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一、作者简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安妮日记经典语录花枯萎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安妮日记经典语录花枯萎了(十分钟了解世界名著安妮日记世界上最悲情的自诉)

安妮日记经典语录花枯萎了

《安妮日记》

一、作者简介:

安妮1929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家庭。父亲弗拉克出身富裕,但一战后家庭走向没落。希特勒上台后加紧迫害国内犹太人,安妮全家被迫于1933年举家逃亡到荷兰。1940年德国占领荷兰后实施了严厉的反犹太人法律。禁止犹太人乘坐有轨电车,抵制犹太人企业,要求犹太人必须佩戴黄色星星以区别身份。两年内,好多犹太人开始遭到骚扰、逮捕和杀害。弗兰克一家也接到了传讯,对象是安妮的姐姐玛戈。全家做好准备后被迫躲到了弗拉克工作的办公大楼的密室里,使自己的生命经常处于极大风险中。

在躲藏的时间里,范·丹全家和杜瑟尔先生也加入了进来。他们通过收音机获得外面世界的消息;安妮通过日记记下自己关注的事情。1944年8月4日,盖世太保终于发现了他们的藏身地,带走了所有的人。在大楼里工作的秘书发现了夹着安妮日记的书,把它转交给了弗拉克的助手米普。1945年战争结束后,米普把日记交给了幸运的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生还的弗拉克。而安妮和玛戈却死于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她们的母亲在奥斯维辛劳累饥饿而死。范·丹一家和杜瑟尔先生也被纳粹杀害。

弗拉克知道女儿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作家,并期待出版自己的作品。弗拉克浏览了日记,选择了一些符合儿童读者的口味,删除了其中他认为对已故妻子和密室难友不敬的话。1980年,在弗拉克去世时,瑞士巴塞尔的安妮·弗拉克基金会得到了日记的版权,《安妮日记》终于与世人见面。

二、故事情节:

安妮1929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因为是犹太人,1933年举家搬到了荷兰。他们的亲戚都在德国,两个叔叔跑到了北美,祖母和他们一起生活。1940年纳粹占领荷兰后颁布了专制法律,犹太人被迫佩戴黄色星星以便于区分;在购物、乘车、外出、进教堂和上学等方面进行严格的限制。1942年,安妮的祖母去世了。

1942年6月12日周五,安妮迎来了13岁生日,礼物是一本崭新的日记本。安妮给她的日记本起名字叫“基蒂”,记录了她和朋友们创办了乒乓俱乐部。打完球后她们去一家允许犹太人买东西的雪糕店,让喜欢自己的人买单。安妮不乏爱慕者,男孩子对她很着迷,但安妮不理睬他们。跟安妮走得比较近的是一个叫哈里的男孩子。安妮功课很好,除了数学外都不用担心。德国人经常采取的激烈行动闹得校园里人心惶惶;很快,有轨电车也不允许犹太人乘坐了。其实,安妮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朋友和知己,她有快乐的家庭,也不乏崇拜者,但她对任何人都不相信。

1942年7月1日到10日

哈罗的父母在比利时,他和祖母住在阿姆斯特丹。一个周日的下午,哈罗告诉安妮祖母不允许他和小女孩来往,但他喜欢安妮而不是从前的女友厄索。哈罗告诉安妮他每周哪些时间有空,希望她来找他;他还去见了安妮的父母。安妮父母很生气,要求安妮晚8点前必须回家。安妮承认她真正爱上的是一个叫彼得的男孩,哈罗只是她的一个普通朋友而已。

安妮父母担心的是随时会被德国人抓走。很快,他们收到了纳粹党卫军的传讯,要传讯玛戈。全家人开始紧张地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全家人终于到达了藏身之所,王子运河263号法兰克的办公大楼里——一间藏在楼上办公室的密室。忙到周三安妮才有时间思考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动,并写在了日记本上。

1942年7月11日到10月9日

安妮习惯了在密室中听到钟声,感觉是在一个奇怪的寄宿公寓里度假。父亲把她的电影海报带到阁楼上,让她粘贴卧室的墙壁。安妮流露出不能外出而憋闷的感觉,怕被纳粹发现后遭到枪杀。她经常和母亲与姐姐争吵,她无法迎合她们;而父亲是唯一理解她的人。她知道,只有战争结束了才能离开密室,才会有人来看他们。她仍然对许多事情抱有幻想和希望。

