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生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长,他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他的意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长,他来向孔子问政。

孔子告诉他: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百年大计,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想很快就能拿成果来表现,也不要为一些小利益花费太多心力,一定要顾全到整体大局。

不思进取和怨天忧人(欲速则不达宁静以致远)(1)

 这就告诫人们做事情不能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后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一个人只有摆脱了速成心理,一步步地积极努力,步步为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凡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 。有了量变才会有质变,万不可焦躁,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逆其道而行之,结果反而会离目标更远。如果想要快速完成某件事,其效果未必会好,甚至大失所望,万不可急于求成。

不思进取和怨天忧人(欲速则不达宁静以致远)(2)

01

觉得田地里禾苗长得太慢,便将禾苗用力往上拔,结果禾苗枯萎了;早产的婴儿身体虚弱需要吸氧,家人担心便让婴儿整日吸氧,结果吸氧过多导致氧中毒;家里养的盆栽娇嫩,担心长不好,便每天浇水施肥,盖上最肥沃的土壤,结果营养太旺盛把根茎烧坏了。

《菜根谭》中说:事事留个有余不尽,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召外忧,为人不必追寻圆满,做事不必苛求完美。

有的时候你不需要再加把劲儿,反而应该停下脚步,懂得适可而止才是最好。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好的人生懂得适可而止就好。

没耐心是轻浮者的一个共同特点。因为没耐心,所以不肯等慢工来出细活,满脑子只想着:速度!速度!速度!做事追求速度当然没错,多快好省嘛,但是浮躁的人抹掉了好和省,只记得多与快。所以才会老想着三个月赚到五百万,或者三年五年成就大事。

因为没耐心,才热衷于占小便宜,也不管会不会吃大亏,满脑子只想着眼前的小鱼小虾米,殊不知放长线才能钓大鱼。所以才会有人涸泽而渔——把池子抽干了,把鱼都捞走。只求今年吃个肚儿圆,不管明年饿不饿肚子。

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一个人只有摆脱了速成心理,一步步地积极努力,步步为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不思进取和怨天忧人(欲速则不达宁静以致远)(3)

有一个小朋友,很喜欢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丛中玩耍时看见一只蛹,便取回了家,日日观察。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辛苦地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小朋友看着有些不忍,想要帮帮它,便随手拿起剪刀将蛹剪开,蝴蝶破茧而出。但没想到,蝴蝶挣脱以后,因为翅膀不够力,根本飞不起来。

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与艰辛,但只有付出这种辛劳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却让爱变成了害,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放大至人生,意义深远。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今时今日许多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将你锻炼得坚强,使你成长、使你有力的过程。

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人时常会"欲速则不达",放眼社会,大多数人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背道而驰。事实上,很多历史上的名人是在犯过此类错误之后才懂得成功的真谛。宋朝的朱夫子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之后经过一番苦功,方有所成。他有一句十六字真言将"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不思进取和怨天忧人(欲速则不达宁静以致远)(4)

02

人,行走于江湖,最忌讳心浮气躁,唯有沉得住气,方能成就自己。

只有沉得住气,命运才会被有序的引导前行,沿着美好的愿望轨迹,不断改变前行,生命之舟才能持久地乘风破浪而扬帆远行,才能守得云开日出,苦尽甘来,柳暗花明……

反之,如果沉不住气,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图一时之快,往往会产生各种不堪的后果。

人生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真正的高手,都有无与伦比的底气,懂得积累和沉淀自己。

能成大事的人,往往都能沉得住气。而急于求成的人往往性格浮躁,做一件事情总恨不能马上做好。追求效率原本没错,然而,一旦过分追求便会丧失做事的目的性,最终一无所成。

不思进取和怨天忧人(欲速则不达宁静以致远)(5)

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就长成了两棵树苗。两棵树苗都有一个宏伟的志向,那就是能为农夫结出又甜又大的果子。

