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三种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在根系从外界吸收的所有营养元素中位列首位,对作物生长发挥基础性作用。氮素的种类分为酰氨态氮、硝态氮和氨态氮。在这三种形态的氮肥中,硝态氮在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利用率最高,施肥效果最明显。但是氮肥中知名度最高、用量最大的明星产品却是尿素。

尿素和氮肥哪一个最好 尿素号称氮肥之王(1)

尿素是酰胺态氮,氮含量在所有氮肥形态中是扛把子一般的存在,堪称当之无愧的“氮肥之王”。不过,尿素在施用过程中也往往因误入一些误区而导致吸收利用率被大幅拉低。通常来说,如果用法得当,尿素有效利用率能达到50%左右,这在常见化肥中已位列前茅,但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常常只有约30%,假如施肥方法不当,这一数值则会降到10%左右,也就是说施下去的尿素有90%,都白白浪费。

施肥不在多,关键在吸收,而吸收的重点则在于减少浪费。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误区,概括起来有以下七个:

尿素和氮肥哪一个最好 尿素号称氮肥之王(2)

一是拌种或者直接施到定植穴

也就是说在播种的时候,放在播种沟、播种穴里头,或者是在秧苗移栽的时候,将尿素直接撒到秧苗移栽的定植穴里头,但这种做法存在隐患,主要原因是我们通常所用的尿素在工厂化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缩二脲,缩二脲对作物生长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会损伤根系,抑制根系生长和生理功能发挥。

事实上,在秧苗刚刚移栽或者是种子刚开始发芽的时候,对土壤中氮肥的需求量往往都是比较低的,基肥中的氮元素足够其生长发育所需。而在拌种的时候,所用的肥料最好以中微量元素为宜。

尿素和氮肥哪一个最好 尿素号称氮肥之王(3)

二是不顾肥性盲目混施

比较常见的就是与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相互混合。尿素从酸碱性上讲,它属于中性肥料,但与碱性肥料相混合之后会产生中和反应,尿素中的氮就会以氨气的形式跑到空气里面。

在生产中,尤其是在大田生产中,我们很多时候会依赖尿素来供给氮肥,这时候就要错开尿素与碱性肥料使用的时间。一般来说,以五天左右为宜,如果是在夏天气温较高的时候,间隔的时间可以适当地缩短,两三天即可,因为在夏天尿素肥效释放的更快。而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尤其棚室生产的反季节蔬菜,最好间隔七到十天,因为气温较低的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活性较差,肥效速度释放的速度也更慢,在施肥间隔的时间上也应当适当拉长。

尿素和氮肥哪一个最好 尿素号称氮肥之王(4)

三是图省事大把撒

撒施尿素在生产中较为普遍,这种方法省工省力且便捷,但对尿素的肥效利用率来说,却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首先尿素在分解释放养分的过程中,需要溶于水之后才能被根系吸收利用,但是撒施的尿素颗粒落在表土上,在分解的过程中很大部分接触不到土壤中的水分,这样分解的速度就变慢,而且释放出的养分会因无法充分溶解到土壤溶液中,而难以被根系吸收。其次是裸露的尿素,在日光等作用下,会产生氨气,导致尿素中氮素的浪费,如果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儿,挥发速度加快,浓度加大,有可能灼伤叶片

尿素和氮肥哪一个最好 尿素号称氮肥之王(5)

四是速溶冲施

随水冲施尿素在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生产中都经常用,老百姓通常会认为将尿素溶于水之后,更方便根系直接吸收,利用效率更高,事实上,尿素本身属于大分子化合物,即便是溶于水,也会因为嘴巴小馒头大而吞不下去,不能被植物根系所直接吸收,尿素必须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碳酸碳酸氢铵等铵态氮,然后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如果随水冲施,会造成土壤微生物因土壤透气性变差而活性降低,继而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用于分解尿素的脲酶减少,这样一来,反而不利于尿素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

尿素和氮肥哪一个最好 尿素号称氮肥之王(6)

五是干埋

也就是在土壤相对比较干燥的条件下,直接将尿素埋到土壤中。这种方式在以前山东、河南地区常会被用到。具体做法也就是在两棵玉米之间,用铁锹等挖一个施肥坑,然后将尿素埋入其中,然后用干土埋住。

这种方法也不利于尿素肥效的有效利用,主要原因是干土里头水含量比较少,而尿素分解后,只有溶于水才可能被吸收并转变为植物体的一部分,在土壤较干的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的活力较弱,跟群落也较小,尿素分解就主要靠植物本身所产生的脲酶,作用自然会被打折扣,如果持续干旱,还会造成产生的氨气灼伤叶片。

尿素和氮肥哪一个最好 尿素号称氮肥之王(7)

六是用作叶面肥进行喷施

首先,溶于水的尿素浓度是比较低的,浓度稍微偏大,就会对叶片造成灼伤,而浓度较低,对整个地块的氮元素补充供给效果就非常低,一亩地只用一把尿素,能有多大作用,这一点并不难想到。而且在尿素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氨气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浪费,这样一来,真正能发挥实效的氮素比例就更少。

虽然尿素做叶面肥在生产上较为多见,老百姓用得比较多,但事实上这种施肥方式产生的效果是非常短暂的,而且频繁喷施会降低叶片的功能。

尿素和氮肥哪一个最好 尿素号称氮肥之王(8)

七是晚施

也就是施肥时间偏晚,就像老百姓说的:现上轿现扎耳朵眼。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尿素从施入到土壤中到肥效充分释放,中间有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是五到七天,如果遇到土壤干旱。等不利情况,肥效释放的时间会更长。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依据土壤条件来适当早施肥,这样才能在作物生长对氮肥需求量比较多的时候,予以及时满足。

尿素和氮肥哪一个最好 尿素号称氮肥之王(9)

划重点:尿素怎么使用更高效?

除了刚刚提到的要依据土壤墒情适当早施以外,需要注意的还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保持土壤适当湿润但不发黏,不沾脚,以土壤的含水量大约75%左右为宜,这一点是个基础条件;其次是尽量埋施,也就是在距离植物根系约15厘米左右的位置,挖施肥坑或者是施肥沟,然后将尿素埋入土壤,然后再填土并镇压;其三就是要确保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比较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尿素的肥效释放就越快,而且释放出的有效氮,会被有机胶体吸附,而减少浪费。

原创不易,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转发,谢谢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