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探月学校(下称“探月”)在其官方公众号“探月教育”上发布了该校近期与北京市朝阳区清森学校达成了战略合作的消息。其中提到,探月学院将全面负责清森学校的中学部。

此次作为创新学校和曾经的公参民学校的合作模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但同样的,此次合作也带来了不少质疑,对于一个带着“创新”理念的学校,能否为常规教育系统下的民办学校带来帮助,以及其是否能成功“存活”下去,创新学校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虽然创新学校在世界范围内并非新鲜概念,但直到2016年,中国才涌现第一批创新学校。

从创新学校的定义来看,此概念源自于19世纪晚期的进步主义教育(Progressive education或Educational progressivism)运动。据悉,当时的进步主义教育家提出“进步”一词的目的,是为了将这种教育与19世纪传统的欧美课程区分开来。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创新学校,多为依托创新/进步教育理念开办的学校。尽管不同创新学校的类型并不相同,但这类学校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01

“创新”之下,危机四伏

由于创新学校受到中国市场传统教育“考试等级竞争制度”固有观念以及现有政策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等因素等影响,因此创新学校其本身就蕴含着潜在的危机。

悬而未决的资质问题

在中国的创新学校中,部分学校依托公办学校取得了招生办学资格,并能够为其学生注册学籍。但有部分创新学校由于缺乏稳定校址或完备的课程体系导致没有取得相关办学资质,无法为学生提供注册学籍。这样的情况也使得许多中国家长对创新学校望而却步。

自2021年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国家对于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办理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没有办学资质的学校将难以继续办学。

但部分地区的教育部门甚至已经停发了培训类办学许可证。对于创新学校来说,这一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新学说使用社会组织网、企查查等平台对部分创新学校进行调查发现,探月学院目前还没有查到办学资质。而同样作为创新学校的一土学校,则在2021年该校获得了小学的办学许可证,并可以办理学籍,该校于2016年开学,开设了小学部和中学部,其中学部则依托于力迈中美学校进行办学。而该校于2019年开设的幼儿园目前还暂未查询相关的办学资质。

课程设计的“不安全感”

创新学校往往是通过区别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吸引家长。

以探月为例,该校在建校初期,探月创始人王熙乔就表示,教师不会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而是基于问题与引导的方式,辅助学生根据自身学业及个人发展目标去制定每年、每学期的学习计划。他希望设立一套以学生为中心、不设毕业标准的教学体系。但这样的课程设计并没有收到好的结果,部分学生在网上表示,只有够自律的人才能够适应这类课程。

在另一方面,由于该校对课程和教学理念方向性把控不准,甚至造成了物理教师在上了一学期“一起去月球”的项目课程后,发现学生甚至对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没有很好地理解的情况。

但无论创新学校创新在哪,其最终导向终究要回归到升学成绩。而让课程体系拥有这一底层逻辑才能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更小规模的市场接受程度

尽管推动大部分创新学校成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当下教育模式的不满。创新学校或不满于传统学校设定对学习的限制、或不满于教育的阶级不公平、或不满于固有教材的局限等。它们希望打破这些限制,探索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而这一价值观也吸引了对应试教育和形式主义教育感到不满的家长。

但相对于常规教育体系下的学校,创新学校在市场接受程度仍然相对较低。据探月公众号信息,其在近几年的招生过程中仅收到4000多名1-7年级学生家庭的招生咨询。据新学说了解,目前探月学院仅有60-80人的在校人数。而一土学校中学部的班级规模仅为每个年级一个班。

从部分学校官方网站来看,创新学校更愿意将理念、价值观、课程体系的方法论放在表面,而具体的操作措施很少被披露出来。部分家长或学生在看完信息后,表示“一头雾水”。

探月教育生态变革学院(探月清森创新学校终究还是)(1)

图源:知乎

02

夹缝中求生存,“创新”的路并不好走

虽然如上述所述,创新学校拥有众多问题,但这类学校依然可以“活下去”,新学说认为,其原因在于资本支持以及创新学校自身求变。

资本的持续支持

新学说调查了部分创新学校的工商变动,可以看出这类学校相对于较小市场规模,反而更易受到资本的“青睐”。

以探月为例,从目前可调查到的范围来看,该校注册公司北京阿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呈现持续的上升趋势,分别在2018年12月14日、2019年12月6日、2021年10月26日获得了资本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条例》和双减政策落地后的2021年10月26日,其注册资本仍不减反升,由149.974302万增至199.965736万,涨幅为33.3%。北京乐见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也成为新增投资人。

而从其投资人阵容看到,自2018年12月14日至2021年10月26日,并没有法人股东选择退出,可以看出,资本对于该校的存续抱有了较高的期望。

在一土学校方面,目前股东仅为北京花园清泉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公司。新学说调查发现,北京花园清泉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申华章,与一土(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同一人。

据其工商信息显示,2019年,其投资人发生变动,所有投资人退出,新增上述的北京花园清泉科技有限公司。新学说发现,在退出的投资人中,郭小月和李一诺是一土学校的创始人,而北京星夜科技合伙企业则是由申华章作为实际控制人的公司。

探月教育生态变革学院(探月清森创新学校终究还是)(2)

图源:企查查

与此同时,一土(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类型也从自然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或控股变为法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而《实施条例》则对民办学校的资本摄入进行了规定,要求民办学校开办资金、注册资本应当与学校类型、层次、办学规模相适应。显然,资本进入教育的监管将愈发严格,未来学校的生存将更多的依赖于教学和管理这些硬功夫才能平稳持续下去。

创新学校向传统教育妥协

目前国家政策对于民办学校的规范日趋严格,创新学校也开始向传统学校进行妥协,以确保学校可以稳定发展。

如前文所提的探月 清森的合作模式。从探月给出的官方信息来看,探月管理层入驻清森各学部进行管理,而探月则利用清森的资源,扩展课程种类,并将招生方位扩大至K12。

如前文所提,首先,探月通过依托于有办学资质的学校开展办学,解决了办学合规性问题。而据其官方公众号显示,该校也获得了Cognia认证,并成为CIS成员校。另外该校也于2022年1月通过College Board认证,获得了在学校开展了AP课程的资格。新学说认为,此次合作将对探月的发展稳定性提供有力的帮助。

一土学校相对更早就采取了措施。由于一土办学范围为幼儿园至初中,其中包含了义务教育阶段,因此该校非常注重学校的合规性。2021年,一土开设了来广营校区,拥有了稳定校址,取得了小学的办学许可证。

虽然该校办学许可证的有效期间较短,仅为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4月30日的四个月时间。但根据《实施条例》的规定,民办学校在许可期限内无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期届满可以自动延续、换领新证。

探月教育生态变革学院(探月清森创新学校终究还是)(3)

图源:企查查

该校中学部则是作为一土教育与力迈中美学校的合作项目,建设于力迈中美学校内,可以看出,一土在中学部分同样通过依托于有办学资质的学校进行办学。

而在课程体系方面,该校基于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融合课程的设计,保证其课程体系符合国家标准。

从上述改革可以看出,通过开设标化课程、满足家长需求、获取办学资质等方式,创新学校在面对现实时,还是从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妥协,以“创新”之名创办的创新学校们,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常规教育体系之下。

在此之后,创新学校的未来如何,创新学校将会以创新的名义实施常规教学,还是面对现实,完全作为常规教学体系的一部分进行办学,还是出现新的创新学校继续与现实做抗争,这些问题则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