范·丹一家7月13日来了,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天。德国人在频繁的发布召集令,人心惶惶。法兰克的同事沃斯库伊在密室门前打了个书架做掩护。安妮母亲和范·丹太太经常吵架;安妮正在学法语,每天记住五个不规则动词变位。安妮不满范·丹太太责备她,因为自己并非她的女儿。

好动的安妮因不能随意出去和拉开窗帘而变得不安和沮丧,住在密室里的新鲜感很快消失了。在密室里大家轮流用热水洗澡,外面一有动静就得保持安静。每次门铃一响,安妮就害怕是盖世太保来了。她也很担心法兰克福许多犹太人的命运,自己既是德国人又是犹太人,可纳粹已经不把他们当作德国人了。

1942年10月14日到11月20日

安妮忙着学习法语、数学、历史和速记。自己和母亲及姐姐的关系也好多了,姐妹俩同意彼此交换日记;但玛戈对长大后做什么仍旧保密。

木匠来给灭火器灌气,大家吓了一跳。他们听到有人敲打书架,还以为被发现了。随后意识到对方是好心人克莱曼先生,法兰克办公室的工人米普夫妇还在密室里住了一晚上:安妮很喜欢有人来做客。

法兰克病了,但家人无法叫医生来。安妮自己非常兴奋,因为她感觉到快来月经了。她觉得从现在起自己不再幼稚了,她是渴望得到信任、爱情和倾慕。

英国人在北非取得了胜利,法兰克恢复了健康。范·丹家的彼得十六岁了。密室里的居民同意接纳第8个人,安妮想到这个新成员就很高兴。他叫杜瑟尔,是名牙医,妻子是基督徒。杜瑟尔与安妮共用一室,他讲述了外面很多杀害妇女儿童的事,仅仅因为他们都是犹太人。安妮不能理解为何犹太人遭到迫害和灭绝,认为自己藏在这里是幸运的,她决心不能用所有的时间来哭泣。

1942年11月28日到1943年6月13日

密室里用电太多,超过了配给指标。安妮逐渐觉得杜瑟尔是个严厉的说教者,规矩和礼仪太多。光明节和圣尼古拉节几乎同时到来,密室里进行了两场庆典,蜡烛只允许点10分钟。庆祝时刻,法兰克在大壁柜里藏了一个篮子,里面装满了礼物和一个黑彼得标志的面具。

范·丹先生将买来的肉做成香肠以便保存。杜瑟尔开始在密室里行医,尝试修复范·丹太太的牙洞。安妮厌倦了范·丹太太的牢骚,晚上杜瑟尔警告她要保持安静,而清晨安妮又被他的体操声给吵醒了。安妮还是为自己越来越懂事而惊讶。

犹太人继续被驱逐出家园,骨肉分离,基督徒和犹太教徒都盼望战争快点结束,安妮相信密室里的人境况比外面的要好很多。安妮很生气每个人都对她大喊大叫,把她叫做“惹人嫌”,她希望自己能拥有一种不被人讨厌的性格。一天晚上,安妮被高射炮吓坏了,她躲到了父亲的床上。杜瑟尔先生经常给外面的妻子和其他朋友写信,法兰克为了安全让他别写了。他们都觉得楼上有小偷,但又不能确定,这让他们想起来就毛骨悚然。收音机里说所有犹太人都被驱逐出了荷兰的其他省份。

杜瑟尔妻子送给他一个包裹作为生日礼物,他不愿与其他居民分享自己的食物。安妮知道自己一家人比绝大多数犹太人境遇要好;但她推测将来如果回忆过去,自己仍然会被他们如何在恶劣环境下生存那么久感到惊讶。范·丹先生相信战争会在1943年结束。安妮14岁的时候,父亲给她写了一首诗,玛戈把它翻译成了荷兰语。

