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个苏州李姓商人,特别喜欢园林建筑,早年经商赚了不少钱,生意遍布整个东南地区人到中年后,大儿子、二儿子读书不行,却都颇有经商天赋,于是就让两个儿子帮忙打理生意,等儿子们逐渐上手后,空闲的时间就多了有钱又有闲,李姓商人就寻思着要建一座园林,于是在苏州买了3亩地,找来一位苏州有名的园林建造师建造一座园林,取名【逍遥山庄】,源自庄子的逍遥游,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诡异的树林古装?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诡异的树林古装(诡异画卷)

诡异的树林古装

明朝有个苏州李姓商人,特别喜欢园林建筑,早年经商赚了不少钱,生意遍布整个东南地区。人到中年后,大儿子、二儿子读书不行,却都颇有经商天赋,于是就让两个儿子帮忙打理生意,等儿子们逐渐上手后,空闲的时间就多了。有钱又有闲,李姓商人就寻思着要建一座园林,于是在苏州买了3亩地,找来一位苏州有名的园林建造师建造一座园林,取名【逍遥山庄】,源自庄子的逍遥游。

逍遥山庄历时八年建造完成,整个园林堂、楼、庭、轩错落有致,一砖一瓦无不精心雕刻,假山莲池阴阳交互,高树与低花俯仰生姿,圆门方窗,小桥流水,园内建筑,绝不雷同,可谓一步一景,引人入胜。园子建成后,商人不时宴请城内好友与名士赏园,一时间颇有名气。为了留住逍遥山庄的美景,商人特意找来画师,以与好友赏园为背景作了一副长画,画师水平很高,不但把园林的美景展露无遗,还把人物画的很是传神。商人很是喜欢,把画裱好后挂在书房,闲时就喜欢站在画前欣赏。到了晚年,由于身体不好,长时间卧床,园林的美景再难欣赏,对于那幅画就更加痴迷,把它从书房拿到卧室,随时都可以欣赏。商人过世后,依照商人遗嘱,把这幅画当成陪葬品,跟着商人埋进土里,一起成为历史。

直到百年之后,天地变换,王朝更替,中国进入了满清统治时代。有一天,几个盗墓贼把李姓商人的墓给盗了,起净里面的陪葬品,其中就包括逍遥山庄的画作。说也奇怪,一同盗出来的陪葬品都挂满了历史的沧桑,唯独那幅画,不带一丝旧时光,焕然如新,画中景象清新婉约,人物飘逸灵动,跃然纸上。盗墓贼中掌眼之人很是看不懂,也没在意,偷偷把东西都卖给了城里的古董商。

古董商是个落第秀才,虽然接手了父亲的古董店,但平时也喜欢吟诗作画,算是小小的一个儒商。古董商从第一眼看到那幅逍遥山庄图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对于新收到的逍遥山庄图爱不释手,直接拿回家挂在书房,夜里读书的时候必然要赏玩一番。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古董商总有一种画中人物是活着的感觉。

有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古董商隐约听到几声老人的咳嗽声,自己在书房和屋子周围仔细寻摸一番,没发现有老人的踪迹,也没当回事。后来又发生了好几次,每当他欣赏完画作,一个人读书到深夜,周围一片寂静的时候,就会听到一些若有若无的老人言语,开始自己寻找,后来发动家人寻找都没找到人影。古董商终于发觉不对劲,一到夜里就心惊胆战,以为招了鬼邪,还特别到报恩寺上了香,请了一尊小佛放在家里,夜里也不敢一个人在书房呆着了。毕竟书生读书不仅仅读四书五经这些圣人书籍,还包括《搜神记》和《太平广记》这些志怪小说。

后来古董商仔细琢磨了一下,大概就是他把那副《逍遥山庄图》拿到家里之后才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于是他把画收了拿到古董店,又仔细观察了一遍,还是那么完美如初,鲜活灵动,完全没有那种历经一百多年时光的历史痕迹。他把这件奇事告诉了几个知交好友,并且他查到的逍遥山庄几经易手之后,变成了现在的易园,《逍遥山庄图》画的应该是第一任主人赏园的情景。好友们听了以为古董商想抬高画价,故意编造一个奇异故事糊弄人,毕竟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讲究敬天地而远鬼神。奈何古董商讲的郑重其事,言之凿凿,其中有一爱画的刘姓好友就提出借画的主意,他想验证一下古董商的说法。