为了这个目标,两棵树苗都拼命地从地下吸收营养。

不同的是,第一棵树苗将吸收来的营养全部用来向下扎根、向上滋润树干。

第二棵树苗将吸收来的营养一股脑的都用在了开花上。

在它看来,开花结果是树的使命,与其将营养用在扎根、滋润树干上,倒不如现在就把这些养分用来开花结果。

因为早早的就开始开花,第二棵树苗受到了农夫的喜爱,浇水施肥更加殷勤。

随着时光的流转,第一棵树苗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最终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

第二棵树,却因为过早地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养分不足渐渐枯萎了。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是故事中的第二棵树苗,为了到达目的,一味求快,看似走在了前面,成功在望。但最终,却输在了快。

不思进取和怨天忧人(欲速则不达宁静以致远)(6)

03

我们可经常发现一些孩子读题时拿眼睛一扫就过,看了个差不多就开始做题。做计算题时连数都看不完就抬笔做,根本不观察有没有算法的优化、运算顺序上需要注意什么;做选择题时没耐心去分析每一个选项,而是凭感觉或去猜;做填空题时,演算本上根本不出现算式,全在脑子里口算。做应用题时,读不太懂的,也静不下心来找关键词,更懒得画图帮助分析。

其实,浮躁心理是当前青少年的通病之一,表现为行动盲目、缺乏思考和计划、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等,表现在数学学习上就是审题不认真、计算不仔细、漏题、稍复杂问题没耐心分析等。

如果觉得孩子浮躁、心不静了,家长或教师应仔细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放下自己的姿态,设身处地替孩子想想,学会换位思考,制定目标计划,跟孩子一起戒骄戒躁,不断进步。

而对于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来说,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做错题目,有奇怪的思维而抓狂。一些视频平台也专门出了一个"家长辅导作业"的话题,看家长和孩子各种的斗智斗勇。"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提起"陪娃写作业",大概每个家长都有很多话想说。

不思进取和怨天忧人(欲速则不达宁静以致远)(7)

比如最常见的,因为孩子做错题,或者在做作业的时候有一些错得离谱的脑回路,经常有家长被气得的抓狂。然后,就有很多人说,辅导孩子做作业,是影响家庭和睦的重要原因。

其实,本质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追求快的体现。

孩子的认知需要一个过渡的阶段,不可能马上就能解出相对复杂的题目,即使那些题目在我们看来非常简单,但对于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磨练。但是,仅仅因为他们做不出题目就鸡飞狗跳,是不是也是因为过度追求速度而忘记了本来应有的循序渐进呢?

孩子的进步,是要在理解题目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想让孩子更快的成长,而忽视了这些基础因素,再怎么着急,都有些拔苗助长。这并不利于孩子的长久发展。

不思进取和怨天忧人(欲速则不达宁静以致远)(8)

04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马不停蹄,生怕落下一步。人们不再追求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而是追求快节奏的生活。当然,快节奏带来的,是焦虑。

虽然看起来,这样的生活节奏是高效率的,但是对于内心的破坏性也是巨大的。人们的焦虑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急功近利,一不小心就会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到那时,悔之晚矣。可是,依然有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快节奏的生活。

最典型的,就是我们不再等待,不再关注过程,只是看重最终的结果。

学会脚踏实地才能创造幸福。上天不会平白无故地把一份成功送给任何人,轻浮的人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每一个拥有舒适安逸生活的人都经历过生活的磨炼,都是一步步从磨难中走过来的。只有脚踏实地地奋斗,才是人们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不思进取和怨天忧人(欲速则不达宁静以致远)(9)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有些人难免患上躁进的心理疾病,而躁进便是"机动"的一种表现。因为心灵"机动",使人失去了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使人漫无目的地努力,自食"弓影疑为蛇蝎,寝石视为伏虎"的恶果,最终事与愿违,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总是背道而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让自己的意念平息,让心灵沉静,这样"石虎可作海鸥,蛙声可当鼓吹,触处俱见真机"。

时时擦拭心灵深处的浮躁,时时提醒自己"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及时地给自己的心灵洗个澡,去除掉那些躁进的因子,恢复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人生才会拥有更大的幸福。

不思进取和怨天忧人(欲速则不达宁静以致远)(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