1943年6月15日到11月11日

沃斯库伊得了癌症,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安妮因为近视加深又不能戴眼镜,便决定停止学习,大家考虑送她出去看眼科医生。但法兰克听说英国人在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登陆了,战争很快就要结束,所以想等等看。一周时间里安妮最喜欢周六,拜普总会从图书馆里给她拿来书看;安妮问杜瑟尔她能否每周下午使用房间里的书桌学习,遭到了拒绝。争论中法兰克先生介入,为安妮争取到了每周两天下午可以使用的机会。安妮憧憬着如果离开密室她会高兴的不知该做什么好,最好还是回到学校。办事处又遭遇了小偷,偷走了现金和食堂配给证。

盟军飞机轰炸阿姆斯特丹,密室里都很害怕,但安妮努力变得勇敢些。收音机里说意大利墨索里尼下台了。后来他们被迫上交收音机,杜瑟尔为此很生气。密室里每天的日常安排与平时有很大的不同,但安妮还是比较乐观的,语言中充满了幽默和讽刺。

安妮拿来一双新鞋,杜瑟尔让米普拿来一本禁书,差点引起麻烦。意大利无条件投降了,但安妮还是为克莱曼先生要做阑尾手术而担忧。她还担心仓库里工作的范·马伦不可靠,会发现他们的藏身之处。安妮每天都服用控制忧郁的镇静药,她很恼火为什么人们都指使拜普干好多事情。安妮认为自己是一只翅膀受伤的小鸟,渴望新鲜空气和阳光。

玛戈开始学习拉丁文,但安妮认为太难了。法兰克请克莱曼弄来一本儿童版《圣经》让安妮学习《新约》。米普告诉安妮他羡慕密室里的平静和安宁,但安妮却担心会被人发现。她把这8个居民比喻成浓密的乌云中一小块明亮的蓝天。乌云越来越厚,他们既能看到毁灭又能看到和平。

1943年11月17日到1944年1月

拜普家人得了白喉,她有六周不能与大家接触。玛戈用拜普的署名继续学习拉丁文课程。杜瑟尔和范·丹太太吵架了,他认为他应该和密室里其他人共用晚餐,庆祝他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安妮说杜瑟尔从未感谢他们无私的接纳。晚上,她梦到汉娜莉来求救,安妮后悔自己曾错怪她,对于两人不同的生活境况安妮觉得内疚。

圣尼古拉节再次到来,安妮用五彩缤纷的纸装饰着洗衣篮子,在其中装满鞋子。她和父亲写了诗,每只鞋里都放一首。安妮得了感冒,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案。每个人都交换了圣诞礼物和光明节礼物,但因战争陷入僵局都情绪不高。安妮仍然心怀感激,她的状况比其他犹太人孩子好很多。她嫉妒克莱曼太太的孩子们,他们能出去和朋友玩耍,而安妮一家人却像麻风病人一样被困在密室里。

安妮梦到了汉娜莉和外婆,她不知道汉娜莉是否还活着。安妮惊讶的发现自己写过好多控诉母亲的话,她感到现在自己理智了很多,能更理解母亲了。她把自己看做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少女,每次月经来潮,她都感觉有一种甜蜜的神秘感。安妮好像看见了维纳斯般的裸体女性形象,她感觉自己有一种亲吻女孩子的可怕欲望。这一切使她渴望与人交谈,她开始信任彼得,她还梦到过一个交往很深的老朋友彼得·席夫,他的脸庞在她脑海中依然清晰。

安妮和彼得谈论一只叫莫希的小猫。彼得说莫希是只公猫,并把猫翻过来让安妮看它的性器官。安妮说她只知道女性性器官叫阴道,但不知道男性性器官叫什么。彼得说他会回去问父母,安妮对彼得能大方的和她谈论性的话题而惊讶。

1944年1月28日到1944年3月11日

密室里的生活越发无聊,她听腻了一遍遍雷同的故事。大人们重复着克莱曼先、简、米普的故事,话题中心是藏匿在其他地方的犹太人。安妮对帮他们隐藏起来的荷兰人印象很好,他们冒着危险极力拯救其他人。安妮渴望独处,但担心有一天她会更加孤独。

安妮注意到彼得看她的眼神有了很大的不同。一天,彼得说他时常过于紧张而无法与人交谈,他过去经常动拳头解决问题而不是好好商量。安妮很高兴知道这些。玛戈生日那天,安妮和彼得又聊了起来。彼得很难过自己是犹太人,希望战后没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他说犹太人是上帝的子民。安妮惊呼:“就是因为这个,我希望他们成为善良的子民!”

