价”这一惠民举措,历经近20年。与此同时,医院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近几年该院临床路径入组病种和开展路径管理数量在全市名列前茅。“我们近三年每年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接近三分之一,旨在以此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蔡卫华向记者解释了一番:对于诊断明确的病种,医生不可以随意增加检查项目、随意多开药;对于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病人,住院每天的检查、治疗项目也都有明确的规定,除非病情变化再退出路径管理。

为了让病人少跑冤枉路,南通三院承诺:非疑难病例,当天出影像诊断报告;一般病例,即时出报告;对于外地患者,加班加点,不让病人跑两趟。同时,进一步缩短特殊影像检查的预约时间,尽量压缩在三天内。对于复杂疑难病例,集体读片、精准报告。目前该院影像科的成像技术和诊断技术,得到上海中山医院等沪上名院的广泛认可。

由于多措并举,2018年,该院住院人均费用下降2.8%,平均住院日同比缩短1天,全年业务收入的增幅低于服务人次的增幅。

示范引领,涌现一批医德典型

在创建全国首家政府命名的“无红包”医院并保持20余年如一日的基础上,2007年,南通三院又在全国率先创建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患和谐、医境优美、医文醇厚”为目标的“白求恩式医院”并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全国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

“今年我们将评选表彰第四届白求恩式的医务员工,每年只有10个名额,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优中选优。”作为南通三院首届白求恩式医生的获得者,蔡卫华说,每年的白求恩式员工均公示、表彰,并颁发徽章,同时将这项活动与干部任用挂钩,大大激发了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与成就感。

市三院网上预约(南通市三院一直)(4)

南通三院首届白求恩式医务人员受奖

与白求恩式医务员工评比相配合的,还有医疗服务明星的评选。“全院每个医疗单元均参与,并且我们将评判权全部交给了患者,通过病人投票评选出最满意医生、最满意护士。”蔡卫华说,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医护人员都十分珍惜这份荣誉。

正是多项激励举措的有效实施,近年来,南通三院涌现出一批患者和同行高度认可的明星医生,他们当中包括“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重症医学科主任韩旭东,南通市首届十大医师标兵、老年科主任龚亚驰等。

近年来,南通三院还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勇于担当,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民生

为推进分级诊疗、深化医改,早在2006年,南通三院就在全市率先领建了新城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21名医护人员常年固定在中心上班。如今,这支扎根基层不走的专家团队又增加到49人。双方合作后,该中心的设施和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赢得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为探索“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分级诊疗模式领先探路、积累经验。

2017年底,崇川区政府与市卫计委签订医联体合作共建框架合作协议。南通三院积极加入,再次签约领建文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中心原有57名医护人员全部纳入三院统一管理,同时派出14名专家常年坐诊。“在医联体建设方面,我们起步较早,并且是真刀真枪实干,真正承担起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蔡卫华是这样说的,三院更是这样做的。2018年,南通三院医联体建设工作得到崇川区政府肯定。

为了进一步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17年,以南通三院为龙头医院的市传染病防治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联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第六人民医院,与各县(市)人民医院传染科(传染病医院)组成。“联盟成立后,我们成立了传染病专家库,重新修订了传染病质控标准,同时定期组织联盟专家开展义诊、教学查房、质量控制、学术交流等。”蔡卫华介绍,该院举行的“上海名医大讲堂”等学术活动,每期都会邀请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参与。

市三院网上预约(南通市三院一直)(5)

南通三院牵头组建了南通市传染病防治联盟,图为市卫健委主任陈冬梅和市三院院长蔡卫华共同为联盟成立揭牌

眼下,南通三院正在着手启动“党员专家走基层”活动,通过送技术、送服务、送科普知识等方式,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扶贫。

学科重组,以一流医疗技术造福病患

为进一步提升解决危重复杂疾病的能力,2018年,南通三院全力推进学科整合重组,新成立感染病学部、内科学部、外科学部、重症医学部、中医学部、临床药学部、功能医学部、门诊医学部八大学部,创新探索学部引领学科专科发展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部的管理功能与作用。“成立感染学部,旨在将传统优势专科品牌擦亮。目前,该学部还成立了重症感染病区、感染杂病病区等6个特色科室,将烈性传染病、杂病及合并症的患者等全部纳入收治范围,不让他们流失在外,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稳定。”蔡卫华介绍,该院拓展了感染性杂病集中诊疗规模,感染性疾病科在原有传统感染性杂病诊治基础上,重点突出在不明原因感染、艾滋病等集中收治、分类管理能力上的提升,打造高水平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此外,整合现有资源,调整肝病科结构布局,厘清急慢重症、病毒性与非病毒性肝病的分区收治问题。

顺应精准医学的发展趋势,南通三院还扎实推进亚专科建设,普外科全面完成肝胆、胃肠及甲乳等三个专业的分区,骨科建立脊柱、关节、创伤等专业分治,着力打造亚专科群,使专业技术精益求精。

正所谓分中有合,合而有分。南通三院全面实施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通过深化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发挥学科群优势,为患者提供全面、有序的诊疗方案,实现“一站式服务、多学科协作、个体化诊疗”;以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拓展急症急救中心规模,强化危急重症绿色通道建设,形成急危重症多学科联合、重症医学部统领的一体化整合医学模式;将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病例科等合并,组成功能医学部,通过协同业务培训学习、联合科研课题申报等方式,人尽其才,让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找到自我发展的舞台、方向和专长。

展望未来,不忘初心续写辉煌

“2019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接轨上海的步伐,与华山医院感染科、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知名医院(科室)深入合作,及时把握学术前沿,拓展学科发展空间。”展望未来,蔡卫华信心满满。

为了进一步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南通三院将启动一系列惠民新政: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扩大内镜中心规模,开设日间手术专门病区,强化处方点评,将合理用药、费用控制、药品耗材等纳入绩效考核和医德考评……

蔡卫华说,南通三院将在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方面狠下苦功,全面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为保障江海百姓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江海晚报记者冯启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