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一场秋雨打破了前几天的温润,也滋润了宿州大地截至此轮降水前,宿州市秋收秋种已经全面结束记者决定“事后诸葛亮”到基层走访走访,寻找禁烧“零火点”的“秘方”,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发挥哨点监测作用早发现早处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发挥哨点监测作用早发现早处理(落实落细落小换来)

发挥哨点监测作用早发现早处理

10月26日上午,一场秋雨打破了前几天的温润,也滋润了宿州大地。截至此轮降水前,宿州市秋收秋种已经全面结束。记者决定“事后诸葛亮”到基层走访走访,寻找禁烧“零火点”的“秘方”。

今年秋季,埇桥区200余万亩农田迅速而顺利地收割、播种完毕,全区未出现一个火点,打了一场漂亮的秸秆禁烧翻身仗。记者第一站便来到了埇桥区桃园镇。

上午10点30分,记者来到了桃园镇政府。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刚刚开完每周一次的全镇例会,各村、社区的主要负责人都来参加了。在这个会上,桃园镇的党政负责人向各村、社区的主要负责人下了“硬指标”,必须及时组织开展剩余秸秆的清运工作,彻底清除后期秸秆焚烧隐患。各村、社区又一次投入到了新的“扫尾战役”中去。

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了桃园镇桃东村。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沿路望去,水天一色,白茫茫的水雾中,嫩绿的麦苗“才露尖尖角”。记者下车走进农田观察发现,播种较早的地块,青苗已经长出地面3—5厘米,播种稍晚的地块也正破土抽青。

来到桃东村村委会,村务公开栏上的一幅用粉笔手工绘制的地图和包保责任清单让人眼前一亮。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这幅地图就是桃东村的全部地块示意图,包含边界、自然村名称、河流和面积,简单明了。另一侧的禁烧包保责任清单则更加细致,每一组的负责人、组员、包保区域清晰可见,分工明确。

“我们村把包保人员全部‘上墙’,具体到了人、到了地块,大家各管各的责任地块,也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了。”桃东村党支部副书记韩新科告诉记者,正是这样细致具体的工作保证了各项禁烧政策的顺利落地,也保证了“零火点”。

“秋收期间,我们村的全部干部走村入户,宣传秸秆还田的好处,焚烧秸秆的危害,大家的观念也渐渐转变了。”桃东村的村民王登良认为,正是因为村干部的细致、耐心的宣传让他们对待禁烧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把秸秆当成了宝贝。(记者 余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