安妮开始喜欢上楼看彼得,她心里有了期盼,生活美好了许多。但她不承认在恋爱。安妮母亲不愿意看到安妮老往楼上跑。安妮新找寻的快乐很快被讨厌的小偷动摇了,这小偷好像有自配的钥匙一样常来偷东西。

安妮感觉情感上的爱最终会发展成身体上的爱,她认为这个过程很自然,不必担心有失童贞。安妮总结了密室里的生活,总结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开始是从充满阳光到争吵和谴责,自己变得固执和傲慢;然后是孤独、忧郁、自省,转变为一个少女,被当做大人了,情感上开始独立;后来渴望有个男朋友,情感和自身有了新认识。

1944年3月14日到4月11日

给密室提供食物的人被抓了,食物来源紧张,吃的简直糟透了。米普患了流感,简认为不大可能去看医生。安妮说她比彼得更烦躁,他有自己的房间,而自己要和杜瑟尔共用一间。

安妮和玛戈逐渐厌烦自己的父母,安妮抱怨父母没有坦诚的说明有关性的事情。玛戈说她很嫉妒安妮和彼得的关系,她也想有个人分享她的情感。安妮对自己和彼得的关系很高兴,但自己觉得不会发展到嫁给他的阶段。安妮决定问问彼得有关性的问题,她认为彼得无所不知。

安妮母亲禁止安妮上楼见彼得,彼得就邀请安妮和玛戈一起上楼。收音机里说荷兰政府一个官员战后要出版部分公民的日记和信件集子,大家立刻想到了安妮的日记。安妮认为战后十年人们才能发现她的日记如此有意义。安妮为了打发时间,继续写作,描述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写了爱好、家谱和神话。食物越来越紧缺,没有蔬菜吃。

一年安妮和彼得正在说话,小偷又来了。范·丹先生刚要设法吓跑小偷,却看到了从墙缝透过来的手电筒光。他们很担心纳粹来抓捕,只好趴在地板上保持沉默,直到声音消失了大家才松一口气。

1944年4月14日到1944年8月1日

小偷更加肆无忌惮,气氛越加紧张,人们都觉得厄运逼近。彼得忘记了打开大门门闩,库格勒不得不撬开窗户钻进来。空袭更加严重,注册出生、死亡和婚姻的海牙政府大楼遭到了轰炸。

4月15日,安妮第一次被人亲吻,但彼得只是亲吻了她的左半边脸颊和半个耳朵。安妮觉得自己算是很前卫了。安妮与彼得谈论女性的秘密,她甚至思考在杂志上发表一篇童话。

安妮想起了自己的作业和马铃薯菜谱。她问彼得是否该告诉父亲他们间的关系,彼得认为应该。法兰克先生认为密室里这样做不太对,问安妮是否爱上彼得了。告诫她别太认真,必须克制。

安妮思索着人生,她不知道战争的悲哀在于把钱都投入到战争上面而不是花在医疗事业上、穷人和艺术家身上。她认为人内心深处存在一种暴力的倾向,会导致无休止的战争和破坏。父亲对她上楼见彼得次数太多越发不满,安妮想解释一下,给父亲写了一封信。父亲很伤心,觉得自己受了伤害。安妮感到很内疚,决定改变自己。

安妮希望将来成为一名新闻记者或作家。法兰克和范·丹太太围绕战争打赌输了,他不得不给她五瓶奶酪作为报酬。安妮听说荷兰人中的反犹太意识更普遍了,她很沮丧,不知道痛快的死是否比躲在密室里更好。

6月6日是大反攻的日子,盟军在法国登陆,密室里的人兴奋极了。安妮15岁了,她心情好转,思考她对生活本质的热爱和女人为什么被认为不如男人的问题。7月底刺杀希特勒的消息传来,她希望这是德国人自己要停止战争。8月1日安妮描述对自己的新看法,思索着如果世界上没有别人的话,她会成为什么样的类型。突然,日记到这里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