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楼肖桑 孙晨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1)

今年2月,主城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计划表中,环北小商品市场地块再次被列入其中。征收范围非常明确:东至林司后、濮家弄、石匠弄住宅区、杭州市房地产测绘公司,南至池塘巷,西至南苑E家、青云街综合办公楼、舟山大厦,北至凤起路。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2)

但有趣的是,我们在征收户数一栏看到,住宅为0,非住宅为2。换句话说,此次征收的是商业属性地块。

传了十多年的拆迁是否属实?1997年迁入凤起路的环北是否真的要离开市中心?本周末,钱报记者实地探访了即将征迁的环北小商品市场。

环北市场真的要“搬”了

大概率6月底前完成

记者多方了解,唯一能够确认的消息是:老环北市场真的要“搬”了。

在原本的环北市场停车场,记者看到转型升级工作指挥部已正式入驻。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3)

在环北小商品市场转型升级项目现场办公室,记者从工作人员处得知,目前正在对整个环北市场各个区域的摊位做信息登记和核对,包括租赁合同、租金、缴费票据等,为腾退工作做准备,但下一步的动作还要等具体公告。

尽管指挥部已经成立,但环北小商品市场大部分摊位依旧正常经营,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腾退情况。

“指挥部才刚成立,我暂时还没有去登记过信息。”市场内的一位女摊主表示,对于环北要拆这件事,其实早在十年前她刚到环北做生意就一直有人说起,“这次是动真格了,我边上好几家摊位今年的租金都还没交过。”

另一位男摊主则表示,他们听到的消息是6月底前所有商户都要搬走。“从环北开业,我父辈就在这里做生意了,到现在有20多年了,现在虽然指挥部成立了,但也只是让我们登记信息,还没有提过任何的赔偿或者安置方案。”

而在环北市场门口,记者看到了位于九堡的九天环北服装城、东大门商品交易中心等张贴的招商信息,给出了入驻商户不少优惠的租赁政策,也明确写了“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对环北小商品市场的搬迁工作”。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4)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5)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6)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7)

环北的摊主也表示,今年年初开始,就一直陆续有这些市场的招商部门到环北进行招商,但是搬过去的商户并不多。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8)

而在小商品市场周边的中介门店中,记者也了解到,6月底之前整个市场会搬空,具体的拆迁公告等很有可能在5月中下旬公布。而周边一些老小区,类似青云街、林司后、濮家弄等均价基本都在4万元/㎡出头,有几幢房子还是最近刚刚外立面改造过,价格会稍高些,“好像也没听说有人博拆迁买房子,这里房价一直比较稳定。”

不管怎样,虽然还没正式通知,但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年中,环北市场将大概率全部腾空。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9)

该地块未来如何规划

至今还是未知数

环北确定要搬,但搬迁之后该地块如何规划,地块周边的住宅是否涉及拆迁?记者多方采访,众说纷纭,但目前还是未知数。有一位摊主直言:“如果拆了卖给开发商,这块地估计要值上百亿元。”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10)

青云街上一位经营小区底商的商户表示,她听说这次是先拆环北小商品市场和面料市场,在整个征迁范围内的其它住宅、写字楼等都暂时不动,要等亚运会之后再进一步征迁统一规划。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11)

面料市场几乎已经搬空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12)

环北市场不少商户陆续搬离

还有一种说法是,接下去环北的地块会和丝绸城联动,搞一个类似博物馆之类的公共配套。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13)

而青云街上一家经营了多年的中介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环北这么多年传出拆迁并不是空穴来风,甚至有一次她还配合街道,帮当时的拆迁办连办公场地都租好了,“多年前,说要把这里改造成一个综合体,后来又有说法是要造市政公园。按照公布的征迁计划中,是不涉及住宅的,但如果仅仅拆一个市场,因为范围不太规则,很难做什么大的规划,完全有可能陆续把周边的部分住宅和写字楼也拆迁掉。”

而周边的居民则表示,不管住宅拆不拆,市场搬迁了能让周边的交通、环境得到极大的治理和提升,也是他们非常乐意看到的。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14)

事实上,随着电商、物流的发展,过去几年环北小商品市场周边可以说是一直被投诉,来来往往的运货车辆和物流包装分发,严重影响到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这一次的搬迁,将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带的城市界面。

环北最新拆迁消息(环北市场征迁在即)(15)

你是否也曾住在这附近?又或者是老环北的常客?你对市场搬迁有何看法?你希望这里以后规划成什么?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