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除夕夜古诗,大年三十除夕夜(1)

除夕是一年最后的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所以义叫除岁。在年节中,除夕是去旧迎新的时候。古代人很迷信,尤其惧怕疫疠与恶鬼,在年终到来时,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驱疫疠、除恶鬼。故而把这一夜称为除夕。

那么除夕都有什么禁忌呢?虽然很多过去的说法会有些老套或过时,但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毕竟文化的传承由我们共同承担的。

大年三十除夕夜古诗,大年三十除夕夜(2)

第一:忌外人

除夕宴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大餐,俗话说的“年夜饭”。瓜果毕至,鱼肉咸集,举家团坐,饮酒辞岁。一般人家都要”大团圆“,常年在外,出远门的亲人也要赶回来跟家人一起吃三十晚上的团圆饭,哪怕是千里迢迢,迎风冒雪。

北方人食面,就吃饺子,饺子又称“扁食”,民谣说:“年三十,合家欢乐吃扁食。”

屋里烛火通明、热气腾腾。院内间或传出阵阵鞭炮声。家家享受着天伦之乐,喜气洋洋。为了保证一家人欢乐的大餐,一般不愿外人贸然闯入。不论外人是串门还是讨债,都一样会打扰一个家庭内部欢乐的团圆,所以除夕之夜,对“家”之外的人都一律都不欢迎。

大年三十除夕夜古诗,大年三十除夕夜(3)

第二:忌出嫁女大年三十看娘家灯

"三十晚上,出嫁的女儿不能看娘家灯,看娘家灯会死娘家人”,这一条够狠的,但"师出有名“。旧时以为出嫁的女儿通常多"婆媳不和”,如果已成为“人妇”的女子老往娘家跑,那婆婆家就不能保证大团圆了,为了保证婆婆家一家团圆,所以流传了这一条民俗。

第三:忌打碎碗碟

除夕打破碗盏,次年必遭凶事。万一打破了,就念叨"碎碎(岁岁)平安"来化解。

第四:忌留糨糊

贴窗花、对联剩下的糨糊不能留,否则来年日子会越过越糊涂。

第五:忌挑水

土家族人忌讳挑水,担心惊动龙王,影响到来年的风调雨顺。

第六:忌灯油泼地

除夕将灯油泼地,家中必多疾病,或有不利之事。当然,现在除了在博物馆,很少还能看到油灯了。

第七: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随地大小便

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就会降祸到人。

第八:祭祖先禁忌

就餐前须要先祭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了以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否则就是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敬。

大年三十除夕夜古诗,大年三十除夕夜(4)

第九: 守岁禁忌

守岁时,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

除夕守岁风习由来已久。据周处《风土记》:“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这天晚上,全家欢聚一堂,围炉而坐,叙旧话新,畅谈美好的祝愿,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关于守岁之由来,浙江舟山群岛、宁波、浙东一带有这样一则传说:

很古以前,太白山上住着一个恶魔。发怒时常呼风唤雨造成水灾;高兴时催赶太阳,让烈日暴晒人间,使田地寸草不生,百姓因此痛苦万分。

一天,东海上来了一位清水道长,受尽折磨的贫民纷纷向他求救。法师知道恶魔喜爱喝酒,就采集了九百九十九种相草,八百八十八种泉水,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制造出一种醇香四溢、浓烈无比的奇酒。谁知道酒刚酿好,恶魔就来了,原来异常芬芳的酒味直冲云霄,恶魔闻到这从来没有闻见过的酒香,垂涎三尺,急不可耐地追到炼酒处。清水法师哈哈大笑,恭恭敬敬将酿好的奇酒献给了恶魔。这酒鬼馋涎欲滴、张开血盆大口猛将一坛美酒全部喝下肚去。

霎时间,它浑身发热,头晕目眩,筋骨酥软,天旋地转。酒坛哗啦一声掉在地上跌得粉碎,恶魔从此也一醉不起。这天正好是年三十夜。人们庆祝恶魔酣醉昏迷,不能再兴妖风作恶浪,危害凡界。为此而感谢酒的奇功。除夕夜人人都要饮酒作乐,就是从不喝酒的妇女儿童,这时也会喝几口以表示对酒的喜爱。同时百姓为怕恶魔醒来,个个都警惕地通宵不眠,守岁直到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