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1992年8月25日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三组)》特种邮票1套4枚。

三国演义179-229(每日一邮1992-9三国演义)(1)

(4-1)T 舌战群儒 20 分 2910.2万枚

(4-2)T 智激孙权 30 分 2890.7万枚

(4-3)T 蒋干盗书 50 分 2865.7万枚

(4-4)T 草船借箭 160 分 2979.2万枚

三国演义179-229(每日一邮1992-9三国演义)(2)

志号名称:1992-9T

版别:影写

整版枚数:20枚

全套面值:2.6元

齿孔度数:11×11.5度

邮票规格:54×40毫米、40×54毫米

设计者:戴宏海

印制机构:北京邮票厂

三国演义179-229(每日一邮1992-9三国演义)(3)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共120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终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各统治集团间的相互矛盾和斗争。

三国演义179-229(每日一邮1992-9三国演义)(4)

本套邮票为《中国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系列邮票的第三组,共4枚,分别以“舌战群儒”、“智激孙权”、 “蒋干盗书”、“草船借箭”为画面。

三国演义179-229(每日一邮1992-9三国演义)(5)

4-1为“舌战群儒”。在构图上,作者有意把人物画成两个对比阵营:张昭一班人集中在右边,画得很密,与左边诸葛亮的形象一对照,有明显的被压倒感。邮票画面饱满,人物密集。依据中国画中“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的美学原则,作者将诸葛亮的右半衣褶处理成一片空白,疏密相映相得。

三国演义179-229(每日一邮1992-9三国演义)(6)

4-2为 “智激孙权”。画面突出表现 “激”与“被激”的人物场面。诸葛亮有意“激将”,对孙权的情绪变化和鲁肃的阻止示意都故意视而不见,与孙权的“勃然变色、拂衣而起”,和鲁肃的“闻言失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国演义179-229(每日一邮1992-9三国演义)(7)

4-3为“蒋干盗书”。画面上的周瑜是佯醉和衣装睡的形象,虽呈睡态,仍不失大将气质。相比之下,蒋干心怀鬼胎,形象猥琐。他劝降不成,遂偷看桌上文件,反而落入周瑜的圈套。画面上的军帐、旌旗、宝剑、盾牌、象征性的兵防图以及远处的战船,交待了环境、地点;寂静的深夜,游弋的烛光,透露一种神秘的气氛。

三国演义179-229(每日一邮1992-9三国演义)(8)

4-4为“草船借箭”。画面主要表现雾、船、草、箭、诸葛亮和鲁肃。在画面上,作者用大片的空白来表现雾气,以白计黑,达到以虚写实的效果。箭如雨点,草船相连,船中诸葛亮的镇定自若和鲁肃的惊恐不安,突出了“草船借箭” 的故事主题。

三国演义179-229(每日一邮1992-9三国演义)(9)

三国演义179-229(每日一邮1992-9三国演义)(10)

三国演义179-229(每日一邮1992-9三国演义)(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