刘姓友人借过画后,开始几天并无奇怪的事情发生,直到有一天他夜里赴宴回家,到书房看书小憩,书房里只点了一根小蜡烛,散发着淡淡的轻烟,四周忽明忽暗,寂寥无声,恍恍惚惚间仿佛听到老人的咳嗽声。刘姓友人开始以为是家里老父亲,起身离开书房想看父亲有什么不适,来到上房,发现父母早已熄灯歇息,屋里悄然寂静。刚要转身,忽然间猛地一惊,头皮发麻,浑身瞬间炸起鸡皮疙瘩,微醺的脑袋立刻清醒,想起了那幅画的事情。刘姓友人在堂里来回踱步,迟疑了一阵,终于鼓起胆子,走到书房快速把门锁上,转身就走,连蜡烛都不敢进去吹灭。

回到卧室,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天还没亮就坐了起来,把妻子都弄醒了,问他天还黑着起来做什么,他什么也不说,只叫妻子继续睡。终于熬到天亮,吃过早餐,到书房把画卷起来直接拿走,赶到古董店跟古董商一说,这事立马在小圈子内传开了,偶然间被易园的主人知道。

易园的主人姓赵,是一个官宦后代,已经过世的父亲做到知府从四品,哥哥在江苏省任一县知县,妥妥的权势之家。赵姓园主找上门要购买那副画作,由于那副画实在诡异,而且赵姓园主身份不一般,古董商并不想卖给他,怕惹上麻烦。哪知赵园主看过那幅画后,如获至宝,几次上门求画,并愿意高价购买,同时也语带威胁。没办法,古董商只能要求双方各找两个有身份的见证人,当场立书说明情况,在场六人签字,每人一份证书,这事情算是了结。

古董商得了钱财,还甩掉了那副诡画,很是高兴了一阵子。哪知两个月后,衙门的人上门把他抓走,说有人告他谋财害命。古董商立马瘫了下去,家里人也六神无主,惊慌失措。古董商是个生意人,也是个读书人,平时就是买卖古董赚点差价,最多偶尔收一点来历不明的古物,连鸡都不敢杀的人,怎么会干出谋财害命的勾当。等到第二天才知道,原来赵园主前两天夜里死了,就死在了书房里,死前总跟家人说听到一个老人跟他说逍遥山庄的故事,并且提了那幅诡画。赵家人打听到了那幅画的来历后,就直接把他给告了。

古董商知道情况后,赶紧告知家人证书存放处,并且要家人去找当初作证的那四个人,他们也都有证书。找到证人后,家人立刻到衙门喊冤,献上家里的证书,并且乞哀告怜地求证人们到衙门说明情况。由于案件诡异,知县提前提审了古董商。县衙里,知县看了那几份证书,也听了证人们说出当时的情况。毕竟证人也都有一定身份,不屑于为这点事情说假话,而且当时在场的人比较多,说谎容易露馅。知县问了赵家人是否也有一份证书,由于前面已有5份,赵家人也只好认了。案情并不复杂,很快审问清楚,最终古董商无罪释放,吃了几天牢饭后安然回家。

然而,古董商是否有罪旁人并不在意,那副诡画却因为这个官司声名大噪,不用几天,整个苏州城、江苏省到江宁府,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幅诡画。不少好奇之士慕名而来,只求一观那副诡画。但凡赏过画的人,心里都会冒出一个念头:这画活过来了!那绿树似有微风轻拂,那鲜花自招蜂蝶,那鱼儿灵动跃然,那流水轻浮荷叶自静流,那人物把酒言欢,诗情画意似在眼前。这么神奇、诡异的《逍遥山庄图》,再加上现实中景观怡人的易园,一虚一实,一阴一阳,借着名士的嘴,立刻传遍大江南北,据说连宫里的贵人们都知道了这幅画,这座园林。

事情虽然透着诡异,但这世间不怕事的大有人在,随着事情越传越神奇,陆续有人上门求购画作,有不少人是连通画作和园林一起打包求购,最终一个江南巨贾花了巨资获得诡画和易园。那大商人在园里独立建立一座小道观,供奉三清祖师,再把诡画放到里面镇压,这座园林被他当成招待达官贵人赏画作乐、寻幽探诡的场所,很是帮商人赚了一些利益。

不过好事不长久,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那幅诡画被人盗走了。这把大商人气坏了,花了大价钱悬赏那幅诡画,开始还有很多零散虚假的信息,到后来直接了无音讯,最终那幅诡画落到何人手里,却是无人知晓。它也许被藏在某人的收藏室里,也许再次被埋进土里,这幅诡异画卷是否有重见天日的一天,是否会引发新的诡异事件,只能交给